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芳
(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河南济源 459001)
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是目前生产上为害苹果、枣、核桃、山楂等果实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食果实,使受害果内充满虫粪,不堪食用,失去商品价值。桃小食心虫在河南省普遍发生,一年发生2 代。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多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果实,1年喷施2 次,对天敌伤害较大,果实农药残留量也较高。为有效解决山楂桃小食心虫防治用药短缺问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20年,我们开展8 种杀虫剂防治山楂桃小食心虫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在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韩彦村山楂园进行,地形为丘陵,3000m,土质为粘土,pH 值7.3,有机质含量1.8%,肥力中等偏下,无灌溉条件。品种为‘大五棱’,2006年种植,树龄14年,株行距3m×3m,82 株/666.7m,管理粗放。试验地从2020年5月中旬开始,在果园附近悬挂3 个桃小食心虫性诱捕器,每天观察诱蛾情况。
供试药剂为2.5%联苯菊酯微乳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阿维·联苯水乳剂、20%除虫脲悬浮剂、30%茚虫威悬浮剂、500g/L丁醚脲悬浮剂、45%毒死蜱乳油,均为市售。
试验共设9 个处理,除前述供试药剂外,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药剂用量: 2.5%联苯菊酯微乳剂80 g/666.7 m、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000 倍液、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 g/666.7 m、20%阿维·联苯水乳剂2000 倍液、 20%除虫脲悬浮剂1500 倍液、 30%茚虫威悬浮剂10 g/666.7 m、 500 g/L丁醚脲悬浮剂70 g/666.7m、 45%毒死蜱乳油2133 倍液。每处理小区4 株。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 次。小区间设置保护行。
根据性诱捕器集诱桃小食心虫成虫情况,5月24—28日为成虫高峰期,5月底—6月初为卵孵化盛期,确定5月底为施药适期。2020年5月29日下午采用明辉WD-16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1 次,平均每株树用药液2.5kg。施药当天为阴天,最高温度29 ℃,最低温度17 ℃,平均温度23.0 ℃,微风,空气湿度为68%左右。10cm 深土壤温度25℃。施药前后2h 内无降雨。施药当天夜里有小雨,降雨量1.7mm。各处理统一田间管理。
试验调查期间共有12 次降水过程,总降水量112.1mm。其中5月降水1 次,降水量1.7mm;6月降水6 次,降水量36.6mm;7月降水5 次,降水量73.8mm。
7月28日进行防效调查,按照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随机采摘100 个山楂,带回实验室,逐个敲开,调查桃小食心虫发生危害情况,计算虫果率、 校正防效。
虫果率(%)=(虫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校正防效(%)=(对照区虫果率-处理区虫果率)/对照区虫果率×100
测定防效后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1 可知,20%除虫脲悬浮剂1500 倍液对山楂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最好,虫果率为1.75%,防效达90.14%;其次为30%茚虫威悬浮剂10 g/666.7 m,虫果率2.25%,防效为87.32%;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 000 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 g/666.7 m、20%阿维·联苯水乳剂2 000 倍液、500 g/L 丁醚脲悬浮剂70 g/666.7 m的防效81%~84%;2.5%联苯菊酯微乳剂80 g/666.7 m和45%毒死蜱乳油2 133 倍液的防效较低,不足75%。
表1 不同处理对山楂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供试药剂20%除虫脲悬浮剂、30%茚虫威悬浮剂,防效均达到87%以上,是生产上防治山楂桃小食心虫的理想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阿维·联苯水乳剂、500g/L丁醚脲悬浮剂的防效为81%~84%,建议果农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使用剂量来提高防效;2.5%联苯菊酯微乳剂和45%毒死蜱乳油作为使用多年的老品牌农药,桃小食心虫对其抗药性较强,建议果农在生产中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混用。
山楂桃小食心虫为蛀果性害虫,最佳防治期时间较短。建议与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量监测手段相结合,一般在桃小食心虫发蛾高峰期后3~5d 施药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