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2022-09-13 10:00:48谢巧华王巍唐龙陈佳霖苏妙芳蔡奇志
肝脏 2022年8期
关键词:代偿病死率乙型肝炎

谢巧华 王巍 唐龙 陈佳霖 苏妙芳 蔡奇志

肝硬化晚期,血管收缩系统的持续激活可能导致严重肾血管收缩,致肝肾综合征,继而出现肾脏急性损伤[1-4]。另外,心输出量减少及全身炎症状态也是机体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重要原因,造成肾脏有效血流灌注不足引起急性肾损伤(AKI)[5-6]。由于全身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调节因子改变及免疫功能的紊乱,肝硬化患者AKI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升高与AKI分期密切相关[7-8]。Scr升高对预测肝硬化患者AKI的发生、进展及临床预后很有价值[9]。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的不尽相同,可能与病因分布、病情严重程度及地域差异等相关。本研究分析上述患者临床预后结局,现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德市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76例,男111例,女65例,年龄为(48.0±8.4)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致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

二、研究方法

患者符合以下其中一点即可被诊断AKI:48 h内Scr绝对值升高≥26.5 μmol/L,7 d内Scr较基线值升高1.5倍,持续6 h以上尿量<0.5 mL(kg·h)。

三、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合并AKI(AKI组)55例,非AKI组(121例)。2组患者的年龄、食管静脉曲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NR、TBil、Scr、BUN、血清钠、血清钾、MEDL评分及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AKI组与非AKI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二、预后分析

随访时间为3个月。随访终点为出现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死亡。非AKI组、AKI组患者28 d生存率为87.6%(106/121)、65.4%(3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01,P<0.05);90 d生存率为75.2%(91/121)、43.6%(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3,P<0.05)。

讨 论

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AKI,目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的研究显示,AKI的发生与患者高病死率显著相关[10-11]。文献报道,肝硬化并发AKI患者发病后90 d病死率高达36%~71.5%,且主要发生在急性期,随后病死率则显著降低[12-13]。本研究中AKI组患者28 d、90 d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非AKI组,与先前报道的结果相似。

本研究中AKI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非AKI组,而其是常用的炎症指标,说明炎症反应对AKI发生的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非AKI患者,AKI组TBil水平显著增高,表明AKI组肾损伤更为严重。有文献报道,感染是肝硬化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14-16],本研究未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肝硬化并发AKI是由急性事件触发的,如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及过度利尿等,其通过影响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或内脏功能而造成肾血管收缩,随后引发AKI。

综上所述,随着AKI分期增加,多项血生化指标也明显升高,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代偿病死率乙型肝炎
陆伦根:肝硬化代偿期管理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8
谢雯:肝硬化再代偿的全面认识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4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医学(2014年36期)2014-07-31 19:12:5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Sumf2与Sumf1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