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响始于南朝梁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公元6世纪初期,方响开始在宫廷礼乐中使用。由于方响的制作和定音比较困难,未能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和保存,到19世纪末期,方响濒临失传。2022年1月5日,上音歌剧院“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多媒体实验音乐会,依据古代原始乐谱,参考大量古代文献,复原了古乐器方响,对唐代丝路乐舞的重构做了一次积极的尝试。
中国的音乐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历经千年的乐器和乐谱在历史的更迭中逐渐演变和消亡,致使中国的古代音乐史更多地是在文字材料和考古材料中得以陈述,继而被称为“无声的音乐史”,令人遗憾。
当代对于古乐器的研究,多数是在古画古迹和诗词歌赋中寻找踪影,而在这些古画古迹、诗词歌赋中,有一些古乐器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不为人所熟知,比如传统的打击乐器——方响。关于方响,在《汉语大词典》中有如下介绍:“中国古击乐器。南北朝时梁时有之。通常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板组成,仿照编磬次第排列,用小铁锤击奏,发出十二律及四个半律的音。为隋唐燕乐中常用的乐器。”方响被认为是磬的替代品,它最初是由铜铸造而成的,随着时代更替,又发展成由铁铸造而成,《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在此文献中,对于方响的材质、形制都做了说明,而且也明确指出方响是替代钟磬而产生的。方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梁代,至唐宋时期盛行,宋朝后逐渐减少,明清时期仅在宫廷音乐中存在,清末逐渐失传。
方响在当代的再生,始于1979年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研制的新型方响,经过半年的摸索、试验,第一架新方响终于成功再生。这架方响在适用于乐队的同时,又设计制造了能升降和转动的主体架,并进一步改革了主体结构。它以完善的形式用于乐队和各种演奏形式中,得到普遍的肯定和赞赏,并正式列入民族乐队的“编制”中。
2022年1月5日,上音歌剧院“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多媒体实验音乐会,依据古代原始乐谱,通过复原古代乐器并参考大量古代文献,重构了一场唐代丝路乐舞的视听盛宴。在这场多媒体实验音乐会上,上音人历经多年的辛劳逐渐揭开了唐代音乐的历史面纱。
左,方响现场图;右,周文矩的《合乐图》局部
在“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多媒体实验音乐会中所用到的方响,其形制是按照史料记载复刻完成的。根据《旧唐书》史料记载,方响的形态是“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清史稿》中则称,方响“以钢为之,形长方”。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方响之所以被称之为“方响”,或可解释为“方”是对方响音片形状的描述,“响”则指的是它是一种可作发声的响器。在南唐著名宫廷画家周文矩的《合乐图》中也可以看到方响的形制。
从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方响的材质从铜制变成为铁制,许多史料都记载方响的前身是“梁有铜磬”。隋唐时期,方响的形制逐渐走向成熟,它的材质也发展为铁制,明清时期,方响的形制开始出现钢制。从铜制到铁制再到钢制的漫长更替历程,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发展。在此次“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多媒体实验音乐会中,方响的材质遵循的是隋唐时期方响的铁制材质,采用上下两排共十六枚厚薄不一的长方形铁片制成。
至于方响为何采用十六枚铁片来发声,据史料《周正乐》中记载:“西凉清乐方响,一架十六枚,具黄钟、大吕二均声。”方响通过铁片的厚薄不同来区分音高,其对应着中国古代律学十二律吕:下排自左至右为黄钟、太簇、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无射;上排自右至左为应钟、黄钟之清、太簇之清、姑洗之清、仲吕之清、大吕、夷则、夹钟,并且具备四清声。
通过现代中国音乐史论学者的研究,在此次“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多媒体实验音乐会演出中,方响按照古代乐谱的制式发声,与其他古代乐器合奏,最终将这个传说中的乐器复活,使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聆听千年前的叮铃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的多媒体应用也极其绚丽多彩,曲起,一束定点光中一支鼓声响起,画轴中心隐现墨绿色的敦煌石壁花纹,四周的檐幕同步呈现出纹路的光影变化,似沙似影,传递出岁月变迁,在黄沙漫天中,石窟壁画的绚烂光彩。随着打击乐器的声势渐大,灯光渐亮,石窟纹理变得五彩缤纷,中心转盘上出现佛的影像。当曲调更为振奋、音响越发高昂时,映出了最为美轮美奂的石窟壁画及无比瑰丽、宝相庄严的一尊尊石窟佛像,是对石窟壁画的跨时空致敬。石窟的佛像形态、肌理、颜色与音乐节奏相辅相成,一起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宏大的龟兹音乐使人振奋,光鲜夺目的影像令人惊艳,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整场音乐会的总结。它以无比美好的音画告诉观众,伟大的、无比珍贵的、令国人为傲的敦煌石窟壁画是这场盛宴的源头。
《龟兹乐》演出剧照之一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的提出,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对于唐代的乐舞文化,做好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这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上音歌剧院的这场“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多媒体实验音乐会,是建立在20世纪以来几代古谱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唐代音乐探究的成果,是一个告别我国无声音乐史的重要实践,是集合诸多一手史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重构唐代丝路乐舞、再现中国早期音乐、还原古代乐器声响的唐代音乐“学术研究型”音乐会。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编悬类打击乐器,方响在其绵延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在隋唐时期,曾是常用的乐器,但由于制作和定音比较困难,方响未能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和保存,到19世纪末期,方响濒临失传。这场“丝路之乐·唐韵回响”的多媒体实验音乐会,成功再生和复原了中国的古乐器,这是对中国非遗音乐进行保护、整理与传播,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盛举。同时,这场古乐献礼也是对唐代乐舞文化进行高层次的传承、复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求、创新与再造。在数字化的时代下,“丝路之乐·唐韵回响”多媒体实验音乐会建构中国乃至东方乐舞的独特艺术思维与表达方式,是对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努力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