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实与合乎情理来传递温暖
——关于“暖新闻”的思考

2022-09-15 12:36孙德宏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温暖受众

□ 孙德宏

近一段时间以来,“暖新闻”成为诸多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上一个热度很高的新闻类型或报道形式——这一现象正受到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赞赏者不少,批评者亦多。

那么,如何看待“暖新闻”?如何让新闻传递温暖?

一、什么是“暖新闻”?

简单地看,业界一般把那些给人以温暖的新闻报道称之为“暖新闻”。但如果一定要从新闻学或传播学上给这种报道类型下个科学定义的话,恐怕也比较困难:难道还有可以或应该令人“不温暖”的新闻吗?所以,“暖新闻”只能是一种感性的、比喻式的,不十分严谨的说法而已,其科学性的界定是较难周全的。

我们说,新闻报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传递对受众有某种价值或需求的信息;二是影响社会和人生,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从这样的角度上说,那些给人以满足、愉快、解放,甚至升华的感受和效果的报道,就是“好新闻”。这样的新闻当然给人以温暖,因此把那些较好地实现了上述目的的新闻称之为“暖新闻”,当然也未尝不可。所以,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所有的新闻都应该是给受众以温暖的。因此,简单地说只有某种特定的新闻才是“暖新闻”,客观上有可能造成某种混淆,甚至影响到新闻根本目的的实现。

不过,当下一般所说的“暖新闻”在报道对象、报道事实和传播效果等方面,也是确有其具体所指的,即报道对象多是消防队员、志愿者、医生、军人、教师等公益性较强群体,或底层弱势群体等;其新闻事实大多较有惊奇感,比如弱者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等;其传播效果是令受众感动、温暖,给人以正能量等——虽然把这类新闻命名为“暖新闻”在学理上不很周全,但从具体新闻实务操作和良好的传播效果角度上讲,采写、传播这样的新闻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再加之它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一种现象,所以,本文暂且把这类新闻仍以“暖新闻”来指称。

当下“暖新闻”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一些报道传播效果很好,另一方面,一些报道效果很差,社会诟病甚多。本文重点讨论后者——初衷很好,效果很差,问题出在哪里?

二、失实与不合情理是当下“暖新闻”的最大问题

关于当下“暖新闻”的问题,很多新闻业者和学者对此已有诸多角度的讨论。比如,同质化、跟风报道、题材固定、数量过多、事实不清、标题党、人物标签化、故事模板化、细节不足、报喜不报忧、感情泛滥、审美疲劳,等等,对应到众多的具体报道文本,这些问题可能都不同程度存在。但是,我们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这些问题并非“暖新闻”所独有,而是在我们很多的热点报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从总体上讲,它们基本都属于采编技术性问题,相对而言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解决的。所以,这些都不是“暖新闻”问题的根本。

在我看来,那些被广受诟病的“暖新闻”最大也最根本的问题是——虚假,一些“暖新闻”报道的事实严重失实。这在已经披露出来的很多曾经一度引起轰动、感动社会,而后很快又发生大反转的虚假“暖新闻”中屡见不鲜。当然,也有一些“暖新闻”其事实大体也存在,但报道很不合乎正常情理,依然给人以不可信的感觉,这种情况大体也可以归类为虚假。

为什么造假?原因在于,一些传播者一味追求博眼球、追求轰动、追求流量,或采访不深入或根本就没有采访而以讹传讹。

新媒体时代,新闻竞争空前惨烈。媒体也的确需要关注、需要轰动、需要流量和传播效果。但如果把流量、博眼球和轰动作为唯一目标,追求新闻的离奇就极有可能成为捷径,这就必然忽视甚至有意不顾新闻真实的铁律,甚至有意造假。其结果必然就是失去受众的信任,此时的“新闻”就已经不是新闻,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正能量了。

给受众以温暖的新闻,当然是好新闻,当然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暖新闻”中经常出现假新闻,甚至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十分有害了。假的“暖新闻”损害了新闻真实最根本原则。一个新闻连真实都做不到,初衷再好,即便刚报出来时效果也不错,很吸引人,甚至很轰动,但是一旦受众知道这是假新闻的话,那它就不是新闻,更谈不上什么“暖新闻”了;于是更大的损害也必然接踵而来: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巨大的损害。一个媒体、一个新闻传播者,最大的财富、最大的立身之本是真实。如果没有了这一点,就没有了信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就会受到严重损伤。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你就只能是消亡——对于这一点,曾经的传统媒体教训深刻,今天的新媒体更要警钟长鸣。

三、关于“暖新闻”若干技术性问题的讨论

解决了“暖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之后,现在,我们来讨论“暖新闻”的那些相对技术性的问题。前述“暖新闻”的若干技术性问题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

(一)关于题材同质化、人物标签化、故事模板化和跟风报道、数量太多问题

事实上,任何一个媒体、任何一个记者,从初衷上讲,都不想同质化,都不想跟别人一样。但是客观上不少“暖新闻”已经同质化,已经跟风了。与此同时,人物标签化、故事模板化等问题也都随之而来了。说到底,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本还是报道者能力不够,没按新闻规律办事的问题。这跟我们当下新闻传播中的其他问题一样,根本上,需要我们的媒体和采编者真正树立老老实实按新闻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深入采访的基本观念。包括“暖新闻”在内,新闻首先应该是在真实、客观、全面这些基本原则上下功夫,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追求,同质化、跟风报道等上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会较大程度甚至从根本上解决。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当然又有了一些新的传播方式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使新闻成为新闻的规矩和规律都变了。在新媒体时代,遵循规律、学习经典,仍然是我们新闻传播工作的不二法门。就当下的“暖新闻”而言,它们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其“温暖人心”的初衷,原本就是一切“好新闻”的一贯追求。曾经“好新闻”的经典作品里对此有很多好的呈现方式和技术手法,有千差万别的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在这里,虽然故事是不同的,但感人的传播效果却是相同的。正因其故事的“不同”,它们才新颖;因其“感人”才成经典。

在社会发展和工作生活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五彩斑斓的故事,虽然在“奉献和温暖”的母题之下,几乎所有报道题材都是关于生死、友爱、亲情,都是人们对美好经历的讲述,都是对美好人性的渴望,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世界和生命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而我们新闻报道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捕捉和报道这些“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个别”,也正是这一个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而且合情合理的“个别”,才具有惊奇感,才令人信服,才温暖人心,才令人动容——以这样的逻辑来从事我们“暖新闻”的采编,“题材同质化、人物标签化、故事模板化”等问题必然都会迎刃而解。

“暖新闻”的问题与数量多少没有关系,只与事实是否真实以及是否确实给人以温暖有关。当生活中真实的、有某种惊奇感的、温暖人心的事实,被我们捕捉、报道出来时,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而且数量越多越好。温暖人心的、美的东西多了,就会令人满足、愉快,乃至使人感到解放、升华,即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关于题材固定和“报喜不报忧”问题

按着上述逻辑讨论,“暖新闻”的报道对象当然就不应仅仅限于消防队员、志愿者、医生、军人、教师等这些特定人群了。如果我们认为“暖新闻”是对那些温暖人心的、呈现真善美的新闻事实的报道的话,那么,“暖新闻”的报道对象就应该存在于任何地方、任何群体,而不是一定的某些特定场所、特定人群。当然,上述这些特定人群因工作职业的特殊性,可能会相对较多地经历生死、灾难,进而具有较大的情感张力,相对会多一些“暖新闻”的素材。但把“暖新闻”的报道题材仅仅局限于这些群体,不仅报道面窄了,而且对“新闻”和“温暖”的理解也窄了。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在那些更多的普通群体,在那些“情感张力”不那么大的社会生活里,更多地发现并报道出更多温暖人心的“暖新闻”,岂不是更有普遍意义?

同时,如果认为只有“报喜不报忧”才是“暖新闻”,这也是对新闻传播目的和原则的一种误解,也有违“暖新闻”的初衷。传播真善美是传递温暖,揭露假恶丑同样也是传递温暖,甚至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传递温暖。揭露、批评假恶丑,就是呼唤、弘扬真善美;揭露、批评黑暗阴冷,就是昭示光明、温暖人心——这样的新闻同样也是“暖新闻”。

由此看来,任何群体任何时候都有温暖存在,任何报道都可以,而且能够传递温暖。所以,我们讨论“暖新闻”的更大意义在于,我们期待所有的新闻都能给人以“温暖”。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较高的能力真正能够去捕捉到这些温暖人心的新闻事实,并真实、客观地把它们报道出来。

那么,这个“较高的能力”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个“较高的能力”就是使新闻实现审美传播的能力。

对新闻素材的人文关切就是审美关切,人文关怀既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也是整合、记述新闻事实素材的阐释立场。当我们真正把人文关怀作为新闻传播的阐释立场,传递真善美、谴责假恶丑之时,我们的报道就能温暖人、关怀人,这样的报道就是审美传播,就可以被称之为“暖新闻”。这样的报道就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关于故事离奇、标题党、感情泛滥和审美疲劳问题

美的新闻当然要有惊奇感。但受到流量的驱使,当新闻有了一点惊奇感的时候,一些报道者们并不满足,还想把这一点有限的惊奇感无限放大,于是“惊奇”就变成了“离奇”。结果,在文本写作上就出现了故事离奇、标题党的情况,在传播效果和受众体验上就出现了感情泛滥、审美疲劳等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一些报道者对新闻美学惊奇感这个独立品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当下某些“暖新闻”对新闻惊奇感的追求已经严重过度。正因为“过度”,原本的“惊奇”就演变成了“离奇”,原本很好的审美追求便因其不合情理而遭受众质疑,感到被欺骗的受众当然也就体验不到什么美感和温暖了。

把新闻的惊奇演变成离奇,新闻的真实性没有了,新闻的客观性也丧失了。新闻首先要告诉受众事实是什么,这是第一位的。至于说这个事实有什么意义,你想引导受众怎样想,那都是第二位的,是不能强加给接受者的,是需要接受者自己去感受的。要表达这个“意义”,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事实的客观报道,自然而然地流露报道者的倾向,寻找新闻事实与受众情感的共鸣点。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离奇的事实、放任的情感,以及有意拔高人物、贴标签等,都会给受众以不真实、不客观,以及审美疲劳等感受。

在对事实的客观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报道者的倾向,是一个优秀记者的重要能力,更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合法性之所在,是新闻自身独立品格和新闻规律的必然要求。再进一步说,在新闻审美传播中,只有那些既符合新闻目的又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文本才是“美”的,才是温暖人心的,某些目的很好但不按新闻规律办事的报道,即使是感情再充沛,也都不能称之为审美传播,这样的报道导致“审美疲劳”是必然的。

四、“暖新闻”必须有合乎情理的内在逻辑

解决了“暖新闻”最大、最根本的真实性问题,以及那些技术性问题之后,我们还应该看到另外一个也十分重要的,处于两者之间的问题:一些“暖新闻”的基本事实是真实的,报道也大体客观,但仍然给人以半信半疑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 左图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 (新华社记者 周科/摄)

□ 上图 2021年2月17日,巴木玉布木夫妇在外出打工前和孩子们吃了一顿团圆饭 (新华社记者 周科/摄)

上述“故事离奇”“事实不清”“标题党”等问题,都是其中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种具有某种惊奇感的“暖新闻”的报道缺乏合情合理的内在逻辑的必然性。比如“不救自己的孩子而去救别人”,比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真实故事,都是很值得敬佩、很了不起的“暖新闻”。惟其如此,它们本身才具有惊奇感,但由于这种惊奇感又因其与人之常情有很大距离,所以如果报道者不能讲清楚被报道者为何如此做的内在原因,就容易被人质疑。于是,报道者就必须客观地挖掘和报道出这种惊奇感与人之常情之间的必然性、合理性——报道出“暖新闻”既惊奇又合理的内在而必然的逻辑关系。比如,“暖新闻”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因为被报道者的故事确有高于常人的不同之处,这些故事与常人生活的基本逻辑、基本常识有冲突、有张力,他们的故事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才会有惊奇感、温暖感——那么,这个“常人难以做到”却又“合乎情理”的内在必然逻辑的焦点就在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到了的?

找准这个逻辑关系,才能找到与报道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情感共鸣点,才可能令人信服、令人感动,给人以温暖。更进一步说,这个“暖新闻”不仅要告诉受众“是什么”,而且还告诉受众“为什么”——对这个合情合理的必然性的揭示,既使得这个新闻令人相信,更使得这个具体的新闻具有了更普遍的精神意义。

在这方面,一些优秀的“暖新闻”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020年武汉疫情刚开始时,一位医生护送患者做CT途中特意停下来,让已经住院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夕阳的新闻摄影感动了很多人:画面中,夕阳刚好落在远处高楼的上方,一片片白云飘过黄昏的天空。病床上的老人,手指向夕阳,手指上的骨节支棱着。病床边的医生穿着全身密闭的防护服,背后写着“凯哥”两个字……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暖新闻”。它的温暖之处在于对人的关怀几乎到了终极关怀的层面。疫情汹涌,医生对患者的生命关怀却很真挚、细腻,让生死未卜的患者这个时候去体味一下霞光满天的夕阳——这个故事的讲述很合情合理:治疗途中恰逢夕阳辉煌,那么就停留一下,感受一下——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实报道,实在温暖人心、令人动容。

还有一张关于春运的新闻摄影照片——《孩子,妈妈带你回家》(周科摄,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春运火车站的一个广场上,年轻母亲背着比她自己还高的行囊,右手抱着孩子,左手拎着一个大编织袋,后背已被行囊压弯,而怀中孩子安然无恙……这张照片真实地传递了无数打工者生活乃至生命的艰难,同时也传递了那些普通劳动者虽然艰难却依然与命运坚韧的抗争和前行……这自然就感动了受众。2021年春节,新华社拍这张照片的记者还专门找到了这位母亲,了解她现在的生活,这些报道又一次形成了新的传播热点。

两个“暖新闻”的事实都合情合理,惊奇而不离奇,传播效果令人感动,令人温暖——对于我们众多想用新闻报道来传递温暖的新闻人而言,这些优秀的“暖新闻”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套用一句常用来说“美”的句式来表达——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温暖,缺少的是我们那双发现温暖的眼睛。

五、实现审美传播的新闻就能传递温暖

通过对“暖新闻”的上述讨论,我们大体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无论是报道什么样的“新闻”,在我们的初衷上、阐释立场上都应该追求给人以温暖。创新是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一切精神产品的永远追求,但新闻传播任何形式上的创新终究都要以事实说话,按新闻规律办事,坚定不移地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即优秀的新闻传播永远都必须既合乎目的又合乎规律。就“暖新闻”而言,牢固树立以人文关怀作为事实叙述和展开的阐释立场,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就是重大的“创新”。而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根本要求就是:新闻必须合乎新闻的目的和新闻规律。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暖新闻”的初衷和努力,虽然它在学理上还不是很科学,但业界、学界其实都不必过分较劲。

其次,关于“暖新闻”的“暖”,应该暖在真实,暖在合乎情理。惊奇的新闻事件如果不能合情合理就显得虚假,就令人质疑。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任何事件,尤其是有惊奇感的事件,都应该有其内在逻辑的必然性。当我们把这种内在逻辑讲清楚了,它就不离奇,它就真实可信,就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搞不清楚这种内在逻辑的必然性,要么是这个事件本身是假的,要么是报道者的采访不深入或者水平能力不够。没有做深入扎实的采访,就不可能挖掘和报道出惊奇感与合情合理之间内在逻辑的必然性。

第三,新闻的审美关切就是人文关切,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注重“暖新闻”中的人文关怀,并使之真正成为我们新闻采编的阐释立场,这是新闻实现审美传播的根本保障。在我看来,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远不是一种采编手艺,而是一种基本价值,甚至是一种职业信仰。把“温暖”作为一种手段来换取流量、赚取眼泪,这本身就不是人文关怀,就有欺骗感情之嫌。

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传播没有捷径,需要报道者在思想和技艺两方面都有长期不懈的探索和积累,需要报道者永远扎扎实实地对新闻事实及其价值进行挖掘、研判和深化,这样的新闻报道才可能有深度,才可能被受众认可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时的“流量”“轰动”之类也都自然而然了,一味“跟风”“猎奇”以及自作聪明的“标题党”之类的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而造假更必然是自取其辱。

坦率地说,我们上述关于当下“暖新闻”的诸多讨论,在新闻实务及其理论方面,并没有说出多少“新话”——所有讨论的逻辑基点,不外乎还是真实、客观、全面、深入,以及惊奇、合情合理等——但是,这些“旧话”依然没有过时,依然十分重要。虽然当下新媒体势如破竹,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但是,新闻传播的根本目的及其实现这个目的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并没有改变。相反,这些在传统新闻中所强调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在新媒体时代其要求更鲜明、更强烈了。这既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要求,是人们相信新闻、接受新闻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合法性之所在,更是当下“媒体融合”之所以强调“融合”而非抛弃传统的根本所在。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暖新闻”出现,期待有更多的新闻都能真实、客观、深刻起来,都能给人以更多的温暖。

猜你喜欢
温暖受众
温暖冬夜
温暖的冬天
温暖你我 重新出发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温温暖暖
爱·温暖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