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地情感”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2022-09-21 00:25
山西建筑 2022年19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记忆

曲 蒙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1 “人-地情感”在遗产保护中的概念解析

“人-地情感(People-Place Emotion)”是指人们与地方产生联结之后,对地方产生的情感、认知和实践行为[1]。最早提出该理念的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首先指出“地方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恋关系”。随后西方学者们陆续提出了地方感(sense of place)、地方依赖(place attachment)、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等概念,这些概念初步构成了“人-地情感”理论,并在地理学、心理学、景观学、建筑学等方面广泛应用。后来Williams和Roggenbuck研究提出了二维理论,认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是“人-地情感轴”的两端,二者相加共同形成“地方依恋”。“地方依恋”促使人对地方产生热爱、敬重与感激,使他们获得地方归属感,产生有价值的情感与启发,并提出了计算地方依恋的数学公式,将“人-地情感”初步量化。2010年Scannell和Gifford提出三维结构理论,认为“人-地情感”是通过人(群体)、地方和心理过程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的。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过程赋予地方意义,并且与地方产生情感联系的过程。通过对其综合机制的解读,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

在遗产保护领域中,“人-地情感”可以理解为人与具体的遗产环境建立起的一种复杂联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充满记忆的情感体验,一般指人对遗产空间为我所用的特性的体验,或者说是一种在共同体验、共同记忆基础上与遗产空间形成有意义的伙伴关系[2]。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遗产保护研究开始关注“人-地情感”理论。人作为主体,将情感记忆融入遗产保护中,挖掘公众对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认识与需求,相较于只关注遗产本身的保护方式来说,在很多方面都更具优势。通过挖掘“人”对于遗产地产生情感的原因以及生活习惯和审美偏好,一方面解读其保护动机和行为逻辑,进而化解保护政策所带来的冲突和矛盾,激励保护意愿和保护行为,另一方可以有针对性的为遗产管理、旅游和开发提供支持[3]。

“人-地情感”涉及到遗产保护领域首先在西方国家展开,国际宪章和法律文献中对于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正在不断加强。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到《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实际经验已经证明社区、原住民、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等多个利益相关群体直接参与监督和管理遗产,对于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文化遗产获得利益的分享、地方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具有积极作用[4]。然而,由于我国国情特殊,遗产产权归属、社区生活方式、情感涉入形式等均与国外存在差异,只能借鉴国际先进科学理念和技术方法,无法照搬其在“人-地情感”视角下的遗产保护逻辑与具体措施。鉴于此,本文选取了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刊载的关于遗产保护中“人-地情感”研究的论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梳理国内研究现状和逻辑,揭示“人-地情感”在遗产保护研究中的价值,探索新思路。

2 “人-地情感”在遗产保护中的发展现状

2.1 研究热点与趋势

通过文献分析,统计高频关键词统计对研究热点进一步解析发现,在所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中,提到“人-地情感”最多是在非遗保护研究领域。众所周知,“非遗”传承依赖传承人,人对遗产的认知和情感直接影响其保护意愿和行为,所以关注“人-地情感”在“非遗”研究中成为必然。从遗产类型上看,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等领域均体现出对“人-地情感”的重视(见表1)。而最能代“人-地情感”涉入的主题词包括“人地依恋”“地方认同”“场所感”和“归属感”等。此外,遗产旅游、情感空间、社会记忆等相关研究中也讨论了“人-地情感”对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

表1 高频关键词排序

从时间节点的热点词汇分布来看,14年之前“人-地情感”常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规划、遗产生态博物馆、遗产旅游等关键词一起出现,14年之后,海上丝绸之路、乡愁文化、文化情景体验、主观幸福感、遗产共同体等成为热门词汇。这些领域往往更强调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强调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以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

如果将遗产类型、情感涉入、研究目的和研究者所在领域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发现(见图1),在遗产保护中,情感涉入最常见的方式是探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必要性。通过提升人们对遗产地的情感依赖与认同增强其保护意愿与程度,利用遗产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提升幸福感,同时实现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获利。在研究者领域方面,人文社科领域对遗产保护中“人-地情感”的关注更多,主要集中在非遗保护。旅游管理领域更多在探索遗产旅游中“人-地情感”与旅游忠诚度的关系。在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遗产保护,近几年对“人-地情感”的关注也逐渐呈上升趋势,关注点在于借助“情感”提升遗产价值和作用。此外,其他领域也对文化保护中的“人-地情感”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

总体而言,“人-地情感”在遗产保护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已充分得到学界认定,涉及遗产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情感涉入遗产保护方式多种多样。相关研究与其他学科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也逐步展开。

2.2 应用领域与研究目的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总结整理1 008篇文献。通过文本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三步骤,概括当前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发现人类本能会对家乡、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记忆与怀念,即便没有利益驱动,人们也会发自内心保护遗产。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将“人-地情感”运用至不同领域能够发挥特定作用,从而实现遗产保护、管理、开发等目的(见表2)。

表2 “人-地情感”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3 “人-地情感”在遗产保护中的研究逻辑与价值

为了深入梳理遗产保护中“人-地情感”研究的内在逻辑,本文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133篇核心文章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利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弥补不足。具体做法是通过重新整理文献内容,把文献中的字句、段落或者观察到的现象从既有脉络中提取出来,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观念、思维,再对这些观念、思维进行重新命名、组合和分类,进而得到超越单一文献的理论体系[8],以便重新构建“人-地情感”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逻辑关系,揭示其价值(见图2)。

研究可知,保护主体以情感和记忆为纽带催生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并付诸于积极行动的一系列过程,是遗产复兴的内生性原动力和根本保障。在遗产保护同时,利益相关者们通过权力博弈、责任分担也从保护中获得利益。比如遗产社区居民通过改善遗产地基础设施,提高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当地政府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科研机构和文管部门制定保护规划,保障遗产的原真性与活力;游客通过遗产旅游了解和学习遗产地的历史等。在保护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成为遗产复兴的外部驱动力。原动力结合驱动力,进一步从情感、记忆角度,在遗产保护中重塑了地方认同,在参与和管理中获得了自我实现,在物质实体上恢复遗产的精神内涵,回归遗产本质,彰显其价值[9]。

然而情感延续和实际参与遗产管理,最终都要依托文化空间等物质实体来实现。空间为文化遗产提供了原生态容器,是文化遗产赖以发展的土壤,也是其得以永续生存的重要条件[10]。空间载体的内容与真实性一直以来都是遗产保护关注的热点。空间载体涵盖物质与精神两类:物质空间包括区域内纪念性景观、居民建筑、古遗址墓葬、河流山川等文化记忆场所,是人地关系中的地域环境。精神空间是基于特定区域内物质空间的情感、文化、信仰、宗教、艺术等价值层面的映射,是人文环境重要的构成要素。在引入“人-地情感”之前,遗产保护研究更关注物质层面,融入“人-地情感”理念后,空间载体内容涵盖更加广泛:以往没有被贴上“历史保护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等标签的生活设施、记忆场所等也被纳入进来,因为它们更具普遍性、多样性、离散性、更贴近百姓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情感。所以引入“人-地情感”在扩充遗产空间载体范围的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遗产生态系统完整性[11]。

遗产空间“真实性”在引入“人-地情感”理念后,其内涵也有所转变。以往提到“真实性”大多针对单一建筑或单一领域,主张大多围绕其风貌与样式讨论。然而,作为人世代生活的载体,居民的日常生活风俗已与建筑环境形成了紧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会仅仅局限在传统形式上,历史空间与人的关系虽然紧密,但也是一个不断协调的过程,不应被固化,应该伴随遗产社区中人文情感的“真实性”不断转变[12]。

总的来说,引入“人-地情感”进行遗产保护有别于以往旧思路。在这里,遗产的身份认定和价值评价是人给予的,其内涵在于它与人的关系,一旦失去情感连接和集体记忆的传承,“物”将失去价值。而一旦“物”被赋予情感价值后,它的范围和内涵也更丰富,其空间真实性也要围绕人文情感进行转变。由此可见“人-地情感”理论在用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遗产与人的联系,重新定义保护内容与方式,并始终关注遗产保护的核心本质。

4 “人-地情感”在遗产保护中技术方法

4.1 情感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的兴起,以往让大家“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可视化。情感标绘(Emotion Mapping)、文化地图(Cultural map)等方法通过国际前沿期刊的介绍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情感标绘是让受访者在纸质地图标出一些对于他们来说“最具价值的地方”并给出选择原因。采取“情感标绘”,能够直接获得个人对遗产的地点记忆与空间情感连结,通过分析其心理偏好,挖掘以往被忽略的隐藏价值[13]。

文化地图测绘是一种收集记录、分析整合和评估信息的工具和方法,其目的是描述与某一人群相关的文化资源、关系网络、相互关联和运转机制等。将文化地图应用于遗产保护领域,整合环境、社会、经济等维度的信息分类记录,探究其深层的文化生态系统和运转机制,探究“人-地情感”关系,形成对场所的整体性、综合性认识[14]。比如针对居住类遗产的邻里关系共同感、归属感难以建构,遗产社区自组织发育和自治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文化地图测绘的实施中,可以梳理各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记录遗产地内部运转方式和空间使用方式,发现其中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为遗产发展和城市更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15](见图3)。

4.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技术在“人-地情感”与遗产保护中也更加广泛。首先,数字化技术让数据采集更加多元化;其次,网络平台能够直接承担一部分数据采集任务,资料搜集不再局限于现场访谈、微信、大众点评网等社交媒体成为跨越时空障碍的重要工具[16]。以上技术,使基础资料的收集更加全面和便捷。针对遗产地的地理场景数字化,除传统测量方法外,还可通过遥感、全球定位技术、三维激光扫描等实现[17]。对于遗产空间中已消失的景观节点、重要的建筑物、构筑物、视觉中心点,若对其进行数字化复建,可以通过3D点云,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与历史照片,恢复人们情感和记忆中的重要节点。同时设计体验交互、文化引导和互动交流等,让人们通过视、听、触、嗅等多维感官的参与,与三维场景中的要素进行交互,从感性和理性上引导产生一种沉浸感觉,从而达到文化体验的目的[18]。

4.3 空间叙事与情景阐释方法的应用

空间叙事与情景阐释也是深入解析遗产空间的两种方法[19]。一直以来遗产空间通过叙事的表达向人们传递着悠久的历史景观和文化价值。空间叙事就是通过“叙事”的视角去解读遗产空间,建构一种更具文化和情感语境的空间场景体系。而情景阐释是在该场景中进一步向接收者传达该遗产空间所携带的各种情感记忆和信息符号,比如阐释空间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承载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又是通过哪些方式塑造空间的,进而将人文情感、物质活动、空间场景编织进一条“故事线”中,深入的解析“人-地情感”与遗产空间的关系。

5 结语

以利益相关者为保护主体,以情感记忆为原动力、利益权力为驱动力、遗产空间为根著力的研究逻辑为“人-地情感”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开辟了新思路。然而与国际前沿的一些学术研究相比,在以下方面还有所欠缺:1)在相关技术方法的使用上,缺乏将情感要素转译至遗产空间的具体应用和实践;2)缺乏借助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挖掘人们的情感映射的具体元素,进而揭示公众心理偏好与遗产环境关系背后的隐藏原因;3)缺乏借助数字化研究平台,通过虚拟环境建立交互体验模型,从而织补人们印象中和遗产有关的情感记忆片段。所以在未来研究中,通过弥补上述不足,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搭建情感空间数据桥梁,建立一套基于“人-地情感”范式下的遗产保护导则,凭此依据为遗产保护提供策略支持。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记忆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千万遗产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