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现代商业银行的会计差错主要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金融业务过程中因工作疏忽、舞弊、各业务系统前台操作错误或系统参数配置错误等原因产生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差错。为确保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工作质量,业务流程具有规范性,业务操作流程一般包括受理客户需求、审核需求及资料、在业务系统录入交易信息、业务审批核准、客户确认、后台自动记账及会计非现场监控等环节。以上流程的执行质量决定着是否会出现会计差错和会计差错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整改。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与专业性,以此提升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会计工作质量。
基层机构前台业务人员需要与客户对业务办理需求与目的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以在此过程中实现对业务处理流程的预判,并能够为客户推荐符合需求的业务项目。银行基层机构的业务操作具有规范性与重复性等特点,规范且重复的会计操作能够为会计业务处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优势。客户业务处理完毕后的会计非现场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可疑数据,通过对可疑数据的核查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与客户需求不一致的业务差错,这也是提升银行客户服务能力与会计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实现客户业务需求和塑造良好的客户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办理的工作质量;反之,基层工作人员在业务受理过程中能够根据客户业务需求对商业银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基层机构业务类型调整自身经营决策,会计人员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人员,其能够通过会计数据对银行业务进行精准的分析,对商业银行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基层机构员工挪用资金或者前端操作问题导致重大会计差错的出现,均与内部控制薄弱具有相关性。同时,现代商业银行大部分银行业务实现了前端交易驱动后台自动记账,前台业务操作必须注重规范性管理,以避免商业银行会计差错问题的出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对基层机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手段。作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需要不断就业务规范操作进行强化管理,以确保业务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现代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大背景下,通过“系统配置会计参数、后台自动账务处理”方式,实现了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相对分离。主要业务通过系统自动处理,基层机构业务操作人员在业务系统仅处理交易信息,系统自动完成每笔业务对应的会计核算;看起来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操作更加简单便捷。但同时,基层员工对会计核算、会计制度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呈日益弱化的趋势,基层机构会计差错时有发生。基层人员的综合素养决定着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工作质量,但从现阶段工作内容来讲,基层机构会计操作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首先,当下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金融活动所需遵守的法律条款具有多样性,但受限于业务人员对此类法律法规的理解,部分业务人员难以秉持专业的素养参与到工作过程中,这也是会计工作质量难以提升的原因之一。同时,部分会计规定修订频率较高,对于银行前台工作人员难以及时掌握新的工作规范,这也就影响着会计工作质量。其次,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受行业发展性质的影响,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产品,并通过业务系统进行熟练操作。但当下大部分前台人员难以对银行各类产品和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掌握。最后,受限于工作经验等问题,新上岗或刚轮岗的工作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常存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都将导致会计差错问题的发生,容易产生客户纠纷、重大差错或案件风险隐患。
基层机构管理工作机制尚未完善,这也就导致会计工作的开展难以确保工作质量。首先,由于金融高风险行业的特征,现代商业银行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升级,通过数据集中逐步实现了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相对分离,基层机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难以对会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导致基层机构管理工作存在风险性。其次,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忙于业务发展忽略内部控制,缺乏对业务发展与内控合规关系的正确认识,这也导致基层机构日常经营业务的开展存在管理弊端。例如,在工作过程中基层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由于思想重视程度及专业性不够,导致业务操作不规范出现重大会计差错。最后,基层机构个别人员存在跨授权办理业务的现象,这也是现阶段基层机构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尤其对于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来说,日常工作中需要持续加强内控管理,稳步提高经营效益,同时防范重大差错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然而现代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人员会计核算职能的弱化导致基层机构会计管理意识削弱;部分基层机构工作人员及管理者可能认为会计工作可有可无,忽略了对业务风险的监控,对操作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患。例如,从商业银行日常工作交接来讲,基层机构工作人员在进行业务交接的过程中,受个人业务交接习惯的影响,存在营业前交接、中午交接、营业后交接等各种类型,尚未统一交接时间的情况下,监督交接工作难以体现工作质量。我国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尾箱押运普遍采用外包方式。如果有的基层网点为了满足押运公司接送尾箱时间的要求,没有及时、认真地检查核对当天发生的业务、没有按照规定做好会计日结处理和现金库存盘点,仓促与押运公司办理尾箱交接,就会导致一些会计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要有效防范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差错和资金风险的发生,必须持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并在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尤其是基层机构严格落实相关要求,才能有效防范会计差错,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从商业银行规章制度来讲,伴随时代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制度需不断进行完善。例如,利息核算、手续费核算、错账冲正管理等方面均需要结合业务发展和系统更新不断进行制度修订。同时需要持续加强会计工作制度的培训和传导,帮助基层机构业务操作人员不断规范自身业务操作,有效防范会计差错的出现。基层机构人员需要严格规范地履行业务操作职责,以提升会计信息工作质量。例如,规范利息业务操作,一方面,加强基层网点前台柜员的业务培训,避免处理业务时出现交易渠道或产品码选择错误、存贷款利率维护错误等操作性问题,从而导致利息核算方面的会计差错;另一方面,加强手工利息调整交易的账务核对,确保调整利息计算的准确性,既要核对系统交易信息与合同的一致性,又要在次日通过相关报表核对实际入息情况,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引入现代化会计管理理念和系统。现代化会计管理工作理念能够提高银行业务人员的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是确保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金融工作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鼓励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加快财会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现代化会计管理理念能够实现会计工作的平台化与标准化,逐渐通过机控代替人控,对提升会计管理工作质量,严格落实内控控制具有重要价值。
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人员管理体系需要持续创新,以实现银行人员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基层机构会计工作的开展需要管理体系进行约束,这也是提升基层机构业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按照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前台经办人员需要不断对业务类型进行梳理,以此对业务产品和系统操作进行针对性记忆,提升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业务产品服务质量,确保业务经办流程的标准性,同时业务核准人员应认真履行复核职责,避免流于表面形式,从源头保障业务操作规范、会计核算准确。例如,规范前台手续费收支操作,避免核算差错。一是加强基层机构前台柜员业务培训,以熟练掌握银行对外发布的服务收费价目表,正确选择收费事项和收费标准。二是核准人员应加强复核,需按照服务价目表、业务协议双方约定确定实际收费无误后方可授权,避免出现收费事项、币种、金额等操作差错。三是及时向客户经理及前台柜员传导手续费核算的会计制度,对于单笔大额手续费收入或支出应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计提或分摊。
强化基层机构会计人员管理工作体系是提升基层机构业务人员工作质量与效率、规避会计差错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通过明确基层机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对其履职的质效进行评价,通过绩效考核进行激励约束,切实提升其内在动力。职责管理能够组织前台柜员、客户经理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内控制度的学习、培训,协调前台柜员与客户经理的业务关系,帮助和督促前台柜员、客户经理自觉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检查、审核前台柜员设置和柜员的操作行为、交易信息录入质量,及时协助和指导前台柜员、客户经理解决各类问题,及时总结和报告基层机构内控工作动态。
进行业务操作环节的闭环管理。在进行业务受理过程中,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保障规范性,首先,前台人员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以此增强对客户业务需求的了解,从而更加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对业务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为基层机构提供业务流程的监管,真实记录双方的业务办理过程,一旦出现会计差错、经济纠纷等可及时准确地还原真实情况。
加强会计核准管理。会计核准是镶嵌在业务操作环节中重要的内控制衡手段。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会计核准的制衡作用,在分析、梳理业务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明确业务核准点、核准要求和风险点。一方面要加强对核准人员教育和培训,促进核准人员按照管理制度办理核准,认真履行核准职责;另一方面要建立与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制度,及时反馈和通报会计核准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风险提示或解决建议,切实提高整体内控管理水平。
加强会计非现场监控管理。现代商业银行应加强会计非现场监控系统建设,通过设置监控规则和监控模型加强对各业务系统的自动监控,并实现对可疑数据的主动预警。财会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会计非现场监控工作,根据非现场监控工作要点开展日常监控,并跟踪落实监控中发现或系统预警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进展情况,确保会计非现场监控的及时性、全面性。会计非现场监控人员应认真履职,坚持“有疑必查、有错必纠”的原则,登记非现场监控问题清单,记录监控过程和结果;并定期整理监控材料编写监控报告,通报非现场监控发现问题,对重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风险提示和改进建议。
对于发现的错账应加强错账冲正管理。一是严格执行错账冲正审批手续。错账冲正不论金额大小均应履行核准手续,区分错账性质和错账原因、一般错账和重大错账审批权限,经有权人审批后办理;涉及客户账户的错账冲正,还需经客户授权后办理。二是正确使用错账冲正方法。操作性错账冲正原则上应由原始记账机构办理,并采取全额冲正法。三是注重错账冲正的时效性。当日办理业务并发现的错账应当日冲正;本年度隔日发现的错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办理冲正,不得跨年办理。四是严格执行重大差错报告要求。重大错账发现当日应将错账信息及时报告银行业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提升银行内部管理水平和会计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现代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商业银行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首先,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并提升银行各层级工作人员的合规意识、风险意识,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其次,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与内外部有效地沟通,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采取系列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一是不兼容岗位相分离。不兼容岗位相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为防止“一手清”导致舞弊行为,需使不兼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例如,业务经办与授权审批、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资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监督检查等岗位均属于不兼容岗位。二是授权审批控制。商业银行在办理各项金融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审批。各级审批人员应严格按照授权权限对相关业务进行认真复核、逐级授权。对于重大财务开支或重大业务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三是财产保护控制。保护财产安全特别是资产安全,是银行会计内控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财产保护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务核对。例如,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工作人员需每日对网点现金等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与会计记录进行核对;如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不一致,说明资产管理或业务操作方面可能出现差错,应当立即查找原因并纠正错误。四是绩效考核评价控制。现代商业银行可通过建立检查评比、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和督促基层机构设置会计机构或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定期通过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银行授信、存款、手续费收支等重点业务会计核算管理,并通过制定激励约束措施,加强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能够从源头上预防会计差错和违规问题的发生,强化会计内控制度约束力,促进现代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信息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