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2022-09-21 12:19夏春胜
唯实 2022年9期
关键词:粮食

夏春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牢牢端稳了14亿人的饭碗。2022年7月8日,江苏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省委书记吴政隆主持学习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国家粮食安全继续做出江苏贡献。

一、充分认识我国粮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全球1/4的粮食,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总产量超6.8亿吨,是1949年1.1亿吨的6倍以上。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约是解放初期的4.6倍;稻谷和小麦的单产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50%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超过了400公斤的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标准线。

谷物供应基本自给。2021年,谷物产量超6.3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1996年的4.5亿吨增加了1.8亿吨。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进口的粮食总量中,大豆占比较高,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到5%。

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约9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全国粮食物流总量每年6亿吨左右,其中有近一半为跨省流量,粮食区域间调配能力显著增强,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原粮散粮运输、成品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稳步提升。

应急体系逐步健全。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应急供应网点遍布城乡街道社区,在应对地震、雨雪冰冻、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防线,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稳定。

吃饭问题有效解决。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低收入群体粮食、谷物类食物摄入量稳定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吃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人每天平均摄入能量2172千卡、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历次全国营养与健康监测结果也表明,我国居民营养不足与体格发育问题持续改善。

二、清醒认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粮食连续18年丰产丰收的局面来之不易,这是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攀升、疫情冲击等诸多挑战的形势下取得的。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问题并非“高枕无忧”,而是“稳中有忧”,新老矛盾问题叠加、近忧远虑交织错杂、挑战更加复杂多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刚性需求逐年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每年1000多万农民进城成为市民,他们从粮食生产者转变为直接消费者。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虽然直接口粮消费略有减少,但通过谷物转化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消费逐年增长,间接导致了粮食需求量呈持续增长势头。

资源约束日益趋紧。2021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十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补充耕地占比增加,19.2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比较大,地力下降较重,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依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实现增产的空间十分有限。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与水土资源区域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承载压力加大。

生产区域过于集中。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21年粮食总产量为10720.5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78.5%。北方7个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生产了6831.18亿斤,占全国的一半,但是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的19%。每年从北方运走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从北方带到南方的虚拟水达到500亿—600亿立方米,粮食保障的系统性风险由相对分散变得更加集中,加剧了国内粮食安全的隐忧。

品种结构矛盾突出。粮食消费趋势转变加剧了粮食品种供需矛盾。我国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作物消费为主。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供给充裕;玉米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供求由阶段性过剩转为偏紧态势,要保持90%以上的自给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大豆产需缺口持续扩大,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80%,进口量接近2000亿斤规模,安全隐忧不容忽视。

“两个积极性”不高。我国粮食连续多年丰收,让不少人误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已过关。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地方政府重农抓粮意识松懈,就会产生调减粮食面积的冲动;如果农民种粮效益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耕地“非粮化”甚至“非农化”。

进口贸易风险增加。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本已使全球粮食供给市场深受冲击,破坏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又进一步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中美经贸关系持续恶化也同样抬高了粮食进口成本。这些都导致我国粮食海外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损耗浪费数量惊人。据研究估算,我国每年在生产、仓储(含农户储粮和城镇家庭储粮)、运输、加工(含深加工、饲料、工业用粮加工等)、餐饮及家庭消费等诸多环节,造成损耗浪费合计达1亿—1.3亿吨,是目前全国粮食产量的15%—20%。另据专家测算,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折成粮食约达6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

三、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江苏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农业现代化水平特别是粮食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食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上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约束,粮食产量难以持续增长,而粮食消费则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刚性增长,保障粮食安全任务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粮食工作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水平。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指示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粮食安全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指挥棒”作用,压细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落地。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考核、终身追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期间建设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努力实现1000亿斤左右粮食综合产能;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通过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改良,加快提升沿海滩涂补充耕地的质量,有效保障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江苏科技创新实力较强和种子资源大省优势,加强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推动粮食生产从高产向优质高产并重转变。提升粮食储运科技水平,攻关粮食储藏保鲜保质、虫霉防治和减损降耗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争抢农时、提高复种指数、抗旱排涝、节粮减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深化粮食储备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地方储备运营业务与企业商业经营实行分离”的要求,稳步推进省市县储备体制机制改革,支持组建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通过专企管理、专库存储、专人保管、专账核算,有效防范储备粮运营风险,确保政府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提升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健全完善上下协同、区域协同、全链协同保障机制。落实一批应急储运企业、加工企业、配送中心、供应网点,加快建立区域性应急保障中心。建强“物流公司+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社区终端配送队伍,确保应急状态下粮油产品及时配送到户。强化市场监测引导,防范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优化应急保供管理,确保需要时能拿得出、调得动、用得上。

加强仓储物流设施建设。认真组织粮食仓储设施整市推进和一般性项目建设,优先保障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增强东陇海线、淮河出海线、沿长江、沿海、沿京杭运河线、沿连申内河线“三横三纵”粮食物流通道能力,加快粮食物流节点建设。支持新建仓房配套绿色作业装备和高效环保型设施,优化“四合一”储粮技术应用,满足“优粮优储”需求。

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聚力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培育高品质“苏”字品牌,建设高标准油脂加工和粮机制造“两大基地”,提升高水平粮食产业园、粮食物流园和粮食科技文创园“三大园区”。加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深入开展节粮减损行动。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和江苏《关于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意见》,在执法层面遏制粮食浪费行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加快完成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加强节粮减损技术改造,推广粮油适度加工技术成果,减少粮食损失损耗。深入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逐步将“敬惜粮食”固化为全社会的集体自觉行为。

猜你喜欢
粮食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第二队有多少人迷路?
思维推理
浪费粮食,德国一代甚过一代
农民收粮不再要证
谜语
珍惜粮食
把粮食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