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仁涛,肖畅,王佳偎,曹佳林,王子琼,李洋,张翔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2.中国铁道学会 标准与认证部,北京 100844;3.中国铁道学会 办公室,北京 100844)
铁路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铁路作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地域上的网络性和社会经济上的外部性[1]。一般而言,铁路建设不仅是地方经济的大动脉,还承担着“输血管”的职责。庞大的铁路网是盘活我国各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受到高度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美、德等国在铁路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中铁路工程类人才培养以及我国铁路人才如何取得国际标准认证等问题尤其值得借鉴。当今乃至未来,世界各国铁路领域甚至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竞争——人才素质、人才质量、人才储备的竞争。在当前我国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正在进一步完善适合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铁路技能人才队伍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高素质作业团队,为中国铁路发展作出贡献[2]。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的持续专业教育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终身教育是指人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接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比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3]。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成人教育国际大会上指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在其同年发表的著作《终身教育引论》中,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并将终身教育进行概念化和系统化。1990年,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首次系统地提出“终身学习”,是指系统地巩固、提高和拓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在进入大学学习的阶段就开始逐步规划形成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大学期间及就业之后的学习[4]。终身学习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确保专业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能适应行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到知识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终身学习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历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应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而工程专业因其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终身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类人才的教育在加强现代科技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适应型专业技能的终身教育,而继续教育则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终身化的一种培养方式[5]。
为不断提高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准,维持并更新工程师专业能力,强化其责任义务意识,各国工程师学会均提出要开展工程师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通过对典型国家和地区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梳理和分析,发现这些国家及地区除在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外,还为铁路工程类专业人员提供执业资格教育和继续教育。比如,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能力标准,并将铁路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专业资格教育和持续教育视为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终身教育的完整体系,使人才培养的3个阶段密切相关,教育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对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十分有利[6]。典型国家和地区工程师制度中的持续专业发展比较见表1。再以英国、美国、新加坡的具体工程协会为例,分析开展持续专业发展教育的具体情况:
表1 典型国家与地区工程师制度中的持续专业发展比较
(1)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RICS)将终身学习理念引入持续教育实践中。在英国,专业学会作为专业工程师认证的执行机构,按照《英国专业工程师能力素质标准》(the United Kingdom Standard for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mpetence,UK-SPEC)开展认证工作。此外,专业学会还为专业工程师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提供服务,主要内容有:支持和监督工程会员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认证持续专业发展活动的合格性;负责组织和实施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课程;记录、备案和评估已注册会员参加的认证培训项目;要求工程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继续职业发展学时,否则将取消其相应的会员资格。
(2)与英国由专业学会对高质量的培训课程进行认证不同,美国执照局和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Examiners for Engineering and Surveying,NCEES)并不负责对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项目进行标准化的认证,也没有对持续专业发展活动进行统一认证和管理,美国专业工程师职业体系对继续教育的质量控制仍模糊不清。NCEES提供的继续教育活动包括:大学课程、继续教育课程、短期课程、内部培训、在讲座或学术与技术会议中演讲、积极协助与参与工程专业学位教育课程的实习及其他相关工作等。
(3)新加坡专业工程师委员会(Professional Engineers Board,PEB)与特许工程师委员会(Chartered Engineers Board,CEB)所执行的持续专业发展政策基本一致,仅有稍许不同。其持续专业发展有2种活动类型:一是结构化活动,是指由PEB、新加坡工程师协会(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Singapore,IES)和参与方认可的课程或活动;二是非结构化活动,包括自学、阅读、讨论等活动。
国际经验表明,在持续专业发展中要注重工程师的综合素质提升,即不仅关注工程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维持与更新,还针对管理、法律或监管等方面对工程师展开培训,强调工程师的国际视野、适应时代的能力以及优秀的职业伦理观。从中得到启示,工程师的持续专业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技术层面,也要鼓励工程师进行更为广泛的学习,通过举办沟通、环境事务、财务管理、领导技巧、法律、市场营销、职业安全和健康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活动,提升工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职业继续教育(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制度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促进进行循环推进的一个过程:一是在开展行业学协会的CPD学习培训之前,要确定个人在专业领域中所达到的水平和个人专业发展的条件;二是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学协会所提供的CPD教育培训计划,确定个人CPD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三是进行CPD学习,学习方式包括创新学习、分析学习、常识学习和动态学习,具体学习方法包括正式的培训课程、研讨会或工作坊,以及其他方式的CPD活动类型(如工作中的活动、专业会议、研讨班、工作小组、著作、讲座、自学和非正式学习,以及工作之外的个人活动、培训课程和讨论会等);四是对CPD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主要体现在对专业人才的各种资质认定、各种贡献认可、客户对专业人才的评价和专业人才自身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根据CPD学习后的效果,可以重新认定个人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发展环境,进行下一阶段CPD学习,形成一个循环推进的CPD学习模式[7](见图1)。
图1 CPD流程图
2.2.1 规范指导工程类高等教育
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相关内容的梳理和研究发现,由行业学协会对工程类高等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而且可以推动专业人才的持续发展,更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在铁道行业中,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设有铁路工程类的行业学协会,行业学协会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认证指导高等院校铁路工程类学科的教学,通过专业人才认可制度指导毕业生如何成长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2个体系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认证评估是专业人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认证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使毕业生适应未来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这也正是高等院校重视行业学协会对其专业课程体系认证评估的根本原因。
2.2.2 提供工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行业学协会为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通过CPD制度在铁路工程类相关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终身学习之间架起桥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要求行业学协会有针对地提供实践教学基地,让即将进入行业的工程人才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自身能力,更要求细化培养过程,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有效衔接教育与实践,培养具有较强工程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8]。行业学协会熟悉本行业实际需要,通过行业学协会的参与和主导,行业要求及标准才能直接渗透到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要求的无缝对接。同时,行业学协会是行业准入的监控者,又是工程人才最终的接收方,精准对接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为工程人才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国际工程人才终身教育模式进行梳理和分析,概括得出终身教育模式是将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行业学协会专业能力评估和继续教育内容整合起来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其中有关铁路工程类高等教育的评估主要有2类: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实施对学校的合格评估,现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开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实施的专业评估,每年对专业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国家铁路局主要负责研究铁路发展规划及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铁路客运货运为主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方面的工作,均不涉及高等教育的认证评估,而我国铁道学会对铁路工程类专业的评估制度正在建设之中。总体来看,我国各地方铁道学会对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介入模式还未充分建立。目前,国内部分国家级学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协调与指导下,开展了对工程师认证的相关工作,如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公路学会等均对工程师认证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验做出了相关要求,并且从工程知识与专业能力、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组织领导与项目管理能力5个方面进行考核[9]。
通过上述分析,提出铁道行业学协会对铁路专业人才培养介入模式的4点建议。
3.2.1 完善铁道行业学协会对铁路工程师的认定机
制,提升铁路专业人才与工程项目的适配能力
中国铁道学会作为广大铁路工程师利益的维护者与代表者,不仅应为其提供展现自己专业能力、继续学习的平台,也应确定工程会员能力标准、考核形式和参加持续专业发展活动的要求准则。通过推广专业学历教育,提高应试者的文化水平,强化教学训练,增加经验考评,并采用更加严格的淘汰制[10],以提升铁路工程师队伍的执业水准。我国注册铁路工程师的学历准入条件可以参照司法资格考试所要求的最低学历,定为本科毕业,专科层次的铁路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则只能以铁路员身份从业。在整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到精准发掘、培养、塑造和储备人才。
3.2.2 完善铁路工程类人才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的一些行业学协会,如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公路学会等,在工程师认证过程中均强调资格认证后的管理——即继续教育的问题。相关学会通过设置具体课程或活动,并通过严格地考核来审查注册工程师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情况,以激励注册工程师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但在继续教育方面,仍存在总体执行力度不大、效率不高,导致注册工程师“人数颇多、素质不强”的情况出现,甚至存在不少注册工程师不在行业内部执业的现象。因此,这就要求行业学协会需持续加强对继续教育的考核力度,实施末位淘汰制,不断优化工程师队伍:一是实施执业资格制度,要求执业人员主动跟踪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二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热点、重点和难点;三是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四是需要行业学协会不断丰富职业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构建科学、有效、完备的继续教育体系。
3.2.3 加强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持续职业发展考核,优化工程师队伍
为充分发挥中国铁道学会在工程师持续职业发展标准制定中的作用,衔接不同国家间职业资格制度框架,学会可建立特定工作组负责工程师持续专业学习的开展、审核与管理工作[11]。中国铁道学会可提出工程会员在证书有效期内参加持续职业发展活动的要求,建立工程会员持续职业发展活动情况档案,以年为单位进行公示,满足规定要求的工程会员即可再注册和换发新证。活动采用专业教育学时学分制,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设置学分权重,且较大程度增加从事实践活动、参与学术会议、对相关工程作出贡献的活动的学分权重,以激励工程师学员投身于铁道行业的专业性实践活动中。通过不同类型课程的结合及学分设置来完善我国铁路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我国铁路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同时可借鉴美国和日本对工程师继续教育记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每年抽取相应比例的持续职业发展认定会员进行审查。
3.2.4 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行业学协会作为工程师能力评价与资格认证的重要决策者和参与者,在完善能力评价与认证方案的设计、提高其系统性及有效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铁路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聆听社会各界的声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新型铁路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不仅仅要求对参与主体进行简单集成,还要注意厘清各主体的定位及分工,实现新型铁路人才培养活动的衔接贯通,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用人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应按照所达成的共识,切实履行职责,为人才培养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协调机制。例如,用人单位要积极配合工程师人才认证和持续职业发展工作,铁道行业学协会也应该支持企业参与铁路专业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学协会和企业的“双赢”。铁道行业学协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并通过打造阶梯式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培养会员的终身学习能力,最终为人才培养构建良好的内部完善机制。
CPD教育培训制度对于个人专业能力的促进是一个循环推进的过程,铁道行业学协会通过CPD制度在铁路工程类相关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终身学习之间架起桥梁,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铁道行业学协会,对铁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介入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铁道行业学协会对铁路专业人才培养介入模式的4点建议。铁道行业学协会是完善铁路工程人才教育模式、提升铁路专业人才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实现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需加快推进国际工程师互认工作,完善铁道行业学协会在上述4个方面的作用。这对树立我国工程人才持续教育观念,探索解决我国技术人员海外从业资格认定困难,突破我国铁路工程师国际流动瓶颈等问题奠定了基础,也为铁路工程会员制度的设计和推行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