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洪国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
姬晓玉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通讯作者)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1,2],至今仍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此次疫情危机在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反映了以聚居密度和流动速度为特征的当代人类聚居的弊端,对城市建设和未来人居环境的营造提出了严峻挑战[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封闭且漫长的居家隔离使住宅的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人们对于居住空间有了细致深刻的感受,对于住宅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4]。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因素对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探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多层住宅建筑既有问题及优化措施,为以后的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与支持。
从时代背景来看,2020 年初的疫情来势汹汹,中国政府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减缓疫情的扩散,但人类同这场疫情的斗争远未结束。在《公共及住宅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试行)》中明确指出必须做好重大疫情期间的居住建筑防疫工作[5],并注重强调室内空气环境方面,给住宅设计提供的新的思路与方向。
从需求背景来看,住宅建筑设计的研究同样具有必要性。住宅建筑最直接与居民联系,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保证住宅建筑质量是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品质的适宜途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延长了居民的居家时间,拓展了居民的居家行为,进而对住宅建筑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在健康与安全方面,新冠疫情的影响严重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使居民生命在疾病面前变得十分脆弱。故在后疫情时代,居民对于住宅建筑的诉求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逐渐转变为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安全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居家生活多样性方面,住宅空间需要更加多元化、功能更具有复合型以此满足居民居家办公及社交的需求。最后在户型灵活性方面,此次疫情的突发使居民开始重视未知风险的出现并为之做准备,住宅应同样如此,通过提高住宅灵活性以面对复杂的环境来保障居民自身安全。
文章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环境。与低层住宅建筑相比,多层住宅建筑存在公共交通空间且人口密度更是远高于低层住宅建筑,故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风险更大。相较于高层住宅建筑,多层住宅建筑在中国的存在时间相对更长,且老旧小区多为多层住宅建筑,其布局使得多层住宅建筑在疫情防控中面临更大的问题。无论是相较于低层住宅建筑还是高层住宅建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多层住宅建筑都极具研究的价值。
根据李英等人对居住环境质量的研究[6]并依照专家意见,本文选择影响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两大空间分别为建筑室内空间与单元公共空间,其中室内空间包括住宅户型、健身空间、贮存空间、玄关空间、学习空间、卫生间空间、室内通风和室内日照八个因素;单元公共空间包括楼梯间消杀、楼道通风与入户消毒区三个因素(表1)。
表1 多层住宅建筑现存主要问题表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不同因素对多层住宅建筑居住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即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多层住宅建筑不同因素对居民居住环境影响的样本数据,后采用SPSS软件分析确定不同因素对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在社会调查和心理测验等领域中,李克特量表法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态度量表形式[7],蒙山、潘璇、李凯等人[8-11]分别对住宅建筑、建筑公共空间、建筑满意度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研究,故文章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法来进行前期的基本数据收集。
2021 年4 月开展疫情下多层住宅建筑环境状况调研。调研问卷内容包括多项基本信息问题:性别、年龄、住宅类型、居住人数及教育水平等内容,以及居民就不同因素对室内居住环境评价的一系列内容。本次问卷调研使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无记名调研,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调研者的干扰,保证调研者可以如实填写选项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本次调研共收集问卷300 份,有效问卷总数为277 份,问卷有效率为92%。
分析有效问卷的基础信息:调研问卷在男女比例、年龄范围及住宅户型方面均涉及完整,调研信息有效(表2)。
表2 调研问卷基础信息汇总
3.2.1 室内空间因素分析
依据问卷调查的分析,居民对于室内空间部分满意度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以看出居民对于室内因素满意度的差异,即居民满意度最高的是室内日照。其次为室内卫生间、贮存、健身和学习等空间;普遍对住宅户型、室内通风满意度不高,最差的为玄关空间。据上分析,人们对于不同因素的满意度是存在差异的。按照不同因素来分析,满意度不高的玄关空间、学习空间及健身空间主要为疫情发生之后的居民需求发生变化,原本空间无法满足居民新的需求故而导致居民满意度较低,而室内通风、卫生间空间等此类因素则是一直贯穿于居民的生活之中,居民需求改变较小故而满意度良好。
3.2.2 单元公共空间因素分析
在单元公共空间方面,居民对于单元公共空间部分满意度如图1 所示。居民对于楼道通风的满意度最高、楼梯间消杀次之、入户消毒区满意度最低。楼梯间消杀和入户前区域的防疫要求是居民在疫情发生之后对住宅建筑新的需求,原本的设计无法满足现在需求导致满意度较低,是优化的重点区域。
图1 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因素满意度调查汇总
3.2.3 室内空间因素与单元公共空间因素对比
以室内空间和单元公共空间两部分为变量,分析这两方面的居民满意度可知,居民对于室内部分的满意度略高于空间单元公共空间部分。这是由于室内是居民长时间停留的空间,相较于单元公共空间,居民有更长的时间对室内空间进行调整,故在环境优化提升方面,单元公共空间部分可做重要分析。
3.2.4 因素相关性分析
将不同因素对室内环境质量影响程度的数据进行分析(表3),可以发现玄关空间、住宅户型、室内通风、贮存空间与多层住宅建筑居住环境的显著性分别为0.004、0.008、0.012和0.037,相较于学习空间、卫生间空间、健身空间和室内日照四项因素相关性影响更大。结合室内空间满意度,在疫情期间,居民对于室内空间的玄关空间、住宅户型及室内通风的优化需求更大一些。
表3 因素影响大小分析
于单元公共空间部分的影响因素来说,可以看出,楼梯间通风的显著性最大,入户消毒区次之,显著性最小的是楼梯间消杀。综合来看,想要提升多层住宅建筑居住环境,更需要从住宅户型、玄关空间及通风等方面入手,而室内日照、学习空间、健身空间、卫生间空间等方面的提升需求相对较低。
上文基于问卷调研数据并结合SPSS 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环境影响的大小,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环境的提升提供合理方向。
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的灵活性是指通过能够灵活移动、拆卸、安装的建筑构件,使得住宅内户型间能够灵活组合,户型外部轮廓、内部空间都具有灵活变化的能力,能够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并且随着居民需求变化而更新[12]。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室内空间的灵活性设计创造室内弹性空间,以满足对生活品质或个性追求的适应,解决室内功能需求的问题。室内可以采用平移拉门的水平移动实现空间的转换,形成不同的区域;通过转变空间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其次,尽量通过减少室内承重结构所占用的空间来扩大室内面积,且选用易于拆装的构件划分室内空间,做到室内空间的自由分割,保证居民能持续对平面布局进行调整,使住宅建筑更具有可持续性、适应性、灵活性,以解决不同住户对户型的需求及贮存等空间不足的问题。
住宅作为人类生活的最小单元,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是必须要做出反应并且是具有防疫功能的。首先应隔离感染源,设计入户消毒区,满足居民出入室内空间的简单消杀需求,降低附着在外套上的病毒细菌被带入室内的可能性。其次切断传播途径:在玄关、卫生间进行消毒杀菌设计,进一步降低病毒进入室内的可能性,在玄关处形成独立空间作为隔离缓冲区,以期消灭细菌和病毒,避免交叉感染,故玄关处需满足换鞋、脱外衣、简单消杀的程序,阻断室外的病菌对住宅内部的滋扰,必要时可设置洗手台;在卫生间的提升上,需尽量做到干湿分离,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需尽量做到“三分离”,干湿分离的卫生间设计可以方便居民使用且增加卫生间的防疫能力。
通风是降低多层住宅建筑疫情感染风险的重要且有效手段[13]。首先,小区内多层住宅建筑的设计应形成连续的开敞空间与通风廊道,可实现室内外的自然通风,更新室内空气,以降低感染的风险;其次,走道及楼梯采用自然通风或设置新风系统,使得户内风压大于走道与楼梯风压,形成压差,阻隔公区空气进入室内;最后,选用合适的建筑平、剖面形式,来组织自然通风。在平面上,尽量“一”字型排布空间,并适当增加建筑进深;在剖面上,可适当提高建筑层高,使建筑可以进行穿越式、浮力烟囱式等形式的自然通风,在满足建筑经济性的基础上保证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居民居住生活质量。
住宅建筑作为城市的缩影,住宅建筑的健康与城市的健康息息相关,此次疫情的发生再次为多层住宅建筑的形式及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疫情中做好室内外的防疫措施才可以实现住宅建筑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影响环境的数据,并结合SPSS 软件进行分析,以此探讨疫情期间不同因素对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及单元公共空间环境的影响程度情况,得出可主要从住宅户型、玄关空间及通风进行环境优化提升,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表来源:
文中图片、表格均由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