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 郑宝君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1)
随着经济发展,一次能源消耗量不断提升,可供开采化石能源逐年减少,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必须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绿色的理念驱使人们更多采用新能源,推动了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在充电系统就逐渐形成了“充电桩为主、充电站为辅”的充电网络。智能充电系统的控制器、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等需要不同电压等级的低压直流电源,同时由于充电系统内部的强电磁干扰,一些精密的开关电源无法直接采用。
反激变换器是在 Buck-Boost 变换器的开关管与续流二极管之间插入高频开关变压器,从而实现输入与输出电气隔离的一种 DC /DC 开关变换器。由于具有易于实现、允许较宽输入电压、允许使用大控制器的优点,还可以自动均衡各路输出负载,反激变换器常用于小功率场合,适合应用于大功率设备的辅助电源及功率开关的驱动电源。
反激,意为开关管关断时电感中必须释放的能量。图1所示为典型的反激变换器拓扑,它的工作过程为:开关管导通阶段,整流后的交流输入电压加至变压器原边绕组,MOSFET 漏极同名端电压下降,输出同名端二极管阳极电压下降,二极管反偏,副边绕组中无电流流过,电源输入能量储存在原边电感中;开关管关断阶段,储能经同名端释放至副边电感,此时副边二极管正向导通,电感,二极管,电容形成续流回路,输入电源能量最终通过电容给负载供能。最终,电路以固定开关频率无限次地重复导通—关断—导通的开关过程。图1中,原边与副边匝数比,即:N/N=n。
图1中原边X 处为开关管、电感和二极管的公共结点,称为交换节点。该结点是电感电流从原边转到副边输出的转向点,电流从电感流入节点后,既可以从二极管流出,也可以从开关管流出,这取决于开关状态。反激变换器中使用了变压器提供电气隔离,所以有两个交换节点,在此原边和副边的节点是等效的。在本设计中,共有四路输出,所以有5个交换节点。
图1:反激变换器拓扑
本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380V 交流输入,经整流滤波后输出V,通过分压后给控制板供电,输出PWM控制MOSFET 开关,将电源输入能量经变压器送到输出端,在输出滤波后,得到四路直流电源输出。
图2:系统总体结构图
单相380 交流电通用输入为342V~406V,50Hz 交流电经过全波整流后变成脉动直流电压,再通过输入滤波电容得到直流高压。理想情况下,整流桥的导通角为180 度,但是由于滤波电容器C的作用,仅在接近交流峰值电压处的很短时间内,才有输入电流经过整流桥对C 充电。因此整流桥实际通过的是窄脉冲电流。
整流桥的主要参数有反向峰值电压U和平均整流电流I,整流桥的反向击穿电压U应满足:
其中η 为电源效率,因为输出电压较高,故η=0.85;cos φ 为功率因数,全桥整流功率因数的典型值为0.57,所以这里cos φ=0.57。
由式(1)(2)得出U=717.7V,I=0.14A。所以整流桥选择四只1.6kV,1A 的快速二极管做整流管。
电流有效值与开关频率无关,所以开关频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反激变换器输入电容的大小。因此,输入电容的选择依据是它能承受的输入电流纹波。输入滤波电容按照3μF/W的原则,采用100μF 的极性电容。为避免初次上电时,由输入电容引起的巨大电压尖峰,在输入极性电容旁并联一电解电容,以衰减输入振荡。
电路达到稳态时,输出电容电压稳定为V,通过交换节点折算回原边侧,折算后电压为V=V*n,则开关管关断时,漏极处电压升至V+V。漏源电压过高时,MOSFET 可能会被雪崩击穿,或被过量的热耗散损坏,为保护开关管不受损害,此时需要使用钳位电路,本设计选用的是无源RCD 钳位。同时,为取得良好的效率,钳位电压取折算电压的40%,即V=1.4*V。
MOSFET 漏源电压降额因子确认为K=15%,估算二极管产生的过脉冲幅度为20V,选取高质量漏极电压BV=600V 的MOSFET,则V=0.15*BV-20-V(3)
钳位电路选择RCD 无源结构:
通过计算可得,钳位电阻为2.01kΩ,钳位电容为0.025μF。
钳位电容的电压额定值应大于1.5 倍电压,所以钳位电容选择25μF,250V。
钳位电路中的阻断二极管应使用快速或超快恢复二极管,有助于提高电源效率,开关管关断时,阻断二极管反向电压值应大于1.5 倍V,所以这里直接采用整流桥用的快速二极管。
在反激变换器中,电感既有储能作用,也能提供电网隔离。由于原边和副边电感不是同时流过电流,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设计,实际是视为耦合电感设计的。
假设输出二极管正向压降V=1V,则输出匝比
通过式(6),可以得出24V 匝比为3.143,15V 匝比为4.911。
由于输入高,5V 输出太小,匝比会非常高,影响电源整体输出效率,所以采用降压稳压器LT3971A-5,该稳压器输入为6.3V-38V,输出5.15V,这里使用24V 作为输入。
本设计中,开关频率f=100kHz,则伏秒积
则副边24V 输出电感值为283.8μF,15V 输出电感值为116.2μF。
把全部输出功率32.75W 都归算到15V 输出时,输出电流I=2.183A,折算回原边,得
设本电源效率η=85%,可得平均输入电流
计算得D=0.152,高输入电压对应小的D,所以本设计工作于断续导通模式(DCM)。由于它的一阶性能和内在的逐周电流保护,反激变换器具有工作环路稳定性好的特征。反激变换器对变压器的输入抑制性能优越,有利于系统稳定性。DCM 与连续导通模式(CCM)相比,原边电感更小,工作于强电磁环境时,受到的干扰更小。
电感储能释放时,电流以一定斜率下降,电流纹波因此形成。最优电流纹波定义为0.4,但是为取得高效率,纹波r取0.5,可得电流纹波下的峰值电流
四路输出的交换节点处都有二极管,在开关管导通时反偏,用作逆向电压保护,防止副边电感电流在开关时刻反向。
副边绕组最大峰值反向电压
四路输出的最大峰值反向电压分别为:177.892V、113.4916V、113.4916V、177.892V,这里统一选用PIV=200V 的快速二极管,并采用两个小电流二极管并联的连接方式,以降低正向压降。
选输出电容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约束条件:
(1)最大输出纹波峰峰值小于输出电压的1%,即V=0.05V
(2)负载突增时,可接受的最大电压下垂量为:∆V=0.25V
(3)负载突增时,可接受的最大超调量为:∆V=0.25V
由上述三个约束条件,最小输出电容为:
四路输出的约束条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四路输出滤波电容计算结果
根据表1计算得24V 输出滤波电容为60μF,所以选用100μF、额定电压35V 的电解电容;15V 输出滤波电容为9μF,所以选用10μF、25V 的电解电容;-15V 输出滤波电容为6μF,所以选用10μF、25V 的电解电容;24V 输出滤波电容为60μF,所以选用100μF、35V 的电解电容。
使用图2所示的仿真电路结构,在仿真软件上构建电路模型,进行仿真。
仿真过程中,对参数设计进行部分更改如下:使用10pF 的电容,接在MOS 管源极和漏极之间,模拟开关管的寄生电容;考虑到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将变比设为0.98;因为要观察输出电流情况,所以在输出电压与地之间使用计算得到的电阻充当负载;为避免仿真时间过长,只进行200ms的暂态仿真。
对仿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24V,±15V 三路输出均在120ms 时达到稳态,5V 输出因为采用了宽范围稳压器,在20ms 内达到稳态。同时,在180ms~200ms 时间内,四路输出的纹波均未超过0.2V。由此可以得出:在200ms 内,四路直流电源均实现稳定输出。
比较稳态时变压器原边电感电流I(L1)、副边24V 电感电流I(L2)和副边15V 电感电流I(L4)的输出波形,会发现电源虽然工作在DCM,但电感电流均未出现典型的振铃信号。
通过对比表2数据,可以发现仿真值比计算结果稍好,但两者非常接近,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反激变换器的高峰值电流、漏电感难以控制、输出纹波交流成分大的缺点在仿真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仿真效率高于计算效率。
表2:电感电流计算值与仿真值对比
将设计好的电路制作完成后,使用示波器测试其空载参数。本实验中,使用数字式示波器2 通道分别测四路输出,选用10 倍放大,结果整理如表3所示。
表3:空载时四路输出电压参数
由表3中的数据可知,空载时电压纹波比较大,尤其是5V 输出,纹波超过2%,其余三路输出纹波均在1%以内。考虑到是空载,而反激变换器可以自动均衡各路输出负载,所以经实验确认,本电源能够保持稳定可靠工作。
本文基于反激变换器设计了一种高频开关电源,在通用输入342V~406 V、50Hz 的情况下,经全波整流,PWM 驱动MOSFET,由变压器进行功率分配,输出四路直流电源:24V/1A、15V/100mA、-15V/150mA、5V/1A。本设计工作于DCM,稳定性高,可用于充电系统的辅助电源及驱动电源。仿真结果证明,计算过程可行,实验结果表明,单端反激变换器具有宽输入范围,易于实现,且输出精度较高,能在输入电压浮动时,保持电源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