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驰 王瑞萍
缺血型脑卒中被统称为脑梗死,疾病主要类型包括脑血栓、脑栓塞和脑腔隙性梗死等,患者因为脑部血液循环异常无法为脑组织供应足够氧气和血液,导致局部发生坏死而引发疾病,中老年群体为疾病高危人群[1]。现阶段,脑梗死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疾病类型,其发生突然且后期进展较快,发病患者脑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引发运动、肢体功能、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即使急救成功后,有较大几率发生不同程度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降低其生命质量,鉴于此,提升脑梗死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是保证治疗效果及良好预后的关键[2]。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案研究不断深入,现阶段药物保守治疗方案得到广泛的认可及运用,且其治疗优势得到肯定。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药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发挥清热和镇痛的效果。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类药物,其药物效果和阿司匹林较为相近,均可实现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临床实践结果证实,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强化用药效果,特别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表现优异。鉴于此,本次研究将78 例于本院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4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 例。对照组女15 例,男24 例;年龄48~75 岁,平均年龄(61.18±2.41)岁;发病到就诊时间3~10 h,平均发病到就诊时间(6.12±1.03)h。观察组女17 例,男22 例;年龄47~77 岁,平均年龄(61.39±2.30)岁;发病到就诊时间3~11 h,平均发病到就诊时间(6.30±1.15)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告知患者家属研究流程并签署同意文件后开展本研究。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综合检查后依据2018 年版本《中国急性缺血性脑组织诊治指南》确诊为脑梗死,并经磁共振成像(MRI)、CT 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证实为轻度脑梗死;发病时间≤24 h;入院时未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病史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近期内接受脑部手术治疗患者;脑干梗死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病变或者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出血性疾病或是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是内分泌疾病患者;对本次选择药物过敏或是不耐受患者;发病前存在精神疾病患者;无法遵照医嘱用药患者;智力及语言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必要检查,明确疾病情况后接受常规基础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慢性病,保持颅内压稳定,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
1.3.1 对照组 使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片)治疗,建议饭后口服,q.d.,1 片/次。
1.3.2 观察组 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0,规格:75 mg×7 片/盒]治疗。阿司匹林用法和剂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氯吡格雷口服,q.d.,1 片/次。
两组均持续用药21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1.4.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NIHSS 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维度包括意识程度、配合指令程度和视野缺损等,最高分值为42 分,≤15 分为轻度缺损,16~30 分为中度缺损,>30 分为重度缺损,评分越低,提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
1.4.2 临床疗效 依据患者NIHSS 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 评分降低≥90%,肢体功能、感觉、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NIHSS 评分降低45%~89%,肢体功能、感觉、语言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肢体功能、感觉、语言功能障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肠胃肠道反应(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恶心呕吐)、黑便、皮疹。1.4.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用ADL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行走能力、上下楼梯能力、梳洗、衣物整理、独立进食等,最高分值为100 分,分值越低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
1.4.5 生活质量 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主要项目包括社会能力、情绪情况、疼痛程度、身体功能和活力等,单项评分均以百分制计算,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理想[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2.4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5 两组治疗后NHP 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社会能力、情绪情况、疼痛程度、身体功能和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后NHP 评分比较(,分)
表6 两组治疗后NHP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中危险度较高的疾病类型,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使得大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液粘稠度显著增加,因此极易发生血管狭窄,无法确保血液正常流通,此类型疾病的发生几率也随之提高[4]。临床实践结果汇总发现,大脑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属于梗死的高发位置,且疾病多因为患者情绪激动或是剧烈运动后发生,发病患者血压波动较为明显。相关研究结果证实[5],疾病诱发机制较为复杂,关键诱发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栓塞后会导致血管逐步变窄,血液会因为血小板过度凝集导致循环障碍,因此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诱发病变。缺血和缺氧状态下患者可能突然发生昏迷,生成大量自由基,进而脑细胞会发生坏死,导致脑神经功能受损[6]。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破坏脑功能,引发运动、语言、意识功能障碍,导致残疾,严重影响患者意识反应和活动能力。
目前临床针对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和药物两种。手术具有较大创伤,加之发病患者中中老年群体占比较高,手术耐受度差,且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不理想,极易影响预后情况[7]。鉴于此,对于轻度及中度脑梗死通常会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利用药物恢复脑梗死血液正常供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尽量缓解或阻断疾病病理发展。在临床治疗中常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在疾病发作早期以及急性发作期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液高凝状态,缓解局部组织坏死情况。
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药物,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是脑梗死治疗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疾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环氧化酶作用进行抑制,将血栓素A2的分泌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以改善患者脑部供血异常情况[8]。同时通过抑制血小板生成,从而缓解血栓堵塞,确切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同时具有良好的镇痛解热和抗血栓作用,但是容易诱发肠胃道反应,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且临床显示,部分患者用药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药物对受损的上皮血小板无法发挥确切作用[9]。另外因为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合并基础慢性病几率较高,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会大大增加疾病治疗难度。氯吡格雷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类药物,作用机制为可结合血小板和二磷酸腺苷,从而抑制糖蛋白复合物活力能力,且此种抑制作用不能逆转,同时还能够结合血小板受体,从而抑制其聚集,可稳定动脉斑块,显著降低血液粘稠度。氯吡格雷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多种类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中[10]。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证实,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可实现药物协同作用,一方面能够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效果,降低血栓发生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上皮血小板损伤修复,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证实: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IHSS 评分(15.05±2.23)分低于对照组的(18.45±3.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在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上效果更加理想,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阿司匹林使用后能够对血管中的环氧化酶发挥直接作用,降低其活性,同时还可以发挥自身活性位点阻断作用,并结合花生四烯酸,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效抗血栓形成,避免疾病进展[11]。加用氯吡格雷在强化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外,还能有效抑制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另外还能够不可逆转地抑制糖蛋白复合物的生成,确切调节血流量及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脑部供氧情况。联合用药对于改善脑部缺氧和缺血更为理想,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预后有利[1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阿司匹林进入人体后1 h 左右即能够发挥作用,实现抗血栓效果,但是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为常见,最为常见的是肠胃反应,会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甚至影响总体治疗效果。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相比,药物安全性更优,联合用药过程中,药物毒副作用能够互相抵消,可提升用药安全性,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13]。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药物长期使用极易影响患者肝肾功能,因此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剂量用药。用药阶段内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停止用药,避免造成严重影响[14]。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两组ADL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ADL 评分(78.05±5.23)分高于对照组的(70.63±5.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能力、情绪情况、疼痛程度、身体功能和活力评分分别为(86.32±3.55)、(88.42±3.16)、(90.03±2.35)、(87.26±3.14)、(86.43±3.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81±3.27)、(85.87±3.09)、(88.39±2.41)、(85.12±2.88)、(84.69±2.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实,阿司匹林的使用能够对凝血酶A2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控制血小板的聚集,进而降低血小板内产生前列腺素H2,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另外,药物还具有镇痛消炎、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能够加强药物作用,对疾病控制和预后情况具有积极效果[15]。且联合用药能够改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的障碍,降低残疾率,尽量恢复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其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大意义[16-20]。另外,患者能够回归到正常生活,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帮助,可避免疾病引发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且用药方案安全性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