“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活动研究

2022-09-22 02:14甘肃省兰州新区实验小学刘霞杨帆
天津教育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双减教学内容

■甘肃省兰州新区实验小学 刘霞 杨帆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布置作业不许超量、超时、超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将学科创新优化建设目光聚焦在减负增效方面,立足单元整体,围绕核心素养,全面开展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建设与研究,通过开发单元整体教学内容,以实现连续性单元教学的方式来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进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情境主题大单元的内涵及开展意义

(一)小学数学情境主题大单元的内涵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建设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明晰“大单元”到底是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大单元看作一种学习单位,每一个单元代表着一个学习事件,即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小学数学情境主题大单元,就是将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单元以主题为中心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形成一组彼此存在关联性的连续性系列教学活动。为什么称之为“大单元”呢?“大”字强调的是学科内容的整合部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同的教材版本具有不同的册数、不同的单元设置以及不同的单元标题,但如果教学内容具有相同属性,就可以把这些教学内容视为同一个大单元主题开展教学,进而通过内容共性“减负”,实现“双减”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

(二)小学数学开展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的意义

目前小学数学学科的教材版本依然采用单课教学,虽然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已经逐步融入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部分,但常态化课堂教学依然以“知识点”灌输为主,且作业设置难以实现科学调配,与“双减”政策相违背。而“大单元”的教学理念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任务和大情境思维方式,打破数学学科形成的传统模式,通过大单元情境主题的形成推动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模式发展,强化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一种符合小学生心理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数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成长。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的构建原则

(一)适量性原则

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过程中需要始终秉承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设计目标,遵循适量性的基本原则,坚持少且重要的开展模式,深度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不同单元和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共性挖掘来形成少且完善的大单元连续性教学,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单元课程作业量,并立足于小学生生活周边的数学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发展数学意识,掌握数学思维。

(二)“适情性”原则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建设要秉承“适情性”基本原则,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理念,大单元内容的整合与重构必须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向上学习发展为基本前提,高度尊重学生,为学生好学而进行情境主题大单元的教育设计,满足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知识能力获取规律,大单元教学活动不但要体现出连续性特点,还要充分展现出循序渐进的递进式特点。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的开发路径

(一)重构数学单元教学内容

从广义上讲,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似内容、相同领域以及相近结构都可以开发出一个教育大单元,以“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为例,二年级上册中的“长度单位”和三年级上册中的“测量”教学单元属于空间图形类;三年级下册中的“面积”和四年级上册中的“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单元属于二维空间图形类;五年级下册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属于三维空间图形类。这些小单元教学内容都涉及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因此,就可以将它们串联成为一个情境主题大单元,进而通过重构数学单元教学内容,对照课程教学标准,编排情境主题教学活动。

(二)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基于大单元结构下的情境主题教学设计制定针对性的大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基本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大单元设计思路,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整体性构建。

我们以小学数学“0—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个大单元为例,通过提炼该大单元参照内容中的课程标准中的“核心词”、课程标准中的“数的认识”相关要求、教参中全册目标要求以及教参中单元目标要求,可以将本大单元情境主题教学目标设定为:1.帮助小学生获取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正确和熟练数出0—10各数的能力;2.会读写0—10的数字,并可以用这些数字对物体的个数或者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进行描述;3.能够随意比较0—10数字的大小,并熟练掌握0—10各数的组成;4.使小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等符号的含义。

(三)调整课时内容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情境主题大单元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目的就是精简课时量,并通过科学的整理让数学知识的联系变得更加清晰,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大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完成之后,还需要优化调整课时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时安排的多少决定大单元整合评价效果。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大单元整合内容的关联性和知识特性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研判,找出教学重点并避免课时知识内容重复现象,以期在最短的课时范围内完成大单元的全部教学内容,在满足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精简课时。

(四)课时目标进行分类细化

小学数学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开展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时,在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对课时目标进行分类细化。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视角分类细化课时目标,确保课时目标设定符合大单元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时目标分类细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行为动词的准确性,对结果性目标的描述要注意用“了解”“理解”“掌握”及“运用”,对过程性目标的描述要注意用“体验”“经历”“探索”等,严格依照大单元在小学数学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裁定课时目标。

(五)构建实践拓展教学内容

情境主题大单元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小学数学知识的联系性,重视知识传输的系统性、生长性以及迁移性特点,因此在情境主题设定过程中,教师必须构建实践拓展教学内容,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切实通过贴合生活联系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知识,以体验式的方式获取数学知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

例如:在学生学习测量、周长、旋转、平移、对称轴以及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在开展大单元后续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开展实践拓展教学内容,引用学生生活中真实经历的与大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形式,如“自制生日蛋糕造型”等主题,发展学生生活联系数学知识的空间观念与能力,通过从“看一看”到“试一试”,再到“改一改”和“评一评”,形成具体教学活动方案,进而获取相关知识能力和交流经验。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的推动下,小学数学学科教育亟须进行全面改革与升级,情境主题大单元课程模式十分适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的优化创新,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实现教学课时的精简设计,达到“双减”效果。小学数学教师要秉承相应的构建原则,通过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合适的方式,全面推动情境主题大单元活动建设工作,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思维改善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水平,进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双减教学内容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