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关根近子
曾任日本资生堂执行常务董事,是资生堂第一位女性执行常务董事。
本书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每一个令她感到挫折却又因此充满勇气的职场故事。无论读者是想要历练、强化待客技巧,或是工作不顺遂、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回报,或是迷茫于家庭与工作失衡,或是面临外调,或是迷失在销售数字,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
《因诚而美:在资生堂学会的女性职场工作法》[日]关根近子 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22.3/48.00元
“你是想把化妆品卖出去的吧?”记得大约是在35年前,也就是我进入公司的第6个年头,还在山形县做BC(业务顾问)时,有位前辈问了我这个问题。当时我刚从化妆品卖场被调到大型超市,在为活动设立的“促销小组”中工作。
我们的场地就在卖鞋区旁边,是一间专门为活动临时腾出来的店铺,和大家想象中的百货大楼或是商场中所谓的化妆品卖场并不一样。这里几乎没有顾客是为了购买化妆品而来,而我的工作就是上前和这些来买食品、生活用品的顾客交谈,向她们推销化妆品。
这些顾客基本上脑子里都是晚餐的菜单、要添置的日用品,所以即使我们跟她们说“这是今年春天口红的新色号”“您可以考虑试试看”,也大多会被无视。有些时候她们甚至会毫不掩饰地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也有顾客会埋怨说“太烦人了”。
“我的工作是不是真的招人烦呢?”
在此之前,即便被前辈斥责,无数次地被顾客拒绝,我也没有对这份工作心生厌恶。但是这次,我第一次有了想要辞职的念头。
比起卖不出去商品,更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客人无休止的无视和拒绝。
在旁人看来,我的烦恼可以说是写在了脸上,前辈看不下去才来关心我,也就有了开头的那个问题。
作为一名BC,销售化妆品是基本工作。
不仅仅是BC,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如此,如果商品或服务无法推销出去,工作也就无法继续。
东西卖不出去,公司自然无法赢利,进而就会走向破产和倒闭。对销售人员来说,业绩上不去就无法获得上司的赏识,加薪更是难上加难。在职场当中,这应该是让人很没面子的事吧。
所以,想尽可能地把商品推销出去,想要提高业绩,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然而,一旦先有了想要把商品卖出去的念头,业绩就总是中了魔咒般止步不前。当时的我就是这种情况。
在前辈与我谈心之前,这种状态就一直持续着。
当时的我恍然大悟:我只顾着把商品卖出去,一心想着能有人来买。换句话说,就是卖我自己想卖的东西。
干销售这一行的人,肯定都有销售定额和销售目标,也一定会想要把自己觉得不错的产品卖出去。我也是如此。
当时每个BC都有定量的销售任务,特别是为提升销售量而推出的卖出促销商品的任务。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我真是废寝忘食。
结果是只换来客人的冷眼相待。
如果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一切也就不难理解了。
举个例子,在你挑选西服时突然有店员围上来,完全不顾你的感受就开始推荐其他东西,肯定会让你觉得厌烦吧。
店员将“想卖东西”“想让你买”的想法表达出来,无异于“强行推销”。当顾客有了这样的感受,自然就不会想在这里买东西了。
此外,对顾客来说,听到“这是我们的新品,您可以试一试”的推荐,如果不合心意便不会想要了解,“强行推销”也会引起顾客的反感。
退一步来说,假若顾客在店员的“强行推销”下最终购买了商品,也会一直带着“这是被迫买的”“这次真是吃亏了”“要是当时不买就好了”等负面情绪,以后也不会再来店里消费。
所以,无视客户心理需求的强买强卖,或许会带来短暂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未必会换来好的结果。
同样是向客户推销商品,如果客户感受到的是“强迫”而非“真心推荐”,那么增加客源便是句空话,更别说培养回头客了。
“你是想把化妆品卖出去的吧?”
前辈当时的这句话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让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而只是在“为销售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