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群的家族身份认同价值及其启示研究
——以湖南西村坊为例

2022-09-17 06:3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建筑身份家族

文/甘 莉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硕 士

引言

自2008 年4 月2 日国务院第3 次常务会议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来,我国不断重视和加强对古建筑群的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方东平等人针对古建筑木结构保护展开研究;余明等人则通过激光扫描技术探究古建筑测绘的改良空间;白丽娟以故宫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古建筑的防雷保护工作。但是,这些现有的针对我国传统古建筑群的研究方向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不足,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同时准确把握古建筑群内部的意义内涵”“如何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符号意义转化为社会凝聚力”……一系列研究问题亟待解决。

文章以古建筑群和当时的使用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湖南西坊村古建筑的符号形式,构建个人、家族或社会群体身份认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和民族精神。建筑的地域特征是地方环境对人文社会的直观体现,越来越关联到建筑对人身份认同的影响。一方面,地方建筑能巩固人对自我和团体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个人或团体的身份认同也影响着地方建筑的形式和符号意义[1]。因此,通过分析了解湖南西村坊古建筑群对当地居民的家族身份认同感的建构,有助于进一步弘扬湖南本地古建筑艺术文化,更新中国传统建筑内核,巩固人民“小家”到中国“大家”的团结力量。

1 古建筑群与家族身份认同的概念界定

1.1 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节点,具有中国传统古代木质结构建筑的艺术形式,通常具有框架式结构、庭院式结构和一定范围的平面布局,类型众多,包括宫殿、寺庙、土寨、民居、庭院、楼阁等等,是承载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以村落为单位形成的中国传统古建筑群,是连接村落家族乃至中国华夏子孙内在情感的纽带,体现着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特性。

1.2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某一种文化语境中确定自我角色和群体归属感的认知与定义[2]。身份认同涉及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个体自我通过与外界信息摩擦交换形成自我认同,通过与外界群体互动强化群体认同,由此形成社会范围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同会加大群体内甚至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在对比和排他等过程中形成一定共识,由此促进群体力量的巩固。群体的身份认同感是稳固群体、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力量之一,会在群体活动的各个方面中有所体现,地域建筑就是其中较为直观的一种。

2 西村坊古建筑群对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多层次构建

新宁县一渡水镇的西村坊古建筑群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西村坊古建筑群由当地廪生李基富在清乾隆十七年(1752 年)创修,总建筑面积达6218 平方米。建筑群规整有序,形式具有本土地方特色。其中包括居民住宅、宗族祠堂、会馆、石碑、廊桥、石井、牌坊等建筑物,多使用木材、石材、砖瓦等材料筑成,利用中国传统雕花、石塑等手法进行装饰,呈现中国传统建筑韵味。西村坊自建成以来人才辈出,这与当时西村坊李氏家族的繁荣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宁李氏家族属于三溪李氏家族中的小溪一脉,以李基富为起点发展家族血脉,人口达百余人,人丁兴旺,家业富足。李基富育有四子,分别是李宗道、李宗远、李宗述、李宗连,除三子无功名外,其他兄弟均有功名。虽然随着家族人丁的增添和财富的积累,李氏一族逐渐散居各地,但小溪李氏一脉的家风、家训、家德却传承至今,成为西村坊重要的凝聚力和信念支柱。

李氏家族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深深刻进了西坊村古建筑的每一处,二者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见证。古建筑自身首先是当地本土民风民俗的直观反映,其次是村落群体意识形态的物质化表象,是群体价值观念、艺术追求、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体现。西村坊古建筑群的形式特征、铭文篆刻能直接深刻地展示李氏家族及当地村民的历史印记和家庭风气,是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符号。而在李氏家族自身建设过程中,也会为西村坊古建筑注入一定的文化特色和群体理解,因此二者的内涵精神是紧密联系的。

《古建筑设计》一书指出,中国传统古建筑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3],按地域可分为北方系和南方系;按材料可分为木质结构或石砌结构等;按功能可分为住宅类、祭祀类和公共类。本文选择前人研究中的第三类,将西村坊古建筑按照功能类别分为住宅类、纪念类、设施类三种,与身份认同理论中的三种单位进行有机嫁接。Phinney 在自我同一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种族身份认同模型,这一模型中包含三种身份认同单位,即个体、群体和种族,个体通过对探索群体文化和信息获得种族认同,同时种族认同也会深化个体对群体文化的信念感,对个体的文化价值观有更强的承诺。西村坊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正是以个体、群体到种族为单位展开。由此结合新宁李氏家族在其中生活、发展的文脉轨迹,多层次探究西坊村古建筑对构建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

2.1 住宅类建筑与李氏的个体身份认同

西村坊古建筑群中的住宅类建筑包括单体民居外观、内部以及整体建筑布局等内容。根据笔者田野调查及采访收集的资料,西村坊现存民居部分的面积为3168 平方米,九个主体四合院组成西村坊古建筑群的中心,住宅建筑多为上下两层,每栋相隔约2 米左右。外墙大多为青石砖马头墙,屋顶为中国传统古建筑典型的深色瓦片飞檐翘角式,每个院落均有石井。而民居的内部每栋民居正屋约三到五间,侧面为居室,两厢多设厨房、厕所或杂物间[4],门窗多采用木雕装饰。西村坊内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小四合院——“高轩过”,就是西村坊较为典型的民居建筑。不同于北方四合院的气质,“高轩过”四合院具有鲜明的南方特色,占地面积不大,出入的门槛仅一人左右的尺寸,屋檐两角上翘飞跃,形成精致的弧线形状,砖墙灰瓦相互呼应和衬托(图1)。

图1 西村坊最古老民居(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民居建筑构成的生活环境是衔接居民个体生活方式的场所。民居建筑和个体直接接触,其风格特点会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具有明显的表征性和建构性[5]。西村坊内部古建筑群是新宁李氏家族的生活基础,民居的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既是李氏家族的主观选择,也是李氏家族艺术追求的再现。李氏家族从李基富一代开始,子孙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培养出一代代有志之后,李氏族谱中记载的“公性纯谨,品端方,有典有则,处事备极详明,无怠无荒,持身咸昭勤俭,足见公之创业维艰矣”这几句话就足以体现其家族意志影响下的西村坊民居建筑自然而然地渗透出李氏对“品德”“勤俭”“谦和”等人格品质的追求。例如原清太学生李泽镕的住所旧址,建筑规模较大,两边侧门比其他院落的正门都要高大一些,但内部仍以朴素、典雅、清秀的风格为主,是体现主人宁静致远、克己复礼的生活追求。

西村坊的民居古建筑使得当时每一位居住在此的新宁李氏产生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和家族归属感。西村坊的九座主要四合大院各具特色,但风格统一,形成了符合新宁李氏家族身份、地位、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生活环境。李氏家族及后人在这种气质统一的住所中的生活行为和习惯会受到西村坊民居建筑的气质影响,在历史发展中仍然保持着传统家风,严谨要求自我,廉洁自好,由此传承了李氏家族的家风家德,也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因此,西村坊的住宅建筑是体现并延续李氏家族个体身份认同的关键要素之一。

2.2 纪念类建筑与李氏的信仰连接

西村坊古建筑群中的纪念类建筑包括宗祠、礼堂、功勋牌坊、表彰牌匾等内容。纪念类建筑包括李氏出于家族需求建设、村民感恩捐建以及当时统治阶级的表彰所设。在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西村坊多处保留着当年皇室对李氏后人和家族的纪念性建筑,其中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就是“三渡水牌坊”(图2)。三渡水牌坊建于大清道光三年(1823 年),也被称为“三渡水节孝坊”或“李赵钱妻何氏坊”,位于新宁到东安的主干道上,主要是用于纪念和表彰李赵钱妻子何氏因贞洁坚韧、贤孝大方被皇帝“敕封六品安人”。三渡水牌坊属于阁楼式和门洞式建筑,高度约为10 米左右,宽为7 米左右,共有三层,正柱立在四个巨大的石磉上作为主要支撑力,另有三根石柱辅助支撑和装饰。牌坊上刻有精致的石雕纹样,以八仙过海、双狮戏球、群龙闹海等神话传说和吉祥图案为主。牌坊整体端庄素雅、精致秀美,符合何氏六品安人的身份和气质。

图2 西村坊三渡水牌坊(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纪念性古建筑有助于巩固群体信仰、集体记忆和集体共情。纪念性古建筑身为家族事迹的族群记录文本,既是家族身份认同的见证,也是家族对于“族性根源”身份的认同[6]。西村坊内部的纪念性古建筑构成了新宁李氏一脉的家族历史,促成了李氏家族的集体记忆发展和情感共通。新宁李氏家族族人在认可家风、家训、家德的前提下受到一定的行为约束,纪念性建筑则成为了约束族人和警醒后代的符号标志,使得家族行为路径一致,品格正直,也塑造了李氏稳固、刚毅的家族形象。例如文房李氏宗祠就是新宁李氏家族最大也最为典型的一座纪念性建筑。这座李氏宗祠修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整体以木结构为主,正堂居中,有两侧二房和走廊四房。中庭有巨大的天井,和西村坊古建筑群采用一致的正柱和飞檐,堂内供有李氏宗族先人牌位。李氏族人在宗祠内祭奠先祖,重温家训,巩固家族团结,对于宗祠本身也注入了家族情感。

西村坊纪念性古建筑对于联系李氏家族的信仰和集体记忆具有重要作用。王明珂认为,群体会依赖特定的物质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如文物、文献或建筑等等。牌坊、宗祠、碑刻等形式的纪念性古建筑不仅成为了新宁李氏祖籍来源的证据,也是维系李氏后人血脉关系、团结村落和群体的重要方式[7]。因此,西村坊内的纪念性建筑对于构建新宁李氏家族集体记忆的身份认同感和共情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3 设施类建筑与李氏的群体归属感

西村坊内部的设施类古建筑包括走廊、石桥、小巷、亭台、围墙等建筑,属于村落公用设施。在西村坊设施类建筑物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一座名为“回溪桥”的风雨桥(图3)。回溪桥修建于清代嘉庆十一年(1806 年),整体用石墩和木架构搭建成长廊式的亭桥,长约28 米左右。回溪桥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整桥从结构上看,一般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桥下部分或木柱勾连或青石垒砌而成的桥墩;中间部分为木质桥面,采用粗大、笔直的木柱搭建而成,四周设有宽大、结实的木凳,可供游客休息;桥顶分部层层飞檐,采用榫卯连结,将亭、廊结为一体。回溪桥有双梁单枕,中亭为重檐歇山顶,并且修建了佛龛用来供奉关羽、关平等神像。桥身两边设有围栏,梁枋以雕镂手法搭配了装饰部件,风格古朴、工艺简练。回溪桥下流水清澈,附近环境静美安然,是奠定西村坊的南方水乡形象的关键建筑物。

图3 西村坊回溪桥(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公用设施类古建筑既是整个建筑群的连接纽带,也是促进集体生活氛围和生成情感语境的重点要素。公共设施类古建筑作为建筑群布局中的一环,根据交通路线和地理地势修建,使设施与设施之间、设施与建筑之间形成或高低或远近的协调呼应,进而表达建筑群的中和美感[8]。西村坊古建筑群所在之地依山傍水,前有溪水绕村,背靠后龙山,地势平稳,公共设施类建筑则依靠地形体现出娟秀、清新的建筑风格,不仅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更是展现西村坊古建筑群艺术风貌的细节所在。在这种前提下建设的西村坊公用设施古建筑,促进了新宁李氏村落生活的体验感和归属感。李氏家族在修建设施建筑时将“重教修德”“耕读传家”的家族精神融入其中,保持着家族的坚韧、勤俭的精神。李氏家族在西村坊历代耕作读书,追求宁静致远的生活模式,回溪桥的修建就是保持着实用、简朴的理念伫立至今,青石板路和悠长小巷等其他建筑细节同样如此。

西村坊设施类古建筑是促进新宁李氏家族群体归属感的关键。设施类古建筑体现着西村坊整体风貌和气质,与主体古建筑一同构建出李氏家族和谐繁荣的生活语境。李氏家族群体在统一的建筑场景中注入家族情感,保留群体内部的协调性和延续性。

3 西村坊古建筑群对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建构意义

西村坊古建筑群使新宁李氏家族的生活物质基础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在李氏家族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路径中,也包含着传统的中国民族人文精神,并且深入渗透和影响着古建筑形成。古建筑中所体现的家族身份认同作为一种建筑伦理,指导和制约着中国家族到民族的建筑思维和社会活动心理,同时发挥着维系和加强个体到群体、群体到国家精神价值的作用[9]。本文以文化结构理论为视角,分别从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方向梳理西村坊古建筑群对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建构。文化结构是指一种特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关系,其中包括三个层面,即表层的物质层面、中层的行为层面和深层的精神层面。西村坊古建筑群的物质形象也就是客观物质意象,在其与个体和群体交互的过程中产生了影响与被影响的行为路径,由此在个体与群体的内心世界产生精神联系。

3.1 建筑意象塑造家族身份形象

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家族和内涵除了满足个体和群体的基本需求外,可以通过其内在的隐喻、象征和延伸等内涵满足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10]。西村坊传统古建筑群对于新宁李氏家族身份形象的构建,是通过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建筑纹饰、建筑铭文等方面显现,通过质朴、端庄的物质形象记录和表达李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形象。古建筑中所体现的民俗形象及内涵也从侧面体现出中国民族对于团体身份形象的共识和认可[11],因此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象也表达着中华民族形象。

3.2 建筑符号形成家族集体记忆

卡希尔认为文化符号的功能不仅是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更是唤起人类情感的关键[12]。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西村坊古建筑群已不再是单一的使用职能,更具备了记录、传递和表达的功能。其所承载的李氏家族历史既是一种叙事语言,也是唤起李氏家族后代内心深处的群体记忆的载体。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真是建立在民族对建筑、文化、价值规范等层面的基础上构成的集体记忆[13]。因此,中国传统古建筑作为一种叙事语言和叙事符号,扮演着家族和民族集体记忆的粘合剂的身份。

3.3 建筑情境延续家族情感承袭

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有别于现代建筑的意境追求,其空间意识是在人境、物境和情境三者融合的基础上发展的[14]。西村坊古建筑通过整体与局部、主体与细节的和谐搭配共同构建出李氏家族严谨、谦和的生活情境,在这种情感场景下李氏家族的后人本能地承袭了家风家德的祖训。古建筑所构建出的情感语境不仅是地方集体记忆共情的场所,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根性遗产[15]。因此,中国传统古建筑的情境场域是维系和延续中华民族情感和精神承袭的媒介之一。

西村坊古建筑对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构建内涵,分别体现在建筑意向与家族身份形象、建筑符号与家族集体记忆、建筑情境与家族情感承袭等方面。对湖南西村坊古建筑群的深入研究,不仅是探究其建筑意义对当地李氏家族的影响,更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内核。只有准确把握古建筑内在的深层含义,才能更有力度地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家国精神。

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凝聚力,中国传统古建筑作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记录载体,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6]。通过对湖南西村坊古建筑群建构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层次和内涵,可以直观地了解和总结出中国古建筑群对于家族和民族的意义,深化民族精神内核,弘扬传统文化和艺术,有机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古建筑艺术。因此,研究西村坊与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建构关系,对中国传统古建筑构建民族身份认同具有一定启示:

(1)古建筑的艺术特殊性是构建民族认同的基础

中国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疆土,产生了各类民族,因此古建筑融合了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艺术个性,其艺术风格、审美追求和建筑思想具有一定特殊性。如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维理念,在四合院、天井等古建筑中就可以看见中国古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是注重尊重自然并改善自然的艺术追求。因此对古建筑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的研究是构建民族认同的基础。具体措施如通过研究古建筑群的地方地理特性、受力结构、防震体制等表象科学,和古建筑所经历的历史时代、各朝的哲学思想、各代的工艺水平等社会科学进行研究。

(2)古建筑的文化价值与民族自信紧密相连

古建筑在历史时空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变迁,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古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一种鲜明的文化整合的结果。它能够直观地引起中国民族的群体记忆和共同联想思维,易于在当代人心中唤起民族情感和连接。因此,挖掘古建筑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唤醒和传承我国民族自信心理。具体可以结合地方特殊民俗、区域艺术体系等、地方文字或方言、地方民间生活习性等内在文化进行研究。

(3)古建筑群的现世价值是推动当代民族自信更新进化的不竭动力

古建筑群不仅是停留在中国历史中的瑰宝,更是集成建筑、设计、艺术、社会心理等层面的交叉型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人民对于古建筑的存在会产生新的认识。因此挖掘古建筑群的现世价值可以推动我国民族自信自主更新,具体可以结合文化旅游业、数字媒体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形式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

对于湖南西村坊古建筑的研究,不仅是以推动地方古建筑艺术发展为目的,更是通过西村坊透视我国各地古建筑群的研究现状和价值意义。作为我国传统古建筑的艺术文化,应当被后人更加重视和珍惜。西村坊古建筑群对新宁李氏家族的身份认同构建不仅是家族层面意义,更具备着中国自古以来从“小家和谐”到“国家安邦”的民族文化意义。因此,西村坊古建筑群对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构建具备多重精神内涵,更可以透视出中国古建筑对于中国家族和民族层面的人文意义。只有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才能有效且长久地为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古建筑身份家族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小偷家族》
中国古建筑
跟踪导练(三)(5)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