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母亲河畔 城市蝶变

2022-09-13 10:06林剑波林爱玲陈盛钟
中国生态文明 2022年4期
关键词:兰溪莆田绿道

□ 林剑波 林爱玲 陈盛钟

木兰溪是莆田的最美“母亲河”,孕育了兴化平原,哺育了360多万莆仙人民,见证了璀璨的莆田历史文化。从“不设防”到“不用设防”,从防洪工程到水环境整治,从局部施治到统领全局……在莆田的发展历程中,木兰溪治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1年6月,木兰溪防洪工程全面闭合。10多年来,这条曾孕育兴化大地历史兴衰的母亲河,再度见证了莆田的城市蝶变。

因水而立治理一条溪流,立起一座城市

风倚斜阳挂壶山,水拥树影照新城。在莆田玉湖公园,郁郁葱葱的草地环抱着碧绿的湖水。这里已经成为莆田市民城郊游的首选之地。不久后,随着“水上巴士”的开通,人们还可以泛舟湖上,一路游船至绶溪、白塘湖,沿路观赏荔林水乡景致。

当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为减轻裁弯取直对原有水生态系统的影响,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河道水面,形成城市内湖,取名为“玉湖”。

玉湖水域面积超过700亩,不仅有效增加了城区水域面积,提升了蓄洪能力,而且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

如今,玉湖新城从昔日的郊区成为莆田城市副中心,印证了“治理一条溪流,立起一座城市”的历史蝶变。

木兰溪治理后,莆田进入城市沿溪跨溪、东拓南进的新时代,大幅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目前,莆田正在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暨拓展新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从四面八方出击,力争“一年有提升,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

高铁新城是莆田城市南进的重头戏,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将成为莆田未来实现港城连接、城市跨越发展的战略要地。

玉湖新姿 颜建平/摄

2020年,高铁新城启动区首批18个项目集中开工,正式拉开莆田跨溪南进建设高铁新城的序幕。其中,7条市政道路将拉大莆田的城市框架,实现全市公路网的再次升级。

因水而美流域综合治理,水清岸绿景美

“在家门口散步、慢跑,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欣赏木兰溪两岸美景,一举两得。”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社区居民徐文捷每天都在木兰溪左岸绿道上健身。

木兰溪左岸绿道起于木兰陂,终于荔港大道木兰溪大桥下游的江边水闸,总长约10公里。作为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部分,绿道工程利用木兰溪堤防堤顶防汛道路为绿道主园路,铺设彩色透水混凝土步道,并对岸边滩地、堤顶场地等进行绿化美化,打造出“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空间。

多年来,莆田市依托木兰溪水系,大力推进生态亲水设施建设,保留河道乡愁野趣,保护历史遗迹。现已沿溪建设多样化绿道335.2公里,建成了木兰陂、兰溪等十大公园,打造出人文荟萃的滨水景观。同时,莆田以河道水域为纽带,串联淡水湖景与人文景观,构筑水脉、地脉、文脉“三脉汇流”的木兰溪水文化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一河一策”,健全入河污染源档案。重点建设木兰溪流域沿线居民集聚区和排水大户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设施,完成251个行政村污水治理提升及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改造。深入推进共建美丽乡村,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

2022年3月,莆田“千年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项目启动。其中,城厢区赖溪至荔城荔港大桥的17公里,将打造“一脉三道、四卷七园、六廊多点”的木兰溪“十里风光带”。即一脉林带连接溪岸山水,四幅画卷书写木兰风光,七大公园传承木兰溪故事,六条廊道共谱跨溪乐章,多个节点注入城市活力。

因水而兴 滋养多元业态,给力乡村振兴

华林经济开发区是莆田五大经济开发区之一,曾经也是木兰溪的水患频发之地。过去受水患影响,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一直上不去。告别水患后,工业企业纷纷入驻。10年间,这里形成了鞋服、食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且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总产值已达数百亿元。

木兰溪得到有效治理以后,沿线除了已有的园区迅速成长以外,一些新的园区也应运而生,如仙游县的仙港工业园、荔城区的黄石工业园等。

随着木兰溪治理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当地更加重视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上海电气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竣工投产,为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木兰溪防洪工程建成后,兴化平原的可耕之地更加丰饶。在莆田涵江区,白塘湖水系沟渠纵横,可灌溉四周3800亩农田,即俗称的“三八片”。这里是莆田北洋地区的一片膏腴之地,处在木兰溪下游,以前常因汛期水患导致颗粒无收。如今,这里成了企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的宝地。村企之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合作,既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又消化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近年来,莆田环境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倒逼一些粗放型业态退出历史舞台,催生了一批新业态。在荔城区拱辰街道张镇村,“80后”何文魁经营着一片90亩的采摘园。几年前,他嗅到休闲农业的商机,选择回乡创业,从村里流转闲置土地,复垦复耕、精耕细作,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兰溪莆田绿道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莆田闹元宵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