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斌,黄成
(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亳州 230036)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气候灾害和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小麦的安全生产。选育丰产稳产性综合性状优的小麦新品种成为黄淮南片麦区的迫切需求。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立足黄淮南片地区小麦播种期经常遭遇干旱少雨,寒流降温来的早,越冬期却偏迟,春季倒春寒频发,生长后期易出现高温引发早衰,灌浆时间短,产量形成不稳定等不利环境因素的实际,设立选育半冬性、分蘖力强、易立苗、播期弹性大、耐倒春寒、株高适中、后期根系活力强、综合耐(抗)病性好且产量高而稳产的育种目标。自2010年起采用改良系谱法,历时11年于2021年选育出半冬性高产稳产性、丰产潜力大的中筋小麦新品种涡育16(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0003)。
2010年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周麦27为母本、自育小麦品系涡07019(周麦16/济麦22//周麦16)为父本进行人工单交,经过多年采用改良系谱法选择、抗病性鉴定、丰产性考察、品质筛选选育而成。母本周麦27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综合抗性及丰产性好、优质中强筋。父本系周麦16和济麦22单交后回交周麦16选育出来,其母本周麦16系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是丰产型矮秆大穗品种,综合抗性好。济麦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于2006年育成,具有广适、丰产、优质等特点。涡育16于2015年进入鉴定圃,2016年秋进入安徽省淮北片品种比较,申报名称为涡育16号,选育系谱见图1。
图1 涡育16系谱
涡育16属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24.4 d,比对照济麦22早熟1 d。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幼苗长势较壮。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发育稳健,抗倒春寒能力较好。平均株高77.3 cm,株型紧凑,旗叶斜上举,茎秆腊粉较重,茎秆弹性较好,抗倒伏,穗层整齐。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籽粒白色、角质,籽粒较饱满、黑胚率低。产量三要素平均为穗数622.5万/hm2,穗粒数39.9粒,千粒重44.9 g。结实性好,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涡育16属产量三要素协调性品种,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成穗数稳定,穗粒数较多,千粒重适中且年际间表现稳定。2017—2019年度安徽省淮北片区域试验表明(表1),涡育16两年度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7 165.20、9 678.75 kg/hm2,分别较对照济麦22增产10.30%和7.33%,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两年度稳产性指标均值为9.22%,适应性指标平均为95.00%,说明该品种在安徽省淮北片产量稳定性好,适应性佳。从产量构成三要素看,两年度平均穗数在580.5万~622.5万/hm2,穗粒数较多,达32.70~35.00粒,千粒重较稳,为42.90~45.90 g。
表1 2017—2019年安徽省淮北片区域试验产量及其三要素构成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测定(表2),2017—2019两年度容重分别为826、825 g/L,籽粒商品等级超过国家一等小麦标准(790 g/L);粗蛋白(干基)分别为13.47%、12.76%,湿面筋(以14%水分计)分别为31.3%、28.3%,吸水量分别为60.8、58.3 mL/100 g,稳定时间分别为2.5、3.3 min。品质总体达到中筋小麦标准,可用于加工馒头粉,制作主食面条类制品。
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2017—2019年度区注:表中稳产性是对应的品种在各环境上的均值间变异(标准差)占该品种总均值的百分比,反映了品种的静态稳定性。若指标数值小,说明该品种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小,静态稳定性好;指标数值大,则说明该品种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大。适应性指标则是反映品种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表现,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品种各试点差异越小,适应性越好,反之则适应性越小。域试验,两年度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分别为中感/中感赤霉病(3.2MS/3.1MS),中抗/高感白粉病(3MR/7HS),感/感纹枯病(51S/46S),符合安徽省淮北片小麦品种审定的抗性要求。
2017—2020年三年度安徽省试验结果表明,涡育16在不同生态区特征特性表现一致,具有区域间较好的适应性;较为稳定的穗数、千粒重以及较高的穗粒数说明该品种在年际间表现出高度适应该区域的气候特点,具有相对较为恒定的光周期,表现为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具有一定年际间适应性。
生育期适中,符合小麦-大豆和小麦-玉米两熟制等耕作制度的要求,有利于下季作物的腾茬。植株繁茂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型中等偏大,小穗排列适中,结实性好。
株高75~82 cm,适宜机械化作业,茎秆弹性好,不易倒伏。穗层整齐,个体植株健康,群体结构良好,通风透光性好,光合利用率高。
面团形成期后,植株落黄,穗部与茎秆转色同步,后期根系活力强,叶片功能持续期长,籽粒饱满,容重高,商品性好。综合抗性好,大田生产中抗倒春寒,田间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病较轻。
该品种适合在黄淮南片区域冬麦区大面积种植。
在生产实际应用中,要合理控制基本苗、保持适宜茎蘖数,着力于产量三因素协调性,利用品种产量构成三因素的补偿能力科学构建适宜群体。
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8—20日,播种基本苗为240万~270万/hm2。迟播田或肥力水平较低的田块,播量应相应增加。
如果建立产量目标为9 000 kg/hm2的 田 块,需 纯 氮(N)210~240 kg/hm2。根据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按照6∶4的基追比进行氮肥运筹,即基苗肥占总N量60%,壮苗越冬,春季控制旺长。小麦抽穗以后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此阶段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拔节孕穗期追施总N用量的40%左右,以增强群体质量,保证开花后有较长时间的光合高值持续期,促花、保花、防早衰。注意P、K肥和有机肥的配合使用。
越冬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病虫预报,合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重点防治赤霉病、纹枯病,兼治蚜虫。
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天气多变,因此要根据品种成熟进度和天气情况,“立足于抢”,适时进行收获,提高籽粒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