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 晨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博士研究生
黄小华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 讲 师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博士研究生
周峻岭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作者)
自从步入21 世纪以后,我国开始不断重视和实施城镇化建设,许多村落被拆迁或者合并,导致村落的形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我国部分地区政府一味地追求GDP 的发展,导致保护理念不科学,形成了传统村落的大批消亡[1]。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日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2]。在传统村落不断出现空心化现象以及年轻人口流失问题的同时,传统村落还因为被过度商业化开发,而导致村落内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被解体和抛弃,村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原来的生活环境等都受到严重的影响[3]。
其实,一个传统村落不应该单纯的被当作一个旅游景观,而更应该建设成一个以村民为中心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空间[4], 而社区营造的观念正好与这种观念相互契合。社区营造强调我们不应该只重视某些实质环境的营造,而更应该努力去营造一个以原居民和原居民后裔为主要中心的新环境、新社会,同时传承一种源远流长的文明[5]。文章将从社区营造的观念出发,深入研究和讨论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路环村(葡萄牙语:Vila de Coloane),这个地区现在又被称为路环市区,被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南区是这个村落中相对最原始的区域,同时这里的人口也是最密集的,在这里仍然存在着很多庙宇以及小型市集[6]。文章以图1 所示的路环市区、荔枝碗、平民村三个区域为研究范围。
图1 路环村区域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依据澳门地图绘制暨地籍局网站图片绘制)
路环村是澳门特区的整体之一,可是路环回归后改变甚少。居民希望特区政府重启官民共识的路环三个规划方案,其中包括“优化路环旧市区可行性研究”方案、改变破旧形象;路环船人街西侧重整规划方案、营造棚屋的改造发展;路环荔枝碗规划方案、适当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船厂,进行修复及活化再利用[7]。藉此将路环村建设成生态旅游度假、彰显古村文化、方便居民休闲为一体的非博彩元素综合旅游度假村落。
平民村在路环村所处的位置是由政府通过长期租借方式批给教会的,原本只有十条街,大约有一百户居民,但是现在早违规新增建了不少建筑物,平民村原有的消防设施未必能应付居民的日常所需。另外,村口周边道路经常有车辆违泊,迫使大型的消防车辆未能通行进来,造成了村内消防安全的隐患。
随着澳门赌城的不断发展,荔枝碗造船工业逐渐没落,船厂区内许多间船厂被荒废,一部分船厂的工匠师只能制作一些模型船,船厂负责人也不时整理船厂空间,防止船厂因荒废而塌毁,仍维持原有的“形格”。
参考研究社区营造方面的相关资料及社区理论方面的资料,总结出社区营造的几个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在保证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的情况下,还可以带动村落的景观建设和产业的振兴。要结合村民和村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村落规划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要村民自发地投入到规划之中。综上所述,要想传统的村落得到发展和保护就必须要政府部门的协助,更需要村落里村民们的一起努力,一起建立完善的自下而上的制度。这两点缺一不可,这样才可以保证传统村落的良好发展。
以社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村落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居民和居民的后代可以有生产、活动的空间和赖以生存的理想环境[8]。结合理论知识来看,要想村民共同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必须要让村民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传统的村落社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必须要减小空间地理位置对其的限制,让村民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社区营造的理论知识表明,如果社区营造想要实行和推进,就必须要让所有的参与者达成统一的意见。社区营造会产生一系列的利益相关人员,比如政府、社区的居民、社会组织以及专业人士等,在这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良好地实现社区营造[9]。根据路环村的环境进行分析,得到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社团为辅、社区参与的模式(图2)。
图2 路环村社区参与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分析该模型结构,图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有所关联,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最后建立了这样的网络参与模式。图中任何一方的参与者都影响着其他参与者。澳门特区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用的范围有传统村落、澳门路环村、路环村坊众会。要以传统的村落和村民为主,如果将其他部分放在主要的位置,那么整个村落的发展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将严重地影响到村落今后的发展,必须要保证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完全发挥作用,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则,保证所有利益关联的人的利益得到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居民们体会到民主和公正。根据路环村个体的案例,澳门特区政府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路环村而言,要对其进行规划、改造以及相关文物的修缮活动,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必须做到面面俱到,需要很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传统村落间有着许多不同,这样就不能运用某一特定的规则来建设这些不同的村落。从路环村的问题来看,不仅存在大部分村落所共有的问题,而且本身还有自己特定的问题,所以针对路环村的问题,将社区营造的内容应用其中,以解决这些问题。从“人”“文”“地”“景”“产”这几个方面分析,从而提出解决的办法[10]。传统的村落不好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交通不发达和信息不畅通[11]。路环村发展旅游业之后,澳门特区政府占了主导的地位,引导了居民在海边营业,但是这些只能让一部分的个人的利益得到满足[12],还应当让路环村的村民一起参加路环村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建设。
路环村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光辉路环四月八”举行佛诞节,佛诞节同时又是谭公诞及醉龙节庆祝谭公诞的会景巡游活动,这项活动已经提出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经有五十二年历史,是路环村的重要文化节目。传统的村落下,要发展旅游文化,首先要把村落的定位以及旅游规划放在主要的位置。还应当完美地结合村落的文化与旅游文化,为村落的发展找到一个方向。最后,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适合用旅游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如果村落决定朝旅游业方向发展,就必须要寻找一种更加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结合传统文化一起发展,这样村落的旅游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好。
传统建筑对于传统村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保护现有的传统建筑,保护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建筑主要的特色,进行维护和修缮,达到恢复村落活力的目的。要对传统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必须由专业的人士来完成,光靠居民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路环村的居民自古以来就有自行修缮的习惯,所以这对传统村屋的保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凝聚了居民对传统村屋保护的热情。但是有些传统村屋的修缮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以及技术支持,对于村民来说所产生的公共空间仍需要居民来充实和拓展。总而言之,政府、居民及坊众会三者之间需要责任主题明确、各司其职,形成良好的互动。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决定了村落景观,环村关于景观营造也开始走向正轨。十月初五马路居民建筑的重新粉刷、公益阁的艳丽红色的建筑、特色的街巷名称和铁皮屋,成为路环市区的网红景点。其景观营造的布局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适当地活化具有特色的历史建筑才能将路环村独有的风貌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多居民认为路环村传统产业是传统捕渔农作业、采蚝、产盐和造船。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只有造船得以小部分保存。随着传统渔业的消失、荔枝碗造船厂的倒闭、造船工匠年龄的增加等,造船工艺逐渐消失。目前路环村以安德鲁蛋挞的餐饮业吸引游客,餐饮业是路环村的核心,消费群体单一、经营简单,需要创造发掘其他的产业,在自身良好的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赋予路环村全新的价值,提升路环造船的内涵文化。
路环村拥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政府应好好利用、保护,推动区内旅游、经济发展。政府可加大发展海上旅游活动,设立渔业博物馆、渔产品手信店、海鲜美食街等一站式的主题旅游区域,打造属于澳门本土的观光文化,带动路环村的经济发展。本章根据路环村的资源特色,以社区营造内容中的“人”“文”“地”“产”“景”为切入点,对路环村的社区营造提出了不同的营造策略。同时通过调研分析,依靠政府、坊众会、居民这样的组织,利用路环村核心人物的号召力,利用宗教、路环村传统资源等建立共同意识,通过积极举办民俗节庆活动,营造路环村的社区氛围,使居民始终保持自下而上的原则,以居民为主体,运用政府、坊众会等资源,从而让所有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社区营造方面,首先由于路环村地处偏远,一些医疗体检不太方便,政府可以组织医疗团队在周末进行村民体检;其次对于社区活动缺少,政府可在路环市区内进行村民市集,把路环村的文化展示出来,提升文化精神(图3)。
图3 澳门街景:路环村特色的指示标、狭窄道路、特色的村屋、平民村的街道、荔枝碗造船厂工匠制船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文章分析了一个典型的传统村落,展示了目前传统村落的发展和现状,提出了保护传统村落以及开发传统村落遇到的困难。通过对一个传统村落的调查,再结合社区营造的相关知识,最后总结出了怎样保护传统村落以及传统村落怎样的发展。总的来说,主要就是通过重建历史人文,以及完善社区的管理机制对“人”“文”“地”“景”“产”这些方面进行营造,让传统村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与现代更加接轨。
路环村在澳门已经具有百年的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路环村的自然环境也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村落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地被体现。时代的发展,所有东西都在改变,路环村也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所以对路环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必须落实起来。路环村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生活的环境,更承载着许多澳门人的回忆,所以对路环村传统文化的保护,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实体的建筑,还应该保护传统的文化。让这些传统文化不再消失,得以传承。在这个过程中,路环村也不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接下来的日子里,路环村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转型时期。与澳门提出的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对路环村进行社会营造,首先必须保证路环村的文化价值不被改变,增加路环村内土地的利用率;第二是村落的保护与村民的利益是否相冲突,要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发展,必须要尊重村民的意见,让村民参与到其中来,为村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第三是关于政策导向与制度建设的关系,要对传统的村落进行保护,就必须要许多法律法规的支持,必须要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如果要想传统的村落得到保护,错落的文化价值就不能被改变;第四是主体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传统村落需要保护和发展,要保护的不只是村落的本身,更加与社会大众密不可分,必须重视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利用现代的思维和科技,让其长久的发展下去。
路环村的社会营造研究,也能给澳门的其他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带来一定的方向。但是由于路环村的结构极为复杂,而且不同村落的环境人文风貌各有不同,所以文章总结出来的几个方面,可能具有局限性。同时澳门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必须受到澳门特区政府法律法规的约束,加上自身阅历和时间有限,所以澳门路环村的社区营造策略还有许多地方值得讨论和商榷,尚需在具体操作中予以持续摸索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