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佩,张玲玲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南 平顶山 467013)
偏瘫是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可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心理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痊愈的动力,同时,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康复效果[2]。虽然,目前所使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等特点,但缺乏个性化,不能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性,致使患者在护理期间舒适度较差,治疗、护理依从性不佳,因此,难以取得预期护理效果。ADOPT[Attitude(态度)、Definition(定义)、Open mind(开放思维)、Planning(计划)、Try it out(试验)]护理策略由PETER HOUTS等在200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模式,包括态度(Attitude,A)、定义(Definition,D)、开放思维(Open mind,O)、计划(Planning,P)、试验(Try it out,T)5个步骤,此策略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鼓励患者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护理价值较高[3]。基于此,本研究将此护理策略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旨在改善患者步态和神经功能,现报道如下。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3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DOPT组和常规组,每组66例。常规组患者中男、女各33例;年龄40~78岁;患侧:左40例,右26例。ADOPT组患者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41~78岁;患侧:左38例,右2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患侧等一般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纳入标准 (1)脑梗死遗留单侧偏瘫障碍;(2)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
1.1.3排除标准 (1)生命体征不平稳;(2)存在精神障碍;(3)存在交流障碍;(4)合并恶性肿瘤。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介绍疾病康复知识,了解其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与患者密切沟通,协助其进行专项恢复,遵医嘱加强用药指导,嘱咐患者保证睡眠质量与时间,同时给予饮食干预及生活指导。ADOPT组行ADOPT护理策略干预,包括5个方面,即A、D、O、P、T,具体措施见表1。2组患者均于入组当天进行护理干预,直至患者出院1个月后结束。
表1 ADOPT护理策略具体措施
1.2.2观察指标
1.2.2.1依从度 评价2组患者护理后依从度,患者积极配合,按时完成各项训练为完全依从;患者需在监督下完成为部分依从;患者不配合且不遵照医嘱为不依从。依从度=(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2.2.2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功能性步行(FAC)量表、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生活质量。NIHSS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FMA量表评分为0~34分,FAC量表评分为1~5分,Barthel指数、GQOLI-74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各项功能越佳。
1.2.2.3步态 使用足印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护理前后步态情况,包括患侧步长、步宽、步速、左右步长差等。
1.2.2.4满意度 使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2组患者依从度比较 ADOPT组依从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依从度比较
2.22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NIHSS、FMA量表、FA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NIHSS、FMA量表、FAC评分均明显改善,且ADOPT组护理后NIHSS、FMA量表、FAC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比较分)
2.32组患者护理前后步态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步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步态均明显改善,且ADOPT组患者护理后步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前后步态比较
2.4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Barthel指数、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指数、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且ADOPT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GQOLI-74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5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ADOPT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ADOPT护理策略建立于D′ZURLLA等问题解决概念化的基础上,核心为参与被护理者在行为改变时所遇到的障碍,以增加被护理者行为的可能性[4-5]。有研究表明,临床所使用的常规护理策略多为患者被动地接受护理信息,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无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6]。目前,已证实ADOPT护理应用价值较高,但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未发现将此护理策略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本研究首次应用探究其成效。
偏瘫患者多表现为步态异常,肢体功能障碍等。本研究结果显示,ADOPT组患者护理后步态异常、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ADOPT护理策略各方面措施的干预下患者疾病恢复较快,表现为步态异常、肢体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DOPT护理策略中注重护士引导患者自我护理,可激发患者的个人思考能力,调动积极性,以促使患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护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作用[7-9]。
有研究表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枢神经元存在不可逆损伤,虽然经药物可控制疾病进展,但难以恢复其功能,因此,多采用康复训练等物理形式刺激各神经元,以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进而促使神经功能恢复[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ADOPT护理策略干预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DOPT护理策略中通过对患者进行积极康复的训练,激发患者的个人思考能力,进而促进功能恢复有关。另外,脑梗死偏瘫以步态异常、步行能力降低为主要特点,甚至有些患者无法自主行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3-14]。临床研究显示,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正确且积极的有效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5]。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ADOPT护理策略干预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较优,说明ADOPT护理策略在促进患者步态、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增强了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梗死偏瘫应用基于ADOPT护理策略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提高了依从度,改善了步态异常,提高了生活质量,可用于临床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