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葡萄及其加工业概况与优化提升策略

2022-09-22 08:54:52蔡翔宇张进财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2年5期
关键词:葡萄干吐鲁番鲜食

蔡翔宇,张进财

(1.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北京 100053;2.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

新疆葡萄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葡萄栽培区,也是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新疆葡萄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2.3万公顷和305万吨。吐鲁番是新疆乃至全国最著名的葡萄产地之一,除鲜食葡萄外,葡萄干产业更是一枝独秀,占我国葡萄干总产量的90%以上,近年葡萄酒产业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吐鲁番是我国独有的葡萄、葡萄干和葡萄酒均可生产的地区,被列为西北地区主要的葡萄商品生产基地。

吐鲁番也被称为“世界葡萄植物园”,拥有550多个葡萄品种,‘无核白’葡萄是吐鲁番的主要品种,目前90%用于制干[1]。该品种即可用于鲜食,也可用于制干与酿酒,具有良好的兼用性,皮薄肉脆是‘无核白’葡萄最突出的特点。由于吐鲁番特殊的气候特点,生产的葡萄果肉饱满,含糖量高达22%~24%,因此是制干葡萄的绝佳产地。尽管吐鲁番葡萄产业具有如此突出的优势,其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找出制约该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1 吐鲁番葡萄产业现状

1.1 葡萄产业规模及发展趋势

吐鲁番作为新疆重要的葡萄产地及我国的特色果品产区,葡萄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增加。统计显示,2020年吐鲁番葡萄种植面积为3.8万公顷,占新疆葡萄种植面积的30.9%;产量为121.2万吨,占新疆葡萄产量的39.7%(表1)。同时,葡萄也是吐鲁番第一大果品,种植面积占总果品(包括干果)面积的69.3%,产量占比高达95%。因此,吐鲁番葡萄产业不仅在新疆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吐鲁番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2]。

由于吐鲁番特殊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其葡萄及葡萄干产业发展水平具有其他产区不可比拟的地位,因此近十年来葡萄产业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与2012年相比,葡萄产量上升了54.2%。

1.2 葡萄酒产业现状

近年来,吐鲁番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吐鲁番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相关规定》等指导意见,为吐鲁番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目前,吐鲁番地区共有77家葡萄酒加工企业,其中新建企业64家,拥有楼兰、驼铃等知名品牌,产品类型为干型酒、甜型酒、起泡酒、特色果酒、加强型葡萄酒等系列,并且积极开发出了甜葡萄酒、风干葡萄酒、桑葚葡萄酒、蒸馏葡萄酒、特色果酒等一系列特色酒品[3]。2015年,“吐鲁番葡萄酒”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吐鲁番产区”获得“世界特色美酒产区”称号。虽然吐鲁番葡萄酒质量和知名度有了较快提升,但近年受国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葡萄酒产量不断下滑,2020年较2019年下降27.7%(表1)。

表1 吐鲁番葡萄及其加工业发展情况Table 1 Grape and its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urpan

1.3 葡萄干产业现状

吐鲁番葡萄干产量占全国葡萄干总产量的90%以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其中绿色葡萄干占90%左右,以‘无核白’在晾房阴干方式为主,红色、黑色及香味葡萄干较少。晾房阴干是我国独有的制干方式,用‘无核白’等绿色品种制成的葡萄干色泽翠绿,肉厚鲜美,酸甜适口。但阴干方式耗时较长,晒干方式耗时较短却干净度不佳[4]。由表1数据看出,近年来,随着葡萄产量的增加,葡萄干产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12年的12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17.1万吨,上升了42.5%。目前,吐鲁番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葡萄干交易市场,2015年出口量超过2万吨,主要销往德国、荷兰、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5-6]。

2 吐鲁番葡萄产业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由于吐鲁番地处欧亚大陆内陆腹地——吐鲁番盆地,地形上四面环山,四周高山的屏障作用阻隔了湿冷气流进入,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境与气候特点。吐鲁番包括高昌区、鄯善县和托克逊县三地,属于大陆性温带荒漠气候,整体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年均温为14.4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49.6 ℃,全年10 ℃以上有效积温高达4500 ℃以上,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3000 h以上,无霜期平均268.6 d,降雨量不足20 mm。这种酷热干燥的气候环境为葡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于葡萄糖度、花青素、白藜芦醇等营养成分的积累,也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极适合绿色有机果品的生产[6]。

2.1.2 葡萄产业基础好,葡萄干市场潜力大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是对新疆果品的高度认可。多年来,“吐鲁番葡萄”已成为靓丽的公共品牌,鲜食葡萄和葡萄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这进一步奠定了葡萄及其加工品作为吐鲁番的重要产业地位。为保持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吐鲁番政府在2020年发布了《吐鲁番葡萄干产品保护条例》,用立法形式进一步规范了吐鲁番葡萄的种植、加工和经营活动,使其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近年,在迅速发展的烘焙行业中,葡萄干仍然是最常用和最受欢迎的干果原料,因此对葡萄干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尤其是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进一步刺激了葡萄干产业的发展。根据国际咨询机构Frost &Sullivan统计,2012—2019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实现快速扩容,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1%;2019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430亿元,同比增长11.0%。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休闲食品的市场渗透率,培养和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因此,葡萄干的需求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2.1.3 丰富的旅游资源

吐鲁番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聚地。目前,吐鲁番具有多处3A及以上国家级景区,并有1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每年夏季吐鲁番的坎儿井、葡萄沟乐园等吸引国内外游客,还有世界最古老、最完整的交河故城、全国名塔苏公塔、西域最大的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8]。2018年,共有超过1600万游客到吐鲁番旅游。吐鲁番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带动当地旅游服务业发展,其创造的消费市场还能间接带动当地葡萄产业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劣势分析

2.2.1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机械化设备难以实施

在葡萄种植方面,大部分老龄葡萄园沿用了传统的棚架方式,主干较低,通风透光性不良,影响了葡萄品质的提高,并且田间管理操作极为不便,株行距不一致,难以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求,生产管理还是以手工为主,人工成本高,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果农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架式改造成本高,每667 m2改造成本4500元左右,没有政策性补贴和项目上的支持,农户资金压力比较大,影响推进速度。

在葡萄干加工方面,目前吐鲁番葡萄制干过程多采用传统的晾房风干,晾晒时间较长,绿色葡萄干的褐化问题难以避免[9],且葡萄干附有尘土,且其加工设备落后,清洗护色工艺不过关,成色差,加工增值效益难以提高。

2.2.2 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吐鲁番老龄葡萄园占多数,除架式、管理方式不适合现代化要求外,葡萄园的灌溉系统和进出道路等基础设施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生产机械设备如喷药、埋土、修剪、采收以及运输机械均不能发挥作用,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葡萄产业发展。

同时,无论是晾房风干还是场地晒制的葡萄干,均需分级包装后才能成为高档商品进入高端市场。因此,当地一些葡萄干生产加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落后,很多老旧筛选分级设备需要更新,但由于机械设备价格高,企业缺乏资金,使得预期生产目标难以实现。

2.2.3 品牌意识薄弱,葡萄商品化程度低

在葡萄酒产业,除了楼兰、驼铃、新葡王酒业等有着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外,吐鲁番的其他葡萄酒生产企业均未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也未被国内外消费者所认知。事实上,近几年吐鲁番一直都有新建葡萄酒企业,但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同质化高,附加值低,这些企业均未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销售客户群。而且近年来葡萄酒行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大部分企业效益不佳,经营困难,企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步履维艰。在鲜食葡萄方面,品牌意识更加淡薄,大部分利用“吐鲁番葡萄”这个公共品牌进行销售,质量层次不齐,高端产品较少,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品牌效应。并且新疆距离内陆城市较远,物流体系不健全,使吐鲁番葡萄并未获得较好的市场效益。在葡萄干方面,虽然在2020年8月“吐鲁番葡萄干”入选了首批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单,但没有充分利用好这块“金字”招牌,大部分以粗原料的形式运往内地加工销售,未形成地方特色品牌,因此品牌建设缺位严重。

2.2.4 葡萄品种结构需要优化

吐鲁番‘无核白’葡萄占比90%的现状,使上市期过于集中,造成严重的季节性与结构性过剩,致使销售价格难以提升,种植效益下滑严重。近年,当地科研单位育出了一批表现不错的品种,如‘火州黑玉’‘火州红玉’‘火州紫玉’等等[8],可用于制干和鲜食,也从内地引进了一些优质品种试种,如‘克瑞森无核’‘弗雷无核’等[10-11],试图打破葡萄品种原有格局,但推广速度较慢,加上老园改造成本高,因此近几年品种结构难以有大的改变。目前,吐鲁番酿酒葡萄面积不足8000亩,品种以‘赤霞珠’葡萄为主。况且吐鲁番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使果实成熟过快,风味物质积累不足,难以生产出优质酿酒原料。况且鲜食葡萄种植效益远远高于酿酒葡萄,酿酒原料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当地酒庄的原料多从南疆等地调入,这是吐鲁番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3 吐鲁番葡萄产业优化提升策略

3.1 利用政策利好,提升行业管理,使葡萄酒产业再升级

从2000年起,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开始迎来调整机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同样为吐鲁番葡萄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疆的社会红利持续释放,更为吐鲁番葡萄产业上档升级创造了外部条件。

近年来,吐鲁番葡萄产业利好不断,2021年“吐鲁番葡萄”和“吐鲁番葡萄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进一步推动葡萄鲜食及制干产业的发展。同时,2022年5月23日,吐鲁番政府印发《2022年吐鲁番市推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和任务分工,使葡萄面积稳定在55万亩,产量控制在125万吨,引进酿酒葡萄品种3~5个;葡萄酒产量达到1万千升,葡萄酒产业同比增长10%以上;培育至少1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规划建成新疆吐鲁番葡萄酒酒馆5家以上等等,使吐鲁番葡萄、葡萄干和葡萄酒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优化葡萄种植区域及产品结构

3.2.1 延长鲜食葡萄的市场供应期

‘无核白’为中熟品种,因自然果粒较小,生产上多采用膨大处理,在吐鲁番地区成熟及上市期集中在8月中下旬。为延长市场供应期,努力实现葡萄的周年供应,一是有计划地引进优良中早熟品种,提早葡萄上市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二是推广设施促早或延迟模式,设施促早和延迟栽培技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在西北地区如甘肃的敦煌、河西地区,以及青海和宁夏等地已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吐鲁番地区也在积极进行试栽研究,但推广进度欠佳,在品种及上市期调整中没有明显的体现;三是加强保鲜和加工贮运能力,对于鲜食品种采收后要立即进入冷库预冷,或进入冷链运输系统,保证在进入货架及消费者手中时的果品新鲜度,才能体现葡萄的商品价值,激发消费者的持续购买力。

3.2.2 增加制干品种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吐鲁番葡萄干产品还是以绿色的‘无核白’为主,但在最追求多样化、新奇特和健康安全的大背景下,色泽透亮、饱满一致的葡萄干倍受欢迎,黑色、香味或者稍有瘪籽的葡萄干占比正在增加。如‘夏黑’‘火州黑玉’制成的黑色葡萄干,‘无核白鸡心’‘玫瑰香’制成的香味葡萄干都有不错的销量,且价格远远高于绿色葡萄干。2019—2020年度对吐鲁番市葡萄干交易中心、北京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等地的调查显示,绿色、黄色、红色和绿香妃葡萄干的交易量占总销量的94.15%。其中,绿葡萄干的交易量占比达78.64%,交易额占比达76.54%,仍是主力品种;价格方面,绿香妃的均格为每千克41.44元,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类葡萄干[12-13]。因此,实行严格的分级分选,保证优质优价,对于粒大质高的葡萄干可以适当调整价格,才能更好地提升葡萄干的价值空间。

3.2.3 加强对蒸馏酒及果酒的开发

白兰地作为国际性流行酒种在国内逐渐被认可,中国消费者对烈性酒具有天然接受度,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国白兰地生产量、进口量和出口量等数据核算发现,中国白兰地消费量从2013年的10.22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19.67万吨,上升幅度较大。因此,吐鲁番葡萄产业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的‘无核白’葡萄原料,酿造更多的蒸馏酒、甜型葡萄酒[3]。同时,利用当地其他水果资源(枣、杏等),研制特色果酒,提高果品的附加值,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3.2.4 实现多品类产品的均衡发展

根据制干、酿酒、鲜食对于葡萄原料要求的不同,结合吐鲁番的自然气候条件进行区域化研究,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构建适宜的品种结构。对葡萄种植区域进行科学布局,科学划分为鲜食区、制干区、酿酒区等,或按照葡萄成熟期科学划分为早、中、晚葡萄成熟区。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调整葡萄品种种植比例,发挥制干葡萄优势、加强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酿酒葡萄品类,努力做到鲜食、酿酒、制干多品种多种类协调发展。

3.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充分利用当地科研单位力量,引进外地专家智库,制定葡萄生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农闲季节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在葡萄生长关键期深入田间指导,让农户科学合理地进行葡萄种植、管理和加工等活动。同时,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积极推进老园架式改造,推动机械化生产,提高葡萄种植与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加快新品种与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活动,提高种植户与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各方全力研究制定适宜吐鲁番当地的葡萄生产种植标准与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积极引进科学的施肥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葡萄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预防及补救能力,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3.4 加强市场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充分利用当下电商销售环境,加强当地网络建设,利用电商平台及各大直播平台,尝试新的销售渠道与销售方式,拓宽吐鲁番葡萄及其制品的市场空间,提高市场份额。借鉴其他优质产品品牌的宣传及推广方式,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利用展会、互联网等途径进行品牌宣传,创造吐鲁番葡萄产业的本土品牌,增强吐鲁番葡萄相关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认可度,获得更多的市场关注。各地的实践充分表明,叫响一个品牌可以带强一个产业,可以富裕一方百姓,带动一个地方的乡村振兴。

3.5 实施产业文化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

充分利用吐鲁番当地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借助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吐鲁番葡萄产业发展。实施产业文化战略,打造吐鲁番特色文化旅游,创新不同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目前吐鲁番葡萄主要以制干为主,应加大鲜食与酿酒产业份额,与文旅项目融合,修建具有民俗特色的农家乐、亲子或情侣采摘、自酿体验、酒庄参观、葡萄酒品鉴等娱乐休闲项目,进而带动葡萄产业附加收入。此外,由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吐鲁番又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要冲,对吐鲁番葡萄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建议吐鲁番当地政府紧抓时代机遇,积极优化提升葡萄干、葡萄酒等产品品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猜你喜欢
葡萄干吐鲁番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00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相逢吐鲁番
民族音乐(2019年2期)2019-12-10 13:14:55
忘了加葡萄干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52
熊的葡萄干
葡萄干蛋糕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
语言与翻译(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