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凯星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现代食品生产工艺和水平的提升,使得食品的多元性特征更加明显,可以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不同食品的需求。同时,现行的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也通过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来提升食品的口感,但食品添加剂在给人们带来美味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而从此前发生的一些案例也可以看到,我国食品安全仍然存在很多的隐患,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对于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对食品添加剂加以严格限制,并通过一些新的检测技术手段对食品进行全面检测,找到不安全的食品,禁止其流入食品市场,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安全。本文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就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行研究,以为我国食品安全及相关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工作的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新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生活中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也是影响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这给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把食品安全作为生命线,确保食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食品的需求。而提升食品检测技术是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关注食品检测技术的建设情况,以了解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需求提供支持和帮助。
近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而国家也通过修改法律规定来切实提升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更好地约束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为,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中明确了企业的责任,推动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食品安全生产所涉及的环节繁多,包括生产、运输、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需要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要求也不尽相同。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在于销售环节的食品,这是由于这一环节其可能造成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对于前期的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均依赖于企业自身建立的监督管理机制,而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于不同环节的监督管理不足,由此忽视了前期的食品安全监管,所以使得现行的管理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状态。
食品安全知识对于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公众还是企业都需要全面掌握、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才能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宣传的针对性不足,使得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很多人甚至不了解相关知识的使用和鉴别等,对于食品的食用和使用的认识也不到位。很多人甚至食用过期的食品,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将食品放到冰箱里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还有一些人没有从正规渠道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而是关注微信或自媒体传播的文章或相关知识,在食品的搭配上也没有正确的认识,造成了很多食品问题没有办法避免。
1.3.1 农产品污染
农业生产活动是食品的主要来源,特别是人们长期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均来源于农产品,所以农产品的安全直接影响了整个食品安全链条。但是,随着现代化农产和规模农产的引入,传统的人工种植和管理方式无法适用于大面积的种植,所以只能使用新的机械生产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化肥、农药被使用,而且有时候为了增加产量还会超标准使用化肥、农药。在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快速的生产要求,还会引入一些新的农药或化肥,而这些新产品的污染很难评价。
除此以外,农村环境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引入了很多企业,这些企业到了农村以后,向农村的河道、土地中排放了大量的重金属物质。而且农村的养殖业快速发展也排放一些垃圾,这些均影响了农村农作物的生产。而且这种污染与其他的污染不同,其发生作用非常缓慢,在农作物中很难检测出相关的问题或是超标的元素,但是人长期食用,会影响其身体的机能,使得农作物的污染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1.3.2 畜禽水产养殖类食品污染
畜禽水产养殖类食物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过去人们散养模式下生产的这些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安全性很高,口感也很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这类食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大量的需求使得这类食品的生产呈现规模化发展特征,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依赖于饲料和食品添加物的引入。甚至一些不良的商家还直接使用激素类药物来增加产量。而这些药物对于人身体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一些致命性的疾病。有研究表明,激素类药物是造成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以往觉得安全的水产养殖现在也不安全,主要是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概率增加,造成了雨水中自带药物残留,使得养殖的水产品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其自身就含有一定比例的毒素。除此以外,工业和生活用水也排放到水体中,直接增加了水体的污染程度,增加了污染的可能性。
1.3.3 食品加工与流通环节不规范
食品加工和流通环节是食品从生产到餐桌之间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食品的生产加工,以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但是,企业在生产中可能存在设施保障不足、消毒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而且为了确保食品可以长时期的保存,还会使用一些防腐剂或是其他的化学物质。事实上,这些东西影响了食品的质量,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
基因技术是人类科技的重要进步,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转基因到底是安全的还是有害的没有定论,其安全性不可知。但是,转基因技术可以提升食品的产量,在这种利益的导向下,很多企业愿意引入转基因技术,甚至还加大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力度,误导消费者。当然,尽管国家有规定转基因食品要进行明确的标识,但是很多人在食用食品时,并不会关注这些内容。
从前述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食品运行的各个环节均可能产生污染,要食用安全的食品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技术的应用了解食品的安全性,并发现食品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切实解决食品污染问题。而食品生物检测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就是食品安全评价的重要技术,通过引入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发现食品污染情况,并进行相关的防范。
食品的安全层级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剔除食品中的有毒物品,食品中的有毒物主要包括食品自身的有毒物、人工合成的毒性物质。这类物质存在食品中会增加发生疾病的可能性,最常见的就是肠胃类的疾病。除此以外,还会引发直接的中毒症状。现代检测技术中主要应用色谱法和层析法对这两类有毒物质进行分析,而且分析的结果相对比较准确,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食品毒素的检测要求,而且检测的成本不高,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
农药残留的检测是农产品检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现行检测主要是使用色谱仪。相对来说,这种检测方法速度快、检测结果比较准确。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在于需要在专业的检测环境下进行,所以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机物相较于其他的污染物来说,其对于人体的伤害更小一些,主要是看食品中的有机物是否达标。但是,在检测时,也会发现有些有机物中存在一定的污染物质,甚至有些有机物中还含有对人体有伤害的有毒物质。现行检测技术主要运用痕量和超痕量检测技术开展。
在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内容,增加更多细节的内容和条件,确保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开展。一方面,增加食品安全检测环节的具体规定,明确食品生产、流通、加工、保存等多个环境的检测要求。特别要明确每一个岗位工作人员的操作要求、检测责任和检测信息公示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各个环节的检测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增加关于生产者、加工方、流通环节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和义务,特别要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其需要严格按照检测的时间、频次开展检测工作。并如实记录每一次检测的结果和变化情况,形成科学的分析报告,每次都对食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在分析中要对食品的来源、加工过程、加工活动、可能污染源等进行具体的说明,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检测都源头清晰、检测结果客观。
一是要注重引入国际先进的检测技术。要注重与欧盟等国家的合作和交流,了解世界最新的检测技术,通过引入一些专业的检测设备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引入科学的检测设备满足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中常发现的一些污染物的检测。
二是企业要注重自我创新。要注重颜色、物理检测、化学检测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一些简便的检测方法,特别要注重满足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求,不断降低检测设备的成本。
一方面,政府要发挥食品安全的宣传引导作用。在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宣传活动中增加关于食品安全的宣传内容。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和不同的季节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开展知识竞赛、食品安全展播、文艺节目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政府的微信平台,或是与一些自媒体合作,形成良好的宣传态势,切实满足宣传的需求,强化宣传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注重形成全民参与的宣传机制。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由教育部门从教材编写、活动开展、学校主题宣讲、学生理论知识教学、食品安全实践等方面开展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儿童食品安全理念提升的要求。要切实发挥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深入到社区和群众中去,通过宣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等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