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明 汪洁琼
ZHANG Ming WANG Jieqio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092 )
简述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一书的总体构架、主要内容,回顾了本学科自1952年始建以来,在学科发展、教育思想、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学科发展和教育思想为出发点,厘清其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三位一体”为基本框架,以理想人居环境的保护创造、国际景观学科发展助力为目标,以“现代性转变与创新”为核心思想的学科发展脉络。重点围绕厘清学科发展方向与重要研究成果,从风景园林史学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研究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等14个方面介绍了同济风景园林教师们多年来的研究积累,涵盖诸多内容。最后,分两个阶段简要介绍了本学科教师重要工程实践与社会服务,充分体现了同济风景园林在国内本学科思想、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领域皆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风景园林;同济大学;学科发展;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景观实践
2022年,壬寅虎年,恰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也迎来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以下简称同济风景园林)发展的70周年。70年来,同济风景园林学科结构与规模日益壮大并日趋完整。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举全系师生之力梳理完成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以下简称《学科史》)的编撰工作。《学科史》分正文与附录两个部分,近30万字,详细回顾了本学科自1952年始建以来,在学科发展、教育思想、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历程。
正文部分由学科发展和教育思想、学科发展方向与重要研究成果、教师重要工程实践与社会服务三个篇章组成。附录部分则汇总了代表性人物、学科建制与机构、历年毕业生名录、历年硕博研究生论文名录、大事年表等5项内容。《学科史》的梳理与编撰是同济风景园林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工作,深入总结老一辈先驱标志性、思想性创新实践的深远影响,继承和发扬同济风景园林学科70年来“严谨务实”的风格、“缜思畅想”的精神以及“博采众长”的情怀。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通过系统总结同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和思想史,既挖掘了精神动能,汲取智慧力量,更激励后辈坚守初心,传承创新,续写新的辉煌。
同济大学是中国建筑规划类院校最早创办风景园林类学科和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始终走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前列,为其在国际前沿推进和传播中国风景文化、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景观产业的蓬勃发展,皆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时间脉络看,学科发展历史可总结为5个阶段:学科渊源(1952年以前)、创立起步(1952 - 1978年)、早期探索(1979 - 1992年)、经受磨砺(1993 - 2010年)和成长壮大的风景园林一级学科(2011 - 2022年)。2005年获得独立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中,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获评A-。
作为一门以研究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为核心的学科,同济风景园林始终围绕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与美丽乡村规划、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设计的国家需求,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从无到有、发展繁荣、现代学科体系发展作出了公认的开拓性贡献,为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工学)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中国传统园林价值传承的基础上,向下深耕、向上突破,2021年底完成学科团队全方位架构,从原有4个学科组发展壮大成为6个学科组,覆盖6个二级方向,现有专职教师30人,由9位责任教授领衔6个学科团队,包括“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景观与园林设计”“数字景观与工程技术”“植物与应用”“国家公园与健康景观”。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三位一体”为基本框架,以保护创造理想人居环境、建设具有中国核心价值、放眼全球、引领未来的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遵循“现代性转变与创新”的核心思想,逐步从“三位一体”走向多学科跨界融通。
从园林走向“三位一体”的风景园林的学科思想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冯纪忠先生的带领下,到1960年创办中国首个城市绿化专门化专业,1979年,同济大学首届风景园林专业(1980年正式定名为风景园林专业)招生,开创了“与古为新”现代园林方向。冯先生提出的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思想较早地认识到三个学科的共性与差异性,在专业教育上进行有序分化,学科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奠定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思想的基本框架。
从传统的感性走向与现代科学技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学科思想,强调在转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说园》等一系列论著为代表,“熔哲、文、美术于一炉”的一代园林宗师陈从周先生(图1左),学术上跨界文学历史与建筑园林,贯通理论与实践,尤其在中国园林领域完成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自成一体成就卓然。以20年的连续研究,冯纪忠先生(图1右)揭示出中国园林两千年来形成的“形、情、理、神、意”感性规律;强调空间的主观之“形”和客观之“理”,始终坚持“主客观的辩证统一”。在冯纪忠、李德华、李铮生、丁文魁等先生的带领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组景刍议》《风景开拓议》《风景名胜研究》《风景科学导论》(图2)等研究与实践,开创了“风景科学”和风景名胜区遗产保护理论体系。刘滨谊开展了系列风景分析评价与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创了应用遥感、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进行风景信息获取、美感量化评价的新领域,为本学科数字景观、景观循证设计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图1 陈从周先生(左)与冯纪忠先生(右)Fig.1 Professor Chen Congzhou (left) and Professor Feng Jizhong (right)
图2 《风景科学导论》专著封面Fig.2 Book cover of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Science
从风景园林学走向产学研结合景观学(Landscape Studies)的学科思想,源于1990年风景科学研究所的成立,再到1996年创立风景科学与旅游系。虽经受10年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被取消的波折,但伴随国家发展、社会需求与项目实践所呈现出的爆发式的增长,与城乡规划、建筑学、地理学、旅游管理等,组成多学科交叉师资团队,实践方面在城市绿地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科研方面,主持完成了风景园林界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艰难波折中摸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教学方面,刘滨谊教授创立了风景园林三元论的理论核心[1];2006年,获批景观学本科专业,原风景与旅游系更名为景观学系,产学研结合的“景观学”的发展方向已然显现。
从“三位一体”走向多学科跨界融通的学科思想,源于新工科背景下的变革,金云峰[2]提出了建立高水平高层次的校企共建平台而形成“大工程观”教学理念。韩锋教授、董楠楠副教授等积极开展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美国)、波鸿鲁尔大学(德国)、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德国)、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谢菲尔德大学(英国)等国际知名高校的长期合作,建立了双学位、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多样机制。刘滨谊教授深刻总结了中国风景园林在人居环境科学中的作用意义,建立了“三轴六向”的学科发展体系[3](图3)。在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内,同济大学风景园林提出积极面向服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服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策略实施,建立友好和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围绕智慧景观与生态绿色发展这一学科核心,推进1+3+X学科生态系统建设的思想,协同交叉、创新突破,挖掘学科包容性与整合力,外延突破、主动出击,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逐步建设成为融通型一流学科。
图3 风景园林学学科三轴六向八象限全域理论与应用拓展体系[3]Fig.3 Three axes, six directions and eight quadrants full doma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expansion syste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3]
研究涵盖5个方向:(1)园林史形式分析,探讨园林史“形式分析”研究的概念、方法及类型,分析时间形态论与图解研究产生的背景、研究视角、研究意义及其局限性等;(2)园林史情境分析,从社会情境分析与观念情境角度,归纳各类研究视角、主要代表作品、关键研究学者,探讨其关注点及影响意义[4];(3)风景园林史变革与研究新视野,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中西方园林史学的研究成果,在编年体通史、研究深度、研究方法、园林观念、多样专题等方面皆有创新[5];(4)风景园林史历史性空间研究,归纳总结园林轴线空间形态与功能、轴线空间与建筑关系、视线与围合边界的关系、造园要素处理等方面的演变;(5)中日园林比较以及比较视野下的造园意匠研究,以借景为核心,开展了涵盖园林史、造园意匠、文献等方面的中日比较的研究,并扩展为园林与环境的关联性等传统园林造园意匠的研究[6]。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体系的研究从冯纪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发展至今,发展出若干规划设计分支的研究体系:(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三元论,以刘滨谊教授1999年出版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图4)一书为标志,风景园林三元论初具雏形,并得到了积累、扩展、验证[1];(2)创立人居环境三元论研究体系,以《人居环境学研究方法论与应用》(刘滨谊著)为代表;(3)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体系,以教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刘颂、刘滨谊、温全平著)(图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李铮生、金云峰著)为代表(图6);(4)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体系,以《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吴伟著)为代表;(5)生态规划设计体系,以教材《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著)(图7)、《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骆天庆、王敏、戴代新著)等为代表。
图4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专著封面Fig.4 Book cover of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图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材封面Fig.5 Book cover of Urban Greenland System Planning
图6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教材封面Fig.6 Book cover of Urban Garden and Greenland Planning Principles
图7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教材封面Fig.7 Book cover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Principles
研究包括5个方向:(1)城乡绿地规划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各类城乡绿地规划设计的标准、规划建设指南、实践执行体系等,多位教师参与《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城市绿地和绿化的低碳化建设规划指南》等的编制工作;(2)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以及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城乡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绿地的空间布局模式与规划策略等[7],聚焦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探讨[8]、绿地系统布局多情景优化模拟、城乡绿地系统的时空演化的发展规律与内在秩序等;(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子系统研究,重点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的系统框架、编制目标、基本原则、规划要点等;(4)市域绿地资源评价、类型管控与规划传导,重点研究城乡绿地资源的类型与组成[9],绿地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绿地系统规划在功能、层次、时序上的传导要点,传导方式及多规合一体系;(5)公园城市思想与实践,研究公园城市理念的思想内涵、实践途径与方式[10]。
研究涵盖5个方向:(1)风景科学研究,以《风景科学导论》(丁文魁著)(图2)为标志,构建了风景科学的体系,对风景资源调查与分析、风景区规划做了系统总结;(2)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风景区详规要素控制方法、风景名胜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世界自然遗产地等[11];(3)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持续凝练中国风景遗产价值,探索中国风景遗产保护理论,深化中国风景遗产保护示范实践,长期深度参与国际文化景观保护[12];(4)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全面推进以世界遗产OUV的展示、解说、传播和体验为核心的可持续旅游;(5)数字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运用新型测绘技术、虚拟及增强现实技术,开展数字化保护技术探索[13],涉及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评估、档案记录、信息管理、遗产阐释与解说、保护与修复等核心专题。
研究涵盖3个方向:(1)园林植物教学研究,1979 - 1992年凭借几代教师的潜心工作,前辈教师的课程讲义《园林植物学》(图8-a)、《绿化设计原理》(图8-b)、《种植设计》(图8-c)、《植被与生态》(讲义遗失)突显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植物教学特色。1999年《园林植物学》讲义脱稿孵出(图8-d),2006年“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园林植物与应用》(李文敏著)正式出版(图8-e),结束了风景园林(工科)本科植物教学有课程无教材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持续进行面向规划设计专业的园林绿化教学探索[14]。(2)应对气候变化的园林植物研究,探索响应气候变化的植物选择机制[15],实验测定了上海等城市常见园林植物的耐涝性、耐盐性、抗风性、抗旱、抗火与抗病虫等各项生理指标数据,对气候变化下园林植物选择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探索。(3)社区花园绿化与其他绿化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研究,开展建筑立面景观绿化的生态系统构造、既有建筑屋顶绿化建设潜力评估、轻薄生态型屋顶绿化建设技术研发[16];城市社区花园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17]等研究。
图8 植物与种植设计方面课程讲义Fig.8 Teaching material materials of plants and planting design
研究包括5个方向:(1)传统风景园林的保护与修复,研究传统风景园林建筑、园路与铺装、叠山理水、植物保护与更新等方面的保护、修缮与修复技术。(2)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育,以《景观与景园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吴为廉著)、《景观工程设计》(李瑞冬著)为代表,构建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体系。(3)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方法[18],以及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与提升[19]。基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寻求在景观水文[20]、屋顶绿化技术[16,21]取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4)数字景观技术,较早地给“数字景观”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近年来,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应用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成为主流,包括手机信令等多源大数据应用与公共空间活力测度[22]、可穿戴交互技术下的健康循证设计[23]、水动力模拟[24]、雨洪模拟[25]、风热环境反演与模拟[26]、人机交互下的动态景观设计与智慧园林[21]、景观可视化[27]等。本学科在国内最先于1996年面向风景园林学生开设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2012年至今,坚持开设“数字景观模拟技术”课程。(5)景观微更新技术,重点探索小微景观空间的改造、提升、更新的过程、方式、途径与技术[28],并提升使用者精神层面的共建共享,创造归属感的空间。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重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探索,有着优良的传统。陈从周先生倡导“启发式教育”;冯纪忠先生就大学生培养的过程提出“花瓶式教育”,即“放、收、放”。新世纪以来,同济风景园林一直注重对风景园林教育的系统研究,例如“三商九行”——探讨了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培养途径[29],如《基于KAQP培养模式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研究》(李瑞冬博士论文)、《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骆天庆博士论文)、《风景园林专业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质性研究》(胡玎博士论文)等。先后承办2005年国际景观教育大会、2008年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全系教师积极参与历年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每年都有教学论文的发表与会议报告。人才国际化标准不断提高,首创对接国际工程认证的同济本科工程教育标准体系,获评为国家首批“双万”建设专业。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新突破,获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奖、杰出贡献奖。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课程、省部级课程,学生获创新创业奖66项。与近10个世界一流院校建立合作,5个国际双学位持续推进,共享90门英文平台课程等。
研究包括3个方向:(1)风景园林小气候调节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刘滨谊领衔)开拓了中国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领域[30],创立了基于室外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的“动态热物理理论”,发展了基于室内可控的“静态热物理理论”,创立了“景观感应理论”;(2)景观感应机理研究,以风景园林旷奥理论为理论依据,发现了城市景观视觉空间网络的“三元耦合—二元互动”机制,创立的“景观视觉空间网络”新理论,发明景观美感量化计算机模型,开创了景观视觉的空间化、网络化的感受与构建研究,为提升城市景观视觉质量开创了新途径[31];(3)游憩与健康景观,包括面向公众健康的城市公园景观体验与游憩行为研究[23]、健康公园与老年友好公园[32]等前沿领域。
研究涵盖5个方向:(1)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以专著《关系的建筑学:原作2010 - 2021创作实践》(章明著)、《芥子之境——原作的建构实验》(章明著)等为代表,确立“六大体系”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理论,以及“八合一”学科整合协同工作模式,推动当代中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建设的理论发展;(2)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形态优化,开展对水体及其两岸滨水区域所构成的“U型空间”的一体化考虑,建构滨水区域“体检评估—生态修复—城市更新—智慧管理”4方面全空间、全要素、全过程的更新技术体系[33];(3)景观基础设施,跨越并拓展了城乡规划、建筑学和风景园林的学科边界,对生态景观及灰色基础设施进行复合化设计途径归纳;(4)后工业城市遗产与更新,探讨景观作为激活城市片区的关键触媒、景观内涵的拓展、空间肌理结构的解析,更新规划范式的创新与深层机制的反思[34];(5)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公平与空间治理,探讨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绿地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以及存量规划背景下公共开放空间布局调适[35]。
研究涵盖3个方向:(1)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以《旅游规划原理》(吴伟著)为代表,聚焦旅游规划本体论与方法论体系建构;(2)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刘滨谊教授创立的AVC风景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理论为代表[36];(3)历史名城与旅游发展理论与方法,构建历史名城遗产的利用模式,以及旅游发展规划体系的构成[37]。
研究涵盖5个方向:(1)乡村景观评价与风貌研究,构建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38]、乡村景观风貌等[39];(2)乡村景观遗产与传统村落规划调控,聚焦传统村落外力干预与内生秩序的耦合机制与规划调控、特色村镇保护相关技术的集成示范、传统村落保护的社区规划师角色构建、文化空间视角的民族村寨保护规划、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变迁[40],以及乡村景观遗产社区可持续发展[41]等;(3)传统村落景观感受、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从物理情境、氛围情境和行为情境三个层面,提出传统村落景观舒适度、美感度、愉悦度的“三维”“三度”价值构成[42],揭示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耦合机制;(4)乡村景观性格刻画与数字化表征与测度,涵盖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新时期乡村景观特征与景观性格的表征体系构建,进行村镇乡土景观环境及特征数字化识别技术的研发[43];(5)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方面,聚焦低碳乡村目标下的上海典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等。
研究涵盖3个方向:(1)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管理方向开展系列研究;建立了自然系统的城市价值体系,揭示荒野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性[44]。(2)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技术,从三重性角度建构了国家公园的五大体系:理论体系、分类分级体系、管理体系、规划体系、区域协同体系[45]。(3)自然保护地与声景观,对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声景进行研究,聚焦于噪声对保护地物种的影响和声景提升人的感知[46]。
研究包括5个方向:(1)景观生态规划体系,建立了面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学科的生态规划体系,探索适应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需要和学科特征[46];(2)景观图式语言,构建以基本空间单元和复合空间单位为主的单一和复合句法,以尺度、时间性、修正关系、秩序、本土性和修辞构成的空间逻辑[47];(3)生态空间体系规划方面,以生态系统服务、景观与空间绩效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聚焦于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和风险应对的“双评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评估、立体化国土空间功能区划分、生态网络空间规划等议题[48];(4)城市生态修复,识别决定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及其问题形成的关键构成和本质的决定因子,建立自然过程主导的城市生态系统修复框架和路径[49];(5)城乡与区域生态景观测度与评价研究,对城乡与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景观格局及布局特征展开量化及动态化研究[50]。
景观风貌治理研究包括两个方向:(1)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与治理水平,从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交叉的角度,聚焦城市蓝绿慢行系统与生态设计,探索多个专项规划有机整合,建构高效和谐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建设管理成果集中体现出城市空间品质与治理水平;(2)城市景观风貌治理,包括国土空间文化与规划治理、城市特色与城市色彩、景观风貌规划与设计导控机制研究与应用。
1978年以前,教师参与的工程项目以园林建筑类居多,如冯纪忠先生主持的东湖客舍、花港茶室等。古典园林方面,陈从周先生主持了上海豫园东园的修缮工作。亦有一些名胜景点、公共园林的方案设计或改扩建等,以适应现代游赏的需求,如1960年臧庆生、潘百顺、陈久昆先生主持的杭州动物园规划设计、1978年陈从周先生主持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1978年陈久昆先生主持的杭州西湖景区“虎跑”改建。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专业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学院整合三个专业的师资,完成了一批杰出的公园设计创新作品,如冯纪忠先生于1978 - 1986年规划设计了松江方塔园,1999年在世界建筑师大会优秀设计展上,方塔园荣获唯一的园林设计奖;1982 - 1987年上海奉贤古华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司马铨、陈久昆、沈洪等);1984 - 1996年无锡吴文化公园(司马铨)。国家层面的重要规划项目,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代表,如1982年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丁文魁等)、1983年厦门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咨询(李铮生)、1985年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丁文魁、吴为廉、毛红)、1987 - 1990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戴复东、李铮生、丁文魁等)、1987年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阮仪三等)、1989年新安江—富春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李铮生、张振山)、1989 - 1990年胶东半岛海滨——刘公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金云峰等)。其他重要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实践还包括1983年西双版纳“灵长类动物繁育中心”设计(张振山)、1983年西双版纳中缅友好纪念碑(司马铨、张振山、余敏飞等)、1987年同济大学一二九纪念园(陈久昆)、1988 - 1993年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张振山、郑孝正)、1989年青岛湾史迹公园设计方案(司马铨、高琦、金云峰)、1987年苏州市寒山寺名胜区规划(李铮生、金云峰、周宁)、1987年山东荣成县滨海风景旅游区规划(李铮生、金云峰、周宁)等。
20世纪90年代,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如火如荼,专业实践的需求和范畴不断拓展,师生参与度也更高,规划研究咨询、生态旅游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题公园设计等都有开展,教师与海外学界的交流也迅速开展,中国园林被引介到国外,如1990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潜园(张振山),1990美国国家植物园“半圆”设计方案(李铮生、吴伟)。还有如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严国泰、丁文魁、洪屈园、骆天庆、李文敏、刘颂等)、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规划及设计(洪屈园)、1998年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李铮生、金云峰、刘立立);1997年武汉市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划设计(陈秉钊、夏南凯、金云峰、周向频等)、1996年广东内伶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李铮生)、1996年南麂岛海洋综合开发区—大沙岙·马祖岙规划设计(阮仪三、金云峰、鲁晨海等)、喀纳斯湖生态景观旅游规划(刘滨谊);1991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环境设计(李铮生、金云峰、周向频);福州市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臧庆生、刘立立、骆天庆)、1995年清远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李铮生、金云峰、骆天庆、李瑞冬)、1998 - 2000年肇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金云峰、司马铨等)、1999年海宁市城市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吴伟等);1992年上海市时空乐园黄兴绿地设计(李铮生、金云峰、刘立立)、1997年乌鲁木齐市鲤鱼山公园设计(金云峰、王敏等)。
21世纪初,随着全国范围内风景园林实践项目如火如荼的开展,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类型、尺度日趋多样,期间重要的项目包括:浙江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吴为廉、陆伟宏、卢永毅)、杭州“西湖西进”可行性研究(刘滨谊、骆天庆)、甘肃省漳县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刘滨谊、艾定增、刘颂、李瑞冬)、同济大学问源广场(吴伟)、宁波东钱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吴伟)、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周俭、夏南凯、刘滨谊、王云才、胡玎、刘悦来、李瑞冬、董楠楠、戴代新)、2001年北海市旧城区旅游与保护规划(金云峰、江骅等)、2006年勐仑国际精品旅游小镇发展战略规划(金云峰、李文敏、张松等)、2008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金云峰等)、2004年菏泽赵王河景观规划设计(金云峰、李岚等)。2010年以来,实践项目类型进一步呈现多样化态势,包括5大类型:红色景观、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与滨水景观、城市更新与社区景观、美丽乡村(表1)。
表1 21世纪10年代以来风景园林学科教师重要工程实践项目(部分)Tab.1 Important projects completed by the teacher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ince 2010s (Partial)
《学科史》辅以附录部分,回顾了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代表性人物、学科建制与机构、历年毕业生名录与大事记,本文不再赘述。《学科史》梳理回顾了同济风景园林70年的奋斗史,由于时间仓促,在历史信息汲取、史料归纳总结、概括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根植于中国文化体系下的现代新学科,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守正创新,通过系统总结学科发展史和思想史,不断继承和发扬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70年来形成的“严谨务实”的风格、“慎思畅想”的精神、“博采众长”的情怀,向下扎根历史,向上稳步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同济风景园林将为新一轮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