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民,李凤志,寇 磊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种类,由钢筋承担其中的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应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有预制楼板和现浇楼板两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设计时,需注明楼板的厚度、钢筋大小及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信息。
目前,施工现场存在多种样式的马凳,常规的马凳都是根据楼板厚度定尺加工的等高马凳,不具备高度可调性,而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往往同层和不同层楼面,存在多个板厚的楼面,如何能将多个功能集成化,本文提出一种可调式混凝土楼板厚度与钢筋间距控制技术。
华熙中心广场项目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五三大道以南,站前大道延伸线以东。工程包括1 栋39F-169m 超高层综合体,1 栋12F-48m 精品酒店,1 栋电影院,若干商业楼,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每个单体同层楼面均设计了多个不同板厚的楼板。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往往是施工现场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该可调式混凝土楼板厚度与钢筋间距定倍控制技术可解决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和钢筋间距难点;解决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竖向间距,提高钢筋成品质量和成品保护;通过上筒与下筒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其上筒与下筒之间的间距可调,解决不同楼板厚度采用不同定尺楼板厚度控制器,保证了功能集成化,其技术原理如图1。
图1 可调式控制器结合技术原理
楼面钢筋放样弹线→楼板下部钢筋铺设→可调式控制器安装,高度调节→楼面上部钢筋铺设→混凝土浇筑。
1)楼面钢筋放样弹线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楼板钢筋信息,在模板上进行钢筋放样弹线,提前进行钢筋定倍,保证钢筋倍置关系。
2)楼板下部钢筋铺设 根据在模板上进行的钢筋放线弹线,选用设计图纸中的钢筋型号进行下部钢筋的铺设和绑扎固定,铺设过程中注意下部钢筋垫块的放置,并进行相关的检查验收。
3)可调式控制器安装 在下部钢筋铺设完成后,进行可调式混凝土楼板厚度与钢筋间距控制器的摆放,摆放按照≤1m 的间距进行设置,控制器的设置在纵横向钢筋的交接处。控制器的底座设计了放大接触面,可稳定的放置于模板面层上,也可以采用不钢钉钉压固定在模板面上。安装时,根据设计图纸楼板厚度,通过上筒与下筒之间的螺纹连接,调整上筒与下筒之间的间距,以满足楼板厚度的要求。
4)楼面上部钢筋铺设 下部钢筋铺设及控制器安装固定完成后,进行上部钢筋的铺设,因控制器上筒有设置钢筋安装槽,故直接将上部钢筋安装于钢筋槽内,铺设完成后进行钢筋的绑扎固定。
5)混凝土浇筑 各项施工工序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浇筑楼层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根据控制器按照设计楼层板厚调整的高度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提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厚度控制质量。
可调式混凝土楼板厚度与钢筋间距控制技术的质量控制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工人培训工作,提升施工合格率和施工质量。
2)在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模板安装的平整度,尽量使用整块和硬度好的模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
3)下部钢筋的保护层垫层应使用高标号砂浆垫块等其他强度符合要求的材料,应注意不要少放、漏放,垫块可设置于纵横钢筋交接处的控制器内筒内,以达到更好效果。
4)在实施过程中,项目技术人员和质量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技术指导,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处理。
5)控制器安装底座与模板接触面,应保持平整稳固。控制器安装高度应根据设计图纸板厚进行调整,安装完成后进行复核,确保满足要求,如发现偏差通过调整控制器的高度来满足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执行“三检制”制度,加强施工的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不能停留在最后验收上,以保证最后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7)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浇捣厚度、时间等技术要求,浇筑到表面覆盖控制器顶部即可,不宜过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时不可以触碰控制器,防止控制器移倍和被破坏。浇筑应密实、振捣充分,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
可调式混凝土楼板厚度与钢筋间距控制技术是通过创新一种可调式混凝土楼板厚度与钢筋间距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的高度调整和钢筋定倍槽,解决不同板厚需采用多种不同规格的马凳、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竖向间距。相较于传统的马凳,该控制器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多功能的集合,提升了控制器的应用价值和适用范围,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施工质量,还可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和降本增效的作用,对不同板厚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和钢筋间距控制提供相应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