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港,曹国元,白沐平
(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紧张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的常见类型之一,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枕部、额颞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疼痛,常因长期疲劳、紧张、焦虑等因素引发急性发作[1]。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每年发病率约32.5%,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既往临床多采用止痛药、肌松药、抗焦虑抑郁药等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不佳,且存在胃肠道反应、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3]。随着中医的发展与推广,针灸广泛应用于头痛类疾病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4-5],刃针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颈下三角是头颈部连接处,枕大神经、椎动脉均走行于此,特殊的解剖结构决定了其具有重要作用,该处病变常引起头痛、眩晕、颈痛等病证[6]。本研究观察枕下三角刃针松解治疗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于云浮市中医院就诊的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8岁,平均(36.36±8.94)岁;病程1~5年,平均(3.72±0.75)年;急性发作病程1~7 d,平均(2.44±0.58)d。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9~60岁,平均(38.35±9.46)岁;病程1~5年,平均(3.68±0.84)年;急性发作病程1~7 d,平均(2.28±0.6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7]。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头痛诊疗手册》中有关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拟定:头部有重压感或紧束感(非搏动性);双侧性;轻度或中度头痛,常规体力劳动不会加重头痛,无恶心呕吐;不会同时兼有畏光和畏声;排除由其他疾病所致[8]。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头痛为主症,前额、额顶、颞部疼痛或呈全头痛;多呈胀痛、隐痛,时有发作,时痛时止,伴烦躁易怒;舌淡暗或紫,苔薄白,脉沉细或涩[9]。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1个月内未接受相关治疗;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由颅内血管疾病、颅内占位、颅内感染、颈椎病、高血压等引起的头痛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内科疾病者;精神障碍及认知障碍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晕针,不能接受刃针治疗者;不配合治疗者。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口服,每次75 mg,每日1次;盐酸乙哌立松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75]口服,每次50 mg,每日3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口服,每次5 mg,每日两次。治疗10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枕下三角刃针松解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软枕,屈颈低头,充分暴露枕下术野,术者用标记笔在头后大直肌止点、头上斜肌止点、枕外隆突旁开一横指再垂直向下一横指及C2棘突做标记,常规消毒后,取神轩牌0.35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于标记点利用针管弹击垂直进针,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切开浅深筋膜及肌组织,缓慢进针,直达骨面,切割2~3针,待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隔日1次,治疗5次。
3.1 观察指标 ①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②头痛指数:头痛指数=每次发作的VAS评分乘以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积分的总和,分值越高表示头痛程度越严重[10]。其中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积分原则如下:每次疼痛持续时间≤2 h计1分,每次疼痛持续时间>2~6 h计2分,每次疼痛持续时间>6~24 h计3分,每次疼痛持续时间>24~72 h计4分,每次疼痛持续时间>72 h计5分。③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该量表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周围环境等方面,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11]。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2]。基本控制:头痛基本消失,无反复发作;显效:头痛较前明显改善,偶有反复;有效:头痛较前有所改善,易反复;无效:头痛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基本控制+显效+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均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行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头痛程度、头痛指数、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头痛指数、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头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头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头痛指数、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头痛指数、生活质量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头痛程度 头痛指数 生活质量观察组 40 治疗前 6.72±1.08 36.77±10.14 63.35±6.42治疗后 2.24±0.85△▲ 5.68±1.36△▲ 86.58±8.20△▲对照组 40 治疗前 6.68±1.12 35.14±10.27 62.76±6.18治疗后 4.72±0.94△ 14.62±4.24△ 74.24±6.62△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紧张性头痛是临床常见头痛类型之一,神经科医生接诊的患者中约15.5%为头痛患者,而其中33.6%为紧张性头痛[13]。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与肌肉紧张因素、心因性因素、血管因素、神经介质因素等有关[14]。目前普遍认为,颅周肌肉疾病与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息息相关,故该病又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一般来说,分布在头颈部的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等及走行于头颈部的血管与上颈部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构成颅外对痛觉敏感的组织结构,尤其是枕下三角区是维持颈部生物力学平衡的重要结构,主要包含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当颅周的肌肉或筋膜受牵拉或因劳损致局部受压时,椎枕肌紧张或痉挛,局部产生炎症、水肿,影响周围神经、血管,导致局部血供减少,细胞损伤,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改变,局部致痛物质累积,外周筋膜感受器感受伤害刺激,将信号通过敏化上级神经元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疼痛[15]。有报道认为,颈后肌群肌筋膜触痛点与紧张性头痛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密切相关[16]。此外,颅周肌肉、筋膜紧张常易引起椎基底动脉血流障碍[17],而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变是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18-19]。
刃针疗法源于古九针,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融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形成的新技术,具有针刺和针刀的双重作用。其利用刀刃着眼于病变组织(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等筋膜高张力点),行切割、剥离、松解等,起到减轻张力、镇痛、改善局部循环、调节免疫的作用[20-21]。通过松解枕下三角区病变肌肉、韧带,改善局部组织的粘连、挛缩、瘢痕等病理变化,改善局部肌肉内压和张力,解除神经及血管的卡压现象,促进局部代谢,改善局部循环,同时解除高张力点,恢复颈椎力学平衡[22]。刘西纺等[23]研究发现,松解枕下三角能明显提高椎动脉血流峰值,从而改善脑部血供。张万里[24]研究发现,推拿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明显提高枕下三角肌群各向异性指数,降低平均弥散系数,有效改善枕下三角肌群弥散张量成像,缓解颈源性头痛。高治增等[25]采用针刺枕下三角区肌肉起止点治疗颈源性眩晕,可明显改善眩晕障碍评分。
紧张性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脑风”“内伤头痛”等范畴,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内伤,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上犯颠顶,阻滞经络,气血不畅,清阳之气受阻而头痛。外邪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常夹寒、热、湿邪上犯,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颠高之上,唯风可到”。内伤多责之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或脾胃失运,无以濡养清窍,不荣则痛。此外,肝失疏利,气机郁结,瘀滞脑络,则生头风;或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上扰清窍。本研究所用的刃针承于古九针,松解局部“筋结”“筋索”,一方面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以达“痛则不通”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疏筋散结,松解痉挛的筋结,使筋体平衡,松筋脉痹结之痛[26]。中医称枕下三角区为枕下项上发际中,为真元入脑之处,亦称为“玉枕关”。脑为元神之府,借颈项联系全身,颈项如关隘,能上达头面,下贯腰髓,远至下肢。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经枕下三角,刺激该处能振奋阳气、通经活络,从而有效治疗头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枕下三角刃针松解治疗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能明显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今后还需完善研究设计,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