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郑夏忆 通讯员/王君斐
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就医难、康复难、照护难等问题,宁波市北仑区探索构建“急症快医、慢病细养、失能近护”三位一体的医康养服务体系,实现老年群体“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康护融合”。
“郑大伯的高血压、眼疾等药快吃完了,老伴的肾病药也快吃完,但因为腿脚不便不能自己去宗瑞医院配药,药得尽快送达……”在北仑区大碶街道“支部点亮微心愿”锋领网格先锋行动中,网格员陈琪主动“承包了”88 岁老党员郑清芳的“微心愿”,用心地记录下了他们二老的配药需求。
为建立长效的老年群体服务体系,北仑区以党建统领多方协同助力“浙里康养”,不断搭建平台、完善机制,立足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居家三个载体,创新构建“急症快医、慢病细养、失能近护”三位一体的医康养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5家康养联合体,为急难重症、慢病康养、失能照料三类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医康养服务。
郭巨街道峰南社区是由后墩、上宅、中宅等7 个村的拆迁安置人员组成的社区,居住的许多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不少失能半失能老人,日常生活中因为身体原因,很少主动出门,已逾古稀之年的黄大爷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社区和居家养老机构合作启动“又见阳光”关爱活动,不仅为他提供了复健帮助,还有常态化的量血压、测血糖、剃头发、剪指甲等各类服务,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他勇敢走出家门,参与半失能老人益智小组组织的乒乓球、气球传输赛等活动,在复健中感受到了社交的快乐。
这正是北仑区“急症快医、慢病细养、失能近护”三位一体的有效举措。北仑区充分发挥康复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优势,通过嵌入小型养老单位、增设老年专科门诊等方式,提升老年急难重症的快速诊疗水平,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室或与邻近的医院进行医疗合作,建立老人健康管理和干预机制,做到小病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大病及时抢救、及时康复,此外,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纽带,将社区的各类康护资源有效整合,为社区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在戚家山街道,已陆续完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康复护理站、“时间银行”、“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站联合建设。“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东升社区开展‘领聚里、亲里乐’结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包联服务队、党群先锋队等力量,为老年人开展服务,把老年人社区打造成为老年人的美好乐园。”戚家山街道党工委委员谢芳说。
当前,北仑区已建成一批新型医康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急难重症后的快速诊疗服务,还打通了医保通道,解决医疗点就诊刷卡结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北仑区将继续围绕医康养体系的融合发展,推动康养型机构建设,规范‘医’‘养’床位转换机制,持续创新举措,增加服务供给,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医康养服务。”北仑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碶街道富春社区“老漂族”过集体生日/北仑区委组织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