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雪瑞(浙江欧视电科技有限公司)
20世纪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各大企业财务方面的重大事件,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引起了行业经营者和诸多学者的特别关注。但是对于我国,各大企业和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多数企业大都直接套用最基础的、具有共性的内部控制框架,并没有根据各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框架,导致实际框架运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影响整体内部控制效果,也阻碍了企业正常经营发展。而制造业企业日常经营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所以与之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也应该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建设框架。因此,本文主要从制造业企业自身特点着手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研究,力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提供更高的社会价值。
为了探究设备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K制造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了相关调研。为了保障所调研数据信息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主要采用各层级、各部门随机抽样的方式,一共收回有效样本200份。整理调研报告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内部控制问卷调研结果汇总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制造业企业仅仅有5%占比的人数认为内部控制实施状况良好,几乎不存在问题;剩余95%的人员都认为存在缺陷,其中有29%员工认为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力度存在问题;有27%员工认为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有21%员工认为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渠道不畅;剩余17%则认为内控监管不到位,总之企业实际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着很大问题,需要改善,下文主要对其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设备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价值观树立不正确、人力资源管理不当等层面进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其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思想薄弱,对新时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对其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可能是因为多数企业经营者思维固化现象严重,传统经营管理理念根深蒂固,无法快速接收内部控制理念,依旧把更多工作重心放在可以产生利润的生产和营销环节。其二是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内部经营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企业发展需求。其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虽然重新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实际业务经营情况,仅仅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制度体系流程,所以最终内控效果很差[1]。
制造业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活动方面的管理侧重于职责分离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资产管理、经营管理、重大风险预警和应对管控等。制造业企业实际业务活动经营中,涉及的管理层级众多,而且较复杂,只有这些具体环节能够共同协作、相互帮助,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内部控制具体活动环节的管控,但是从调研结果看,企业根本无法有效落实内部控制活动。发生内控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企业采购、收付款、库存管理等环节没有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审批流程,导致实际操作中太过混乱,经常出现账实不符、采购盲目、存货积压严重、现金流不足等的现象,也无法查出相关责任人和疏忽环节;还有些环节仅仅是由部分负责人个人主观意识太强,权限太大,进行审批执行时缺乏深入的信息调研,只是负责签字,存在着决策错误的情况;还有营销和收款环节,企业对于退货退款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经常配货赔钱的现象发生[2]。对于一些大型设施设备的分期回款管理不当,造成资金流量的不足,甚至引起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对于库存方面的管理,会因为实际生产技术、设施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从而造成大量旧设施配件积压,从而造成资源、资金等的浪费。
制造业企业涉及业务活动流程众多,对其所有业务经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工作量很大,所以很多企业都会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业务活动监管。而且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内部控制负责人领导,所以无法独立、公正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另外审计人员缺乏一定的执行权限,其他部门人员根本不会主动配合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所以审计方面的监督管理效果较差。而领导层作为内部监督管理的一部分主体,根本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整体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审计都存在着严重漏洞,内控效果如只依靠岗位员工的个人自觉性,远远不足以完成内控目标[3]。而且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低,各部门间也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导致不同部门间员工根本无法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内部控制方面的执行也是闭门造车,比如对于同样的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汇总,各部门都要单独执行一遍,既增加了业务活动经营成本,也降低了员工工作效率。
改进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首要步骤,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完善可以帮助企业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框架,也能为内控框架设计提供一定保障。制造业企业在建设初期制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都会随着业务活动范围的扩大、经营规模的增大而有所不适应,所以为了顺应现代化发展需求,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理念、内部管理结构设置、战略目标、岗位分工等都要有所改变。
(1)从战略管理目标角度讲,合理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的航向,有了正确的航向,无论外部经营环境如何变化,内部业务活动如何变化,都要以战略目标为核心,并且以战略目标为基础制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
(2)从企业组织架构角度讲,企业内部各领导层级、各部门员工都在组织架构建设体系中,为了保障内部控制环境的良好,企业要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设计组织架构前,要对各层级、各部门具体工作内容、职责有准确的了解,并制定完善的岗位制度体系,以此来约束和引导员工日常工作行为。为了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要设置独立于任何职能部门的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领导层管理,全面公平的负责内部控制活动的审计工作开展。还要成立一个单独的信息管理部,为各部门人员了解更多企业经营活动信息提供平台和渠道。
(3)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讲,当代企业竞争本质上就是对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拥有人才的综合高素质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有着极大关联,所以企业要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应用、培养、提拔等。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岗位招聘环节就适当提高门槛,对应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岗位需求进行匹配,尽可能选取匹配度较高的人员,也便于后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为了鼓励各岗位员工主动学习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奖惩制度和日常行为约束机制,让员工极大地发挥个人潜能,为企业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4]。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必须要对各业务活动环节流程中每个关键点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分别从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资金管理环节进行控制。
(1)采购环节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基础性的首要环节,是后续一系列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起点,所以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工作也至关重要。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可以分别从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采购最终定价、采购验收、采购付款等方面加强控制。为了避免库存管理不当,造成旧设施配件的大量积压,采购前要进行各种配件使用量的合理预估,加强库存管理。(2)生产环节是制造业企业基础的业务活动环节,是企业能否获得更多利润的重要环节,可以分别从生产计划、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加强管控。(3)营销环节是可以产生利润的直接相关环节,这部分的控制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可以分别从产品预售预测、营销方案、收款控制和追踪客户等方面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加强对销售的大型设施设备的分期回款管理。(4)资金管理环节可以为企业正常经营业务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企业要提高资金利用率,合理调配资源是内部控制中的重要部分。企业加强资金方面的控制可以从筹资环节、投资环节和运营活动环节三方面考虑[5]。具体各环节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简述如表1所示。
表1 各环节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简述
1.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软件平台
制造业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必然需要先进的信息化内部控制系统。如果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自行设计、开发适合本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特定的内部控制信息化软件系统。也可以引入大众的信息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功能、流程,实现企业内部业务和财务部门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对于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一般分为内部信息共享模块、外部信息共享模块、信息监督模块。其中内部信息系统中包含物资供应部门信息、生产部门信息、营销部门信息、库存管理信息、财务部门信息等;外部信息模块包含供应商信息、投资者信息、合资者信息、客户信息等;信息监督模块有运营信息监管、财务信息监管、人力资源信息监管和审计信息监管等。
2.加强企业内部员工横向和纵向沟通交流及信息传递
首先,为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从上而下,领导层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让各部门、各岗位员工都对自身岗位职责有清晰的了解,并能积极落实;从下而上,企业要给员工提供可反馈问题的渠道,比如建立匿名信箱、匿名举报等制度,让领导层可以真正了解各业务活动情况。其次,为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横向交流提供合适的平台,让跨部门间员工能够进行有效信息沟通。最后,内部工作人员要与岗位相关联的外部关系保持一定的信息沟通,比如和供应商、客户、银行、政府人员等,积极交流业务情况,及时了解国家相关行业政策,并认真解读其内涵,便于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3.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成立独立于任何职能部门的审计部门,并制定严谨的审计工作流程和制度体系,赋予审计人员一定的权力和权限,确保各环节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开展日常审计工作。其次提升审计部门人员招聘门槛,审计人员任职要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技能,并且在任职期间,不断学习先进理论知识,丰富自我认知,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最后对各环节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进行合理评估,及时发现各环节中潜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问题存在的原因,与相关联岗位人员商议提出改进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实时进行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流程的完善、改进,便于内控监督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对内控工作形成反向督促[6]。
总而言之,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未来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仍然有很大进步空间。本文主要对设备制造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也经过大量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以借鉴其他企业成功建设内部控制经验,提出了本文中的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以帮助更多类似企业解决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促进企业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环节工作效率和质量,为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