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中国金融关键问题吗?

2022-09-19 08:02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传导结构性供给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重要结构性问题是:短期的货币市场利率低,但长期的贷款市场利率高;货币市场交易非常活跃,但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却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金融业界普遍认为这属于“利率传导不畅”——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变化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长端资本市场。于是,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和敦促疏通市场传导。几年过去了,“疏通市场传导”的要求还在,这是不是意味着金融市场利率传导依然不畅?或者说,中国金融市场利率疏而不通?

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我们应当意识到:中国的金融问题已经不是利率高低的问题,而是“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的结构性问题。解决中国的金融问题,恐怕也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结构,实施整体性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金融业界提出要求:“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的金融结构到底发生了多大变化?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尤其是要多找差距,让金融更能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在“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多下功夫。我们当然看到,这些年金融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服务国家重点领域和抗击疫情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结构性尝试”。但我们坚持认为:金融结构问题不只是“给谁不给谁、给谁多给谁少”的问题,而首先应当是从总体上、总量上“大幅提高长期资本供给”的问题,使金融从总体上、总量上更加符合实体经济需求问题。

换句话说,“不缺资金但缺资本”才是金融当局必须尽快破解的点。如何破解这个关键点?我坚持认为:“大幅提高长期基础货币供给,同时压低货币乘数”或许是有效方法,而要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需要打破货币主义理论束缚,这恐怕是一个极大的难点。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突破,否则金融就难以摆脱空转套利,经济就难以摆脱杠杆束缚和脱实向虚。更重要的是:让畸高的货币乘数长期不断挤出国家信用、成为货币发行主体,这不仅违反现代货币是国家信用符号的本质,而且会让国家信用无法获得货币支撑,反而变成巨大的债务风险。

猜你喜欢
传导结构性供给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