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杂谈

2022-09-15 00:57编辑整理本刊编辑部
垂钓 2022年9期
关键词:塑料布帐篷钓鱼

编辑整理/本刊编辑部

露营,是一种从家到“诗和远方”的过渡形态,是向彻底拥抱自然、释放身心的理想状态的一种妥协。

营盘须稳固

(文/黑龙江·春江)露营是确保野钓质量和安全的头等大事。只有营盘稳固,钓鱼才无后顾之忧。野外露营应紧紧围绕“安全、实用、美观”六字下功夫。

2021年盛夏,我与朱哥在牡丹江莲花湖苍鹭岛钓鱼时,吸取了以往野钓露营教训,在防止蚊蛇袭扰和雨水侵袭等方面动了一番脑筋,特别加强了防风、防水处理。

我们首先将露营地选在远离水岸的山坡地带,用短锹平整空地,做好防水槽,趁阳光充足时进行晾晒,减少湿气和潮气,然后就地取材割些柳条铺在上面,增加帐篷与地面的间隙。帐篷里铺上塑料布和防寒垫等,确保下雨时隔湿隔凉。帐篷的四角要用地钉固定好,再用防风绳在帐篷中间进行加固。帐篷外用大塑料布罩住,与大石、树根等绑定。

为了保持空气畅通,我们用两根树干将帐篷的门脸塑料布支起,再通过一些手段使其成为倒U形门脸,视线变得更加开阔。

另外,我们特意在两棵树之间离地1.5米左右的位置用绳子把食物悬挂起来,再用大塑料布撑开罩住,既通风防雨,又可预防老鼠和蛇偷吃。再在帐篷的不远处支起遮阳天幕,搭好灶台,摆上桌子。最后再选钓点,搭钓台,打窝子,做好野钓的前期准备工作。

渔人看露营

(文/浙江·渔动江湖)不知不觉间露营就火了,我家附近的房车基地、露营基地人满为患。它为什么突然这么火,究竟满足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如今自媒体盛行,人们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最朴实的乡村生活镜头频频登上“热搜”,手机屏幕前的人不断被“熏陶”,便向往着去乡野体验一下新的生活方式。去农村走一走,品尝农村野菜,搭个帐篷睡一宿,次日凌晨还可以看日出东方。

还有一些人干脆把锅碗瓢盆都带上,更高级者还要拉上音乐设备,搭投影,在空旷的海边、无人的山野K歌别有一番感受。

第二,近年来疫情频繁冲击旅游市场,人们躁动的心愈发按捺不住,唯一的选择就是画个圈,在圈内变着花样释压,就近露营便是选项之一。无论在海边、森林或高山上,丰富的负氧离子总能让人身心放松,这种感觉很上头。特别是夏秋交替之际,你在凉爽的夜晚看着满天星斗,没有城市车来车往的喧嚣,远离生活工作的压力,剩下的只有自由舒畅,次日凌晨,你探头就能迎接第一缕朝霞,这是无数人向往的生活。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我们露营非常简单,就是为单纯地眯一觉,补充点儿体力,为次日早间时段“爆护”充电。记得第一次露营时,我没做多少准备,本来就是为钓鱼,而且打算钓通宵,结果钓到午夜时分一口都没有。我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开始搭起帐篷,但帐篷内仅有一张防潮垫,最后只能勉强蜷缩着睡一会儿,闭上眼睛半个多小时也没能完全入眠,深山里真是太冷了。

露营毕竟是在野外,我们一定要对所选目的地有所了解,做足准备,不然不但尴尬,还很危险。

露营,我也害怕过

(文/黑龙江·修漂六木)讲起露营,那真是一件既渴望又可怕的事情,渴望是因为过腻了单调生活的人们,想找到其他方式,改变一下生活节奏,畏惧是因为大多人没有野外露营的经验,却又对露营充满着期待。

下午的阳光渐弱,刚出差回来的邻居娜姐,看我整理鱼竿,便凑到跟前说道:“六木你要去钓鱼吗?”

“是啊,准备去夜钓,”我笑着点点头,又随口问了一句,“你去不?带你一个。”

娜姐犹豫了一下,说道:“想去,但睌上没地方住。”

我说:“有帐篷啊,钓累了就睡帐篷,我这儿有俩,你要去就都带上。”

娜姐乐了,说道:“真是太好了!”

城市中的人们,就像笼子鸟,一有机会就想到野外撒个欢儿。

我开车来到老钓点——林海河,这儿群山环抱,河水从山中流出,清澈见底。我选了一个汀子,里面藏了不少鱼,支上竿、调好浮标,对娜姐说:“你来这儿钓吧。”

趁这时候,我赶紧把帐篷支上,过惯了城市生活的娜姐对野外一点都不熟悉,支帐篷这种事只能我亲自做。我用镰刀削了些半米高的水稗草,铺在地上,在草上搭两个帐篷,间隔五六米左右。

准备完毕,天已经快黑了,娜姐一条鱼也没钓到,她看我把帐篷都支好了便说:“你快来吧,我帮你摘钩。”我嘴上说着“你钓吧,不耽误事儿”,手却接过了鱼竿。

重新调好浮标,开始钓鱼,因为走水,我钓的是底部截口,拉几竿后就开始上鱼,鱼不大,二三两的小杂鱼。

娜姐第一次在野外过夜,看啥都兴奋,看见帐篷也觉得新奇,前后左右整理她的帐篷,一个帐篷灯都能玩一会儿。

钓鱼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深夜,娜姐已经睡下,四周漆黑一片,就在我犹豫还继不继续钓的时候,起风了。我感觉有点儿冷,想着回帐篷睡觉明早再钓。可是我刚钻进帐篷不久、似睡非睡的时候,突然听外面传来脚踩草梗发出的嗤嗤声,声音是冲我这边来的,我立刻警觉起来,手伸向枕头下面,把我的防身用具握在手中,心想:这里离村子这么近,不能有什么动物吧?

声音到我帐篷门口停下了,只听娜姐的声音传来:“六木,我害怕。”

我长舒一口气,心里想着我也害怕啊,还差点儿让你给吓死。

“快进来吧,我出去钓一会儿鱼。”说着,我拉开帐篷门帘,让她进来。

娜姐到帐篷里倒头就睡。我回头看了一眼娜姐的帐篷,灯还亮着,风刮得帐篷影影绰绰的,似乎还有个人,我赶紧闭上眼睛,心说“兰若寺”我看了好几回,娜娜你可别吓唬我。

露营意境

(文/浙江·石玄)露营之于我,代表山野,静谧、清新;代表日出,美好、重启;代表浪漫,一方帷帐,爱人相拥;代表破局,远离喧嚣与烦恼。一如对钓鱼的向往。

和爱人相拥在帐篷里,于静谧之地听着从其他帐篷中传来的鼾声,于清新之境品尝着各式小吃,感受野外的气息。

负重登山,装备沉重,手提肩扛往返于停车场和露营地之间,支帐篷、备饭食都是体力活,太累太困,日出不看也罢。

破局挺好的,一次露营,电话不断接打,反正还是要回去处理各种麻烦事的。

一如钓鱼,明知只有小白鲦,也会以搏大物的心态严阵以待,永远满怀期待。

露营者的心灵追溯

(文/浙江·毛毛虫)露营为啥突然火了,这种火爆能持续多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疫情让长途出行变得困难重重,既然如此索性就近吧。露营便成了首选,是一种从家到“诗和远方”的过渡形态,是向彻底拥抱自然、释放身心的理想状态的一种妥协。

但仅仅搭个帐篷、坐在草地上吃喝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衍生出了“精致露营”,它包括但不限于综艺娱乐、车友活动、音乐派对、咖啡酒水、烧烤美食、亲子阅读、瑜伽健身,等等。多形态的“精致露营”各放异彩又相互交融,起初以年轻人为先头部队,逐渐扩展到各个圈层,成为一种流行。

在公园、草地、山脚、湖岸、河边安营扎寨,在阳光、清风、星空、天籁的臂弯中享受自然,化解生活的郁结,获得身心的治愈,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与接纳。

城里时日短,山中岁月长。城市仿佛是一头怪兽,不仅吃掉了人们的健康,还吃掉了人们的时间,让岁月变得虚无。从长远看,这种生活方式会持续下去,因此,露营——从城市到乡野,也会持续下去,它不失为更高维度的回归,这种回归会变得迫切,形式会丰富而多元。

初次露营的教训

(文/河南·逆火)要说眼下最流行的休闲方式,火出圈的露营必须占有一席之地。人们不是在露营,就是在去露营的路上。

寻一片绿地,搭一块天幕,放几把克米特椅,支好折叠桌,打开烧烤炉、烤盘、咖啡机,再挂上烘托气氛的灯串,撑一顶帐篷,备一桌餐品,和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品味美食……

露营——一顶帐篷让“诗与远方”变得触手可及。

作为一名“九段”钓鱼人,野钓一日甚至数日如家常便饭,一顶帐篷就是我休憩的港湾、遮阳的密林、避雨的屋顶。就着《垂钓》杂志的露营话题,我来聊聊我野外垂钓露营的感受。

二十多年前夏季的一天,我和钓友去孤石滩水库钓鱼,那是我第一次带着帐篷出钓。当时扎帐篷钓鱼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当时钓友们野钓大多硬扛一夜,实在熬不住了就天当被、地当床,就地眯一会儿。

到地儿撑开帐篷,摆好马扎和鱼竿,时值夕阳西下,绿树青山掩映,一点红帐装点,好不惬意。钓到了凌晨三四点,暴雨不期而至,我和钓友连忙躲进帐篷避雨。由于经验不足,我购买的单层帐篷,在倾盆大雨之下,上下左右都在渗水漏雨,我们躲在里面比外面好不了多少。总算咬牙熬过了这场雨,钻出帐篷时再也没有了来时的愉悦心情。

没钓到鱼,但我钓到了经验:出钓前一定要看天气预报,有暴雨不出行。一定要买防风防雨的双层帐篷,还要提前把排水沟挖深挖宽,做到有备无患。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快乐地钓鱼和露营。

猜你喜欢
塑料布帐篷钓鱼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
活动名称:遗留的图案
健身“隔间”
带上帐篷去旅行
在户外过夜
钓鱼
去郊游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