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黑土地 稳住中国“粮袋子”

2022-09-21 03:25杨双双
今日中国 2022年9期

文|本刊记者 杨双双

2022 年8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彰显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和力度。

“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在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的这句民间顺口溜,道出了黑土的肥沃与珍贵。因为富含有机质及各类矿物质元素,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以下简称《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彰显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和力度。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在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寒温带,草原化草甸植被生长茂盛,枯枝落叶和植物根系的有机质长期积累,形成一层厚厚的腐殖质,年复一年演化成肥沃的黑土层。”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副院长高洪生向记者介绍,北大荒黑土地开垦初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5%-7%,是中国肥力高、性状好、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广袤的黑土地上堆积着刚刚收获的金灿灿的粮食

中国黑土地分布区域北起大兴安岭,南至辽宁南部,西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研究表明,东北黑土层的形成过程十分漫长,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大约400年。

东北黑土地的开发可追溯到1947年,中央作出“关于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立下卓越战功的解放军复员官兵,作为开拓先锋来到黑龙江,拉开了开发北大荒的序幕。

“北大荒”,是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地区的统称。1958年,国家颁布《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数十万复员官兵、城市青年、地方干部纷纷奔赴北大荒,60年时间里,三代北大荒人脚踏黑土地,卧冰爬雪,建成了113个大型农牧场,2000多个企业,3560万亩耕地,把昔日人烟稀少的“北大荒”变成了欣欣向荣的“北大仓”。

现在的“北大仓”是年产70亿公斤粮食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玉米产量占全国的45%,稻米产量占全国25%。在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高洪生表示:“不难看出,有着中国‘北大仓’的东北黑土区是名副其实的粮食生产稳压器和压舱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作为全球四大黑土分布地带之一,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地开垦时间最晚,粮食产能增速却最快。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地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黑土地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高洪生说,东北黑土区“一边是粮食连增报喜,一边是土壤退化添忧。黑土地整体面临“变薄、变瘦、变硬”问题,局部叠加“变少”问题。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指出,近60年来,中国黑土区黑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3,部分地区下降了50%,黑土层平均减少了20多厘米。

侵蚀沟是蚕食黑土层、破坏耕地的“凶手”。据水利部在东北黑土区组织的侵蚀沟调查显示,目前东北黑土地的侵蚀沟数量仅次于黄土高原,耕地中的侵蚀沟有49.5万条,损毁耕地超过500万亩,相当于47万个足球场的面积。其中九成左右面积还在扩大,沟底仍在加深。因此,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迫在眉睫。

为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东北已形成多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包括以秸秆覆盖、少耕免耕为特点的吉林省“梨树模式”和以秸秆粉碎、深翻深埋为特点的黑龙江省“龙江模式”。

早在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现在,东北黑土地成为了一片研究的热土,国内的土壤科研力量聚焦这里。”高洪生介绍,黑龙江省农科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一直锚定黑土地保护利用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明确了黑土区土壤肥力质量降低原因,构建了黑土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黑土退化时空变化规律、机理及黑土保育技术模式。当前正借助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推进“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加快遥感技术与土壤科学融合,高效、精准地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

2022年7月10日,黑龙江省嫩江市,双三镇万亩良田长势喜人,黑土地上的农业作物郁郁葱葱

2021年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院挂牌,被认为是黑龙江省以科技创新支撑黑土保护的重大举措。“在此之前,黑龙江省农科院就已经专门和乌克兰、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黑土区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2022年,经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黑龙江省农科院为秘书长单位的国际黑土研究院正式启动,并成功举办了世界黑土保护利用高峰论坛,开启了黑土国际合作新篇章。”高洪生说。

2022年8月1日,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承办“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8月22日,为落实《科技支撑耕地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有关要求,“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协同管理实施工作会在黑龙江召开,形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科技支撑系统解决方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黑土地保护迈入法治新纪元

除了高强度地开发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盗挖、滥挖黑土,非法出售黑土等行为也是造成黑土地流失的另一个原因。因此,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不仅需要合理利用耕地,也需要法治规范。8月1日起,《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黑土地保护迈入崭新的法制轨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

在耕地保护方面,中国先后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耕地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在黑土地保护方面,几部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对黑土地保护进行了有益探索。

现在,《黑土地保护法》将黑土地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该保护法共38条,系统阐明了黑土地保护的对象、主体责任、投入保障、技术支持以及黑土地破坏的惩罚措施等内容,旨在保护富含有机质、适宜种植农作物的黑土,以稳定国内粮食产量。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科技学院院长李保国是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的创建者之一,曾多次参与讨论《黑土地保护法》起草和征求意见过程。他认为,《黑土地保护法》的逻辑起点是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农地农用、优地粮用是这部保护法的基本目的;政府主导、谁用谁保护是治理逻辑的主体;科技支撑是黑土地保护治理逻辑的核心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制定《黑土地保护法》,总结耕地保护实践经验,把利国惠民的黑土地特殊保护制度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不久前,联合国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当下,中国用世界上不到9%的耕地,生产了世界上25%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高洪生认为,作为全球首部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黑土地保护法》的实施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与责任,中国饭碗要自己牢牢端稳,也要为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提供最有利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