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培,刘世亮,李 慧 ,李 芳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时期的精耕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人们已经掌握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和防旱保墒技巧,并在田间管理和耕种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农谚”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包含祖辈父辈对土地土壤的爱惜、对庄稼的守护,包含农事种植的经验和教训。它源自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发展,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在《孟子》《国语》《管子》和《韩非子》等著作中均能够找到农谚的存在。而这些经验和教训就像“父辈的旗帜”,在科学技术手段不发达的过去,对促进农业生产丰产丰收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被最经济、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成为后人从事农事生产劳动的“宪章”,甚至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的力量,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农科大学生无疑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后备军,决定着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决定着我国农业在国际农业科技竞赛中的核心竞争力。土壤学是很重要的一门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农科专业大学生受长期以来轻农意识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导致大部分农科大学生还是对自己所学农学类专业有偏见,学习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实际授课中仍存在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到位,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融入思政教学,创新探索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法。经过笔者所在教学组相关教学经验研究和实践发现,农谚融入土壤学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农谚的句法结构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其表达内容和修辞方法也千变万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提炼总结,充分用活了比喻、拟人、婉曲、叠字、铺张、对比、省略借代等修辞手法,朗朗上口,形象生动,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祖辈口耳相传的经典农业谚语,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能等到父辈祖辈们走了,格言自动归仓。因此,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借助谚语是对悠久农耕文明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也可以作为传承文化自信的载体,也是农科大学生开展专业思政课程建设的有效载体。
因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土壤学授课过程中创新性总结出了“农谚”融入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通过各个章节引用经典农谚,解析其蕴含的土壤学原理,农谚的活用及收集,相关农业文化的讲解,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空间,线上线下农谚总结考核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土壤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土壤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土壤科学素养,培养农科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堂教学梳理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引用及解读“农谚”在土壤重点难点章节及知识点实践应用。在授课开端绪论部分,激发学生的学农爱农、学农兴农的意识,我国自古以农为本,“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土壤学经典内容主要包括土壤物质组成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等,土壤性质与过程包括土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在以上教学环节第一步是土壤学相关农谚收集,农谚的收集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农技人员等一线人员,土壤等农科课程教学的资深教师,并查阅文献收集;第二步将收集的农谚按照不同的章节内容进行分类,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筛选出与土壤教学紧密、较为优质的农谚,将一些不登大雅之堂或封建文化糟粕痕迹明显的去除。在备课过程中,将各个知识点对应的农谚,登记在课堂随身教案中。
土壤物质组成部分,土壤有机质仅占土壤总量的一小部分,但有机质是土壤主要的物质组成,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机质在土壤肥力方面农谚较多,如“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七十二行农为首,百亩之田肥当先”。化肥是现代工农业的产物,而在传统农业时期,只有有机肥,主要的是畜禽粪便等,农民对粪肥有很深的理解,“种地不上粪,好比瞎胡混”,“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一年牛粪三年猛”“粪是庄稼宝,没粪长不好,伏天能积三圈粪,明年麦子打满囤。古代劳动人民并不知道有机质的定义,他们口耳相传的肥和粪,是提升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确保实现粮食丰收的关键因素。在讲到提升有机质时,学生们能充分理解,为什么现在单施化肥缺少有机肥的施用,会增加环境风险,也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水是土壤中的液相组成部分。关于土壤水,经典的谚语有“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前提条件中强调了水比肥更加重要。“锄头下有水,锄头下有活火”,进一步巩固毛管水的含义,通过这一谚语,让学生们对土壤水分类型划分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文字概念,形象生动地解析“毛管水”,这句谚语后半句是对土壤热容量变化原理的认识,就自然过渡到土壤热量的知识。土壤热量也是主要的肥力因素之一,通过锄地,降低表层土壤的热容量,促进表层土壤增温,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所以说“锄头下有火”。“早穿皮袄晚批纱,围着火炉吃西瓜”“麦子要长好,冬灌少不了”“冬无雨,把地浇,湿冻冻不死,干冻冻死了”等通俗易懂的谚语,让人过目不忘,显著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钦佩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受悠久农业文明。
我国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严重,平均务农年龄50~60岁,现在的大学生甚至其父母,均缺乏农业劳动的经验,对于区分黏土、壤土和沙土的概念及其生产利用特性缺乏实践认识,对于这一重要知识点学生们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过程中,先以谚语“买牛买个抓地虎,种地要种两化(合)土”作为引子,让同学们认识传统牛耕技术,传统农耕文明的画卷徐徐展开。最佳的土壤质地类型为“两合土”,那么,什么是两合土呢,提出疑问,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两合土”百姓俗语又称“两化土”就是黏土和沙土兼备,概括起来就是壤土。接着让同学们根据前面学的黏粒和沙粒的概念,回忆黏土和沙土有什么优缺点,从物理化学特点列举。“黏土是冷土,沙土是暖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土壤质地对土壤热量的影响,对前期学习的土壤热量知识进行复习,做到融会贯通。通过谚语“沙地里看苗,淤地里吃饭”进一步启发对比沙土和黏土在生产实践中的差异特点。最后,针对不同质地土壤,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种植业结构,都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告诉大家“沙地花生黏土麦”“田里沙,种西瓜”“瓜地铺石沙,一棵结七八”。这样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谚语串联起来,结合线下视频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学生就把土壤质地类型、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应用改良知识记牢。
土壤耕性与耕作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耕地是农事操作最为关键的一环,这方面的谚语也很多。耕作强度上有“累坏牲口累不坏犁”“耕地深一寸,顶上一层粪”“人要衣裳马要鞍,土地深耕才增产”“养儿最好亲生,种地最好深耕”;对于耕作时机及质量要求上有“耕后灌垡,枉把力下”“坷拉耙不破,麦子受折磨”“种地不种细,净是胡扯皮”“耕得细,耱得光,既抗旱,又保墒”,详细描述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先进之处。在解读谚语前,先启发同学们去思考谚语的含义,再补充解读,不仅增加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带动课堂气氛,还让大家铭记淳朴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土壤胶体溶液化学部分是土壤学的难点,需要扎实的化学基础,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化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学难度更大。使用谚语教学法,可以让不同基础的同学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土壤胶体部分知识点“离子饱和度”的概念,如果生搬硬套地只讲化学的原理,无疑很难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过后也容易遗忘,谚语“施肥一大片不如施肥一条线,施肥一条线不如施肥一个蛋”,让学生通过集中施肥的原理与实践,轻松掌握该知识点,增强记忆,也便于日后复习,且在以后的生产中也能活学活用。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因此土壤溶液化学部分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包括盐碱地土壤的概念、特性及生产改良等。“好地难得淤沙,碱地难得坷拉”,根据土壤质地的学习容易理解“好地难得淤沙”“碱地为什么没有坷拉”,提出此疑问,先启发同学们思考,或提问,让学生大胆想象,尤其是后半句启发“盐碱地什么离子多”,结合交换阳离子的水合半径大小的规律,会对土壤团粒结构有什么样的影响,通过类似的教学实践,同学们都有一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盐碱地的身苗,稀稀拉拉”等,结合我国气候特点,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盐碱地季节特点和生产力低下的现状,“碱地压沙土,保苗不用补”“碱地施层沙,强似把肥加”“盐碱地勤中耕,才有年年好收成”,从谚语可知祖辈对盐碱地的改良有丰富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很多农谚背后的技术仍在应用,并是领先在国际的土壤改良技术和方法。随后根据最新的研究,补充最新的改良技术和科研成果,启发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升华。
另外在其他章节,如水土保持这一部分,相关谚语“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水土不下山,粮食定增产”“水土不下坡,谷子打得多”等,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大政方针等,农谚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维和理念,宏观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叙事系统,贯穿着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终极关怀。
课后土壤学相关“农谚”的收集整理及线上线下考核。要想使“农谚”融入式教学法在农科相关教学中起到显著效果,课后作业及线上学如借助“学习通”等复习环节必不可少。因为那些风趣幽默的、朗朗上口的农谚俗语虽然容易记忆,仅在课堂上一次讲授,在活跃课堂气氛上效果突出,但很难通过一次授课或短暂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形成稳固的长久记忆,并进一步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加以利用。我国地域广博,农业历史悠久,土壤类型多样,文化差异较大,除老师课堂教学外使用的谚语,区域性农谚还有很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农谚,具有科技含量,农业谚语的内容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人们不断发现,不断积累,农业谚语才能不断发展。因此还需要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多渠道,如网络及文献等查阅补充其他相关的农谚,强化理解和应用。并在线上用选择题或判断题,这些比较轻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熟悉农谚,记住专业的土壤学知识点和土壤学原理。另外,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环节,增加经典农谚在土壤学原理解释方面的试题,可以提高学生土壤学复习考试中的效率和考核成绩,对农科大学生积极投身从事农业科技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潜移默化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仅有系统的顶层设计是不够的,他需要全员参与,在实践中创建符合学科特点的多维度融合平台和融合方法。在土壤学教学中,谚语是最生动的思政教材,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专业知识,是滋养莘莘学子成长的精神养料。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唱”,而是师生间的“合唱”。大学教师应在知识信息传递上保证与学生“共情共鸣”,努力培养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和节奏感。农谚融入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都有积极的帮助。未来计划进一步丰富农谚融入式教学法,以期为其他涉农专业课程教学提供相关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