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信息集锦

2022-09-22 02:27
大众考古 2022年4期
关键词:考古遗址人群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研究》

唐仲明 著

科学出版社,2022 年3 月

作者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东魏北齐石窟造像进行类型学分析,结合纪年材料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魏北齐石窟造像样式特征所反映的“西方”“南方”“中原传统”因素,以及传统历史研究中的“胡化”与“汉化”问题。此外还结合供养人的身份,探讨不同身份等级供养人佛教信仰取向的不同,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动因。

《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

仝涛 著

文物出版社,2022 年4 月

本书通过对青藏高原近十多年来新见的大量考古新材料进行全面搜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提出并实证了“青藏高原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作者还搜集了大量汉藏文献资料、国内外新公布的吐蕃时期遗物,以及印巴等国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完善青藏高原古代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学谱系、探讨历史上汉藏关系的演进,以及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形成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旧石器时代考古》

方启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年3 月

本书从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出发,先阐明了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骨角器、第四纪哺乳动物等考古遗存的相关基础知识,后对旧石器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方法和理念做以详述,并介绍了当下主流的石器研究和分析方法。最后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旧石器考古发现和认识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中国旧石器考古、欧洲旧石器考古、非洲旧石器考古、亚洲其他地区旧石器考古。

《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研究》

庄会秀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2 月

蛙人纹是半山马厂时期彩陶的特色纹饰,学术界对其称谓与内涵关注已久,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书在对目前已发表的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图像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其所体现的史前美术的相关特征,围绕所收集的资料分析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图像的构成方式、组合方式、文化内涵、艺术源流,探究其艺术特征。

《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

张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3 月

本书讲述的是20 世纪20 年代中国考古初创的故事。作者以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营造学社四大机构的发展为主线,描绘了中国考古的诞生经过。这四大机构走出了诸多考古名家(李济、赵元任、吴宓、贾兰坡、夏鼐、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作者以细腻感性的笔法,讲述了他们在考古现场和学术书斋中的工作与贡献。

《伟大的考古学家》

【英】布莱恩·费根 主编,李志鹏、李凡 译

商务印书馆,2022 年2 月

本书收录了70 位对考古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学家的小传,勾勒出考古学自19 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轨迹。本书为读者们呈现了这些考古学先驱的坚守与执着、睿智与远见、困惑与不甘……他们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也呼应了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时刻:科学兴起,进化论被广泛接受;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与去殖民化运动;女性的觉醒与女性主义的兴起……

穷物理

过去200 万年里古人类分布深受气候变化影响

Nature近期发表了一篇人类演化的研究论文,论文通讯作者、韩国釜山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所气候物理学中心阿克塞尔·蒂默尔曼和同事将新的模拟数据与化石和考古学分析相结合,研究了过去200万年里5 个古人类人种的迁徙,包括海德堡人、智人和直立人。他们的研究表明,天文现象导致的气温、降雨、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用于衡量植被每年捕获净碳量的指标)的变化对古人类分布、扩散和多元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显示在更新世早期,古人类在气候变异率较弱的环境中定居。到了更新世末期,他们开始在全世界流浪,适应了各种气候条件。(孙自法,中国新闻社)

古DNA 研究揭示五千年来新疆人群演化历史

4 月1 日,Science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团队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博物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针对新疆地区古代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通过合作,付巧妹团队从新疆不同区域(主要是西部、中部、北部和南部)的遗址中,成功获得201例新疆古代人类的基因组,通过遗传学手段系统还原了新疆5000 年以来古人群的遗传演化与交流互动历史,同时也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并存之地。研究发现,新疆西北部青铜时代早期人群与亚欧草原西部文化有关的人群及中亚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文明区(BMAC)相关人群具有相似的遗传成分。此外,他们还与新疆本地塔里木盆地的早期居民有着广泛的交流融合。因此,新疆青铜时代早期人群既含有塔里木盆地本地人群成分,也和周边的人群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和融合,如阿凡纳谢沃人群、草原西部人群(Steppe)、含有BMAC 人群成分的切木尔切克人群,以及具有古东亚和北亚混合成分的人群。研究还显示在新疆北部发现了几乎只含有古东亚和北亚混合人群成分(92%)的个体,说明在这个时期,古东亚和北亚混合人群可能已经在新疆广泛流动了。从以上结果来看,当时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亚欧草原人群、BMAC 人群与古东亚和北亚混合人群进入新疆地区,与当地塔里木盆地本地居民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新疆西北部青铜时代早期古代人群。在青铜时代后期,新疆西北部人群的遗传成分发生了变化,青铜时代中晚期与安德罗诺沃文化有关的西方草原人群成分流入,而古东亚人群成分也出现增长。至于BMAC 相关人群成分的扩散,可能是因为早期切木尔切克人群在天山以北地区的扩散,也和这个时期中亚人群与新疆人群在内亚山地走廊地带更为频繁的交流互动有关。早期铁器时代,与巴泽雷克和塔加尔文化有关的人群、塞人、大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在新疆及周边兴起和活跃,新疆及其周边的人群流动也将欧亚东西部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塞人的遗传成分出现在铁器时代的新疆人群,这也明确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印度—伊朗语系中的和阗塞语出现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田地区的原因。东亚人群成分的增加是铁器时代新疆人群的最大的特点。从新疆的不同地域上来看,这些东亚人群成分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高的趋势。这说明东亚有关的遗传成分在铁器时代大量流入新疆,导致越靠近新疆东部东亚人群成分比例越高。此时新疆人群中的东亚成分的多样性也增加了。除了古东亚和北亚混合的沙曼卡人的遗传成分外,还含有来自东亚大陆的多个人群成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知文明

4200 年前的一场干旱,是否倾覆了多个帝国?

20 世纪70 年代晚期,耶鲁大学考古学家Harvey Weiss 和同事在叙利亚东北部地区发掘拉兰遗址(Tell Leilan)时,发现了一层被掩埋的风成粉土。该粉土层极为贫瘠,几乎没有古时蚯蚓活动的迹象。数千年前发生过某些剧变,由此产生的地层即使是蚯蚓也难以生存。这场旱灾大概于公元前2200 年来袭,当时的阿卡德帝国统治着如今的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而到公元前2150 年,帝国已不复存在,中央政权土崩瓦解。此后,Weiss 汇集了几十年里发表的世界各地的相关记录,认为这些数据显示气候在约4200 年前变干过。在他看来,4.2 千年事件没有局限在亚洲西部,而是全球性的,甚至触及美洲。学术圈许多人称这次干旱为4.2 千年事件(4.2 ka BP event)。2018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将其相关的地质学证据认定为梅加拉亚期的开始。然而,4.2 千年事件也一直备受争议。大部分气候学家和一些考古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的看法是,对于当时全球的气候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改变,至今还没有一个可靠的解释。支撑4.2 千年事件的有力证据限于地中海及亚洲南部地区,其他地方的证据都“不具决定性”。(Nature Portfolio微博)

金文族徽兴起发展与夏商族群融合认同

金文族徽可能兴起于夏代晚期,它是当时社会组织形式由姓族转向氏族的重要标志。商代早期至中期,族氏的政治化发展日益明显,金文族徽数量也随之增多,地域分布有所扩大。商代晚期,金文族徽数量显著增加,以人名、地名、官名为族徽的现象增多,复合族徽所占比重增大。这是商代族群融合认同逐渐脱离血缘而转向地缘政治并不断加强的表现。然而,由于当时的族群融合认同仍以血缘色彩浓厚、独立性较强的族氏为本位,尚未深入到社会个体和家庭层面,因而并未形成一个基于地缘关系的民族共同体。(雒有仓,《中原文化研究》2022 年第2 期)

汉代张掖郡肩水塞的仓储设置

肩水塞是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府下辖的一段重要鄣塞,该区域内A32 金关、A33 地湾、A35 大湾3 处遗址出土的大量汉简对此地的仓储设置状况有较详细的记载。肩水塞辖区内曾设置过万世隧仓、临利仓、候官仓及肩水城仓。万世、临利二仓为设置在肩水塞左前、右前两部治所所在隧的仓;候官仓是设置在肩水候官鄣内的仓;肩水城仓是肩水都尉府所属的直辖仓,至西汉晚期改称为都仓,其功能随之扩增,增设了“置”,具迎送过客、邮行传书之职责,亦是谷物交易场所,位置靠近边塞吏卒居住的“坞壁田舍”。(魏振龙,《文史》2022 年第1 期)

读天下

“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正式开播

4 月1 日,“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正式开播。首场讲座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宋建忠主讲《水下考古与中国行动》,于当日19:30 在多个平台同时推出,近60 万观众通过网络在线观看。4—12 月,“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将每月推出1—2 期。(高文思,国家文物局网站)

2022 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遗产保护和气候变化

4 月18 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公布的2022 年度主题是“遗产和气候”。简单鲜明地点出了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传承文明,既要尊重历史,也要敬畏自然。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遗产和气候”学术研讨会,特邀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构以及考古、建筑、气象、农业等领域专家参加探讨。主题围绕“气候变化的国际趋势与国内遗产保护对策”、“遗产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管理策略”、“新科技手段在保护遗产领域的应用”以及“特定气候条件下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展开交流和沟通。(田云华,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解读

3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以网络会议形式在北京举行。经项目汇报、综合评议,评委投票选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省文物

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何嘉宁

皮洛遗址是一处时空位置特殊、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文化序列清楚、遗物遗迹丰富、技术特色鲜明、多种文化因素叠加的罕见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考古工作者在这个青藏高原东南麓遗址揭露出7 个连续的文化层,完整保留、系统展示了“简单石核石片组合—阿舍利技术体系—小石片石器和小型两面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过程。遗址出土的手斧、薄刃斧等遗物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也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莫维斯线”论战画下了休止符。

2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

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马俊才

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南阳盆地同类遗址中面积最大、遗迹规格最高,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石家河时期也规模化生产玉石器。仰韶文化坊居式建筑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墙体存留高,内部设施齐全。首次发现中原地区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水路交通系统,体现出古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能力。

3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

古文博学院

项目负责人:郭伟民

鸡叫城由彭头山文化的普通居住点发展为环壕聚落,然后发展为城壕聚落及聚落集群,一直延续至肖家屋脊文化时期,显示其具有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具有极强的内在凝聚力。多重环壕所组成的城壕聚落集群、水渠和稻田片区,是距今5000 年前后长江中游稻作农业社会所达到的史前文明化之最高层级。遗址F63 体量超大,结构规整,基础保存完好,填补了中国史前建筑史的空白,丰富了中国土木建筑史的内容。鸡叫城聚落群的考古发现,为认识中国史前文化与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文明起源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珍贵样本。

4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朱超

该遗址发现了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包括1 圈夯土城墙与壕沟、31 座墓葬、7 座房址及大量与房址相关的柱坑或柱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节点。岗上大型城址的发现,连同一批显示社会剧烈分化,财富集中于大墓,突出器物箱的棺椁制度及一整套陶、玉、骨、牙器为代表的礼器等,为实证海岱地区以至中华文明五千年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两处墓地规模都不大,不同类墓葬分群现象格外清晰,是墓地空间布局经过规划的结果。大量明器化陶器批量化生产及高等级玉、石、骨、角器的出现,显示了岗上大汶口时期聚落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

5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雷雨

6 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12000 余件(近完整器超过2300 件),其中铜器1000 余件、金器520 余件、玉器530 余件、石器120 余件、陶器13 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50 余根。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鸟形金箔饰、铜顶尊跪坐人像、铜扭头跪坐人像、铜立人像、铜人头像、铜面具、铜尊、铜罍、铜“神坛”、铜龙、玉璋、玉戈、玉凿、神树纹玉琮、玉器座、玉刀、石戈、陶尖底盏、丝织品残痕、象牙雕、海贝等,部分文物的造型和纹饰前所未见。1986 年一号、二号坑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的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铜圆口方尊(K3)、玉琮和丝织品(K4)、金面具和象牙雕刻(K5)等,进一步夯实了这一认识。

6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梦县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罗运兵

云梦是秦人统一南方的战略要冲,郑家湖墓地与楚王城城址及其周围的睡虎地、龙岗、江郭、大坟头等墓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年代均集中在白起拔郢至汉初,这些墓主多是秦汉帝国大一统进程重要节点的亲历者、见证者。遗址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字材料,包括遣策、铜鼎铭文和长文木觚。战国晚期木觚全文约700字,字体是典型的秦隶,记载谋士筡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不见于传世记载,体例和文风与《战国策》近似。遗址还出土了罕见的葬具木板画,年代为战国末至秦代和秦汉之际,题材均为首见。出土漆器中不少纹样与器形也是首次出现。这些出土物从实物、图像、文字多个层面展示了出关秦人的丧葬习俗、思想观念、生活状况、社会结构的历史细节以及秦楚融合的文化变迁过程。

7 陕西西安江村大墓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

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马永嬴

本次考古工作否定了“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的传统认识,确定了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包括汉文帝霸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规模、形制、布局及内涵的基本掌握,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考古资料,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霸陵的双重陵园、帝陵居中、象征官署机构的外藏坑围绕帝陵布局等,均为西汉帝陵中最早出现,表明了皇帝独尊、中央集权的西汉帝国政治理念的初步确立。南陵外藏坑发现的带有草原风格的金银器是先秦两汉时期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见证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8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文物

考古研究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陈国科

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近年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吐谷浑考古项目组,对墓葬群展开了持续的考古及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确认吐谷浑王族墓葬共计23 座。可初步将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分为以慕容智墓等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等为代表的青咀—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等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墓群整体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征和“牛岗僻壤、马鬣开坟”“地踞龙堆”的墓葬选址特征。墓葬均具有唐早中期中原地区高等级墓葬的基本特征,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吐蕃、北方草原等文化因素。

9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发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胡兴军

考古发掘首次揭露唐代沙堆烽燧遗址的全貌。新发现掩耳守捉、焉耆守捉、榆林镇、通海镇、麻泽镇、临河烽、马铺烽、横岭烽、悭泉谷铺、猪泉谷铺、苏累铺等军事机构及楼兰路、麻泽贼路、焉耆路等防御线路,填补了文献关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遗址出土有用焉耆文书写的纸文书和木简,说明不但有来自中原的汉兵,也有当地蕃兵蕃将参与烽燧戍守,体现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共同参与西域开发建设、保卫祖国家园的历史事实。

10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调查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

项目负责人:王志

宫殿布局和结构的廓清弥补了宋元到明清时期宫殿制度转变的关键环节材料,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作用。其主体宫殿对元代宫殿制度、规划思想有继承和创新,并对明代南北两京宫城规划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黄土中心台的发现则对古代都城的规划、选址和营建理念等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宫殿、涂山门遗址的发掘是城市考古、建筑考古的重要实践,为研究明初官式建筑选址、布局和“土作”“石作”等营造技术增添了宝贵资料。

猜你喜欢
考古遗址人群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考古简史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考古”测一测
我走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