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远凤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蒋远凤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剖宫产后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进行评估,旨在为后续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剖宫产产妇为此次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20例,上述组别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情况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有意义(<0.05);两组术后瘢痕形成情况分析显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意义(<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有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行性较高,可以帮助产妇实现最佳预后,推广及应用价值较高。
综合护理;剖宫产;切口愈合;瘢痕形成;应用价值
剖宫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是解决难产、一些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在分娩期间进行剖宫产[1]。然而,作为一种非自然分娩方式,剖宫产术具有术后恢复慢以及创伤大等缺点。由于术后饮食限制和切口疼痛,泌乳功能降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子宫复旧受到影响,加之常伴有瘢痕增生、切口愈合不良等不良后果,进而降低产妇术后恢复速度,降低产妇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规护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产妇的相关需求,对产后护理质量要求随之提升[2]。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以产妇为中心,可以为产妇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旨在加快产后康复进程,加快术后切口愈合素质,改善瘢痕形成情况,有效抑制医患纠纷的同时,可以提升产妇术后恢复速度[3]。为进一步研究上述措施的可行性,本文以剖宫产产妇40例为研究样本,对综合护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以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为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以剖宫产产妇40例为此次调查分析对象,将产妇(随机分组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24岁、38岁,平均年龄(30.49±1.70)岁;平均孕周(39.56±1.25)周(孕周37~42周);初产妇及疤痕子宫数量分别为11例、9例。研究组:平均孕周(39.62±1.27)周(孕周38~42周);平均年龄为(30.40±1.67)岁(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26岁、40岁);初产妇、疤痕子宫数量分别为12例、8例。将以上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SPSS26.0)对比分析,差异结果显示:不存在对比意义(>0.05)。
纳入标准:(1)临床数据、资料完整;(2)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试验知情;(3)入选产妇均为剖宫产;(4)思维意识无障碍;(5)语言沟通情况良好。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肺部感染;(2)血液、自身免疫性疾病;(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4)依从性差;(5)重大疾病史、过敏史;(6)中途退出研究;(7)高血糖、糖尿病等慢性病;(8)严重循环系统疾病;(9)遗传性瘢痕体质者;(10)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
对照组:对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实施方案为:对产妇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随后给予其生命体征监测、口头健康教育、常规心理疏导以及产科基础护理(皮内缝合采用医用可吸收缝线进行,重视切口的消毒及清理)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产妇综合护理指导,具体实施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围手术期护理:在对产妇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产妇沟通,告知其手术过程,以帮助减轻紧张和恐惧。孕妇留置尿管排空膀胱,开通静脉通路,持续心电监护,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出现异常状况后及时告知医生,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及配合。手术过程中,做好产妇的保暖工作,做好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果产妇有强烈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在相关医嘱指导下给予患者针对性止痛药治疗。此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缩宫剂,以防止大出血。密切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等情况;每天用碘伏原液擦洗会阴两次,并经常更换卫生巾和内衣;产妇手术后应指导饮食清淡,避免豆制品、奶制品、蛋等产气的食物,肠道恢复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进而提升产妇机体素质,有效防止感染。
(2)心理疏导:女性往往担心剖宫产术后疤痕的形成,影响美观。因此,多数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后存在一定的焦虑、自卑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切口预后程度,对产妇术后恢复产生消极影响。针对以上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帮助产妇缓解紧张、抑郁、焦虑等情形。除此之外,加强与产妇沟通,了解其内心实际需求的同时,方便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落实。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切口愈合护理,进而帮助产妇实现最佳切口愈合效果。手术前,为使产妇尽快放松适应手术过程,可提前告知产妇手术的安全性和恢复效果,进而降低产妇的紧张感及恐惧感,实现手术顺利进行,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手术后,及时记录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给予产妇肯定和认可,对于产后出现的轻微疼痛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等帮助产妇转移注意力,进而降低其对疼痛的感知。除此之外,给予产妇家属心理安慰,告知产妇家属适当给予表扬和关怀,帮助产妇提升术后恢复自信心。
(3)切口护理:伤口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是其正常生理反应,但过度愈合会产生病理性瘢痕,在降低美观程度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影响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针对以上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产妇手术切口进行观察,配合医生做好换药,伤口愈合后适当涂抹天然、无激素去除产品,包括洋葱提取凝胶、芦荟提取凝胶、蛇床子素提取凝胶等,以减少病理性瘢痕的形成。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产妇不要触摸手术切口,防止出现感染。如果打喷嚏、呕吐等行为可能引起腹部收缩,应轻轻按压手术切口两侧,最大限度地降低切口的张力,改善疼痛。使用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结合自身机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而加快术后机体恢复速度。
(4)预防护理:为降低感染发生率,加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除此之外,定期进行病房开窗通风,加强对家属进行健康安全意识教育,保持产后环境清洁,为产妇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5)饮食护理:对产妇机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随后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引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避免吸烟、饮酒、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保持过均衡营养,增强皮肤修复功能,改善术后瘢痕形成情况。
(6)早期功能锻炼:护士在产妇手术返回病房后,协助肢体进行握紧、弯曲膝盖等简单的主动、被动活动,如踝泵运动等。麻醉过后勤翻身,在机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以自身机体程度能力为基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升产妇身体素质,进而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是按手术操作流程行剖宫产术,术中取腹部脂肪组织提取自体脂肪干细胞,术后即于腹部切口周围多点皮下注射脂肪干细胞(间隔1 cm~2 cm,单点注射0.5 mL)。
对两组产妇术后瘢痕形成情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指标为:术后42天、3个月、6个月,腹部切口瘢痕组织厚度、宽度、瘢痕指数(子宫瘢痕肌壁间血流阻力指数RI)。研究方法为天津迈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型号:MD-300);分析两组产妇切口愈合疗效情况,将以下三种情况,即治疗后硬结显著消退,切口红肿、触痛等临床症状消失、上述指标状况均显著改善,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无变化甚至加重分别设置为甲级、乙级、丙级,计算甲级愈合率(甲级愈合例数/总例数*100.00%);分析两组产妇满意情况,计算其总满意度(总分设置100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将以上指标评分结果分别设置为80~100分、60~79分、0~59分。术后1~2天有无红肿、渗液渗血,7~14天切口脂肪液化率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
两组产妇术后瘢痕形成情况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切口瘢痕组织厚度、宽度高于研究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瘢痕形成情况统计学对比(mm,±S)
对照组低于研究组,统计学数据分析有意义(<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甲级愈合情况对比
研究组为100.00%、对照组为75.00%,前者高于后者,统计学有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差异大,对比分析有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对比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会形成疤痕,第二次妊娠时孕囊容易植入此处,导致疤痕妊娠。由于疤痕处的肌层较薄,受滋养层动脉侵犯,主要为结缔组织,在绒毛逐渐生长的情况下,容易穿透肌层,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此外,在药物或子宫清除治疗中,也容易因胎盘或孕囊脱落而导致切口部位破裂,进而产生大量出血,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4]。为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需要良好的临床护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外表。术后瘢痕的形成,对产妇的心理、生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在选择剖宫产术时,术后瘢痕已成为许多妇女必须考虑的问题。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周围环境的影响、激素变化以及心理不适等,都能引起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数据显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占比约为30%左右,对产妇身心健康以及术后恢复均产生消极影响[5]。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切口,减少瘢痕形成,有利于更好的恢复。综合护理是一项新型护理干预措施,近年来,该措施应用广泛,在临床上的优势逐渐显现,该方案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通过手术护理、心理护理等,对患者落实针对性护理指导,为孕妇提供完善的辅助医生进行治疗,确保手术安全性,加快产妇术后恢复[6]。
剖宫产可产生大量氧化产物,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引起手术色素沉着,影响切口的再生和修复功能,使切口结疤,影响外观的同时,会对产妇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7]。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通过对产妇进行预防护理、心理咨询、饮食护理、疤痕组织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实现其身心健康。在该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产妇更好的适应生产过程,增加其分娩自信心,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除此之外,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生产和不良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状况对手术及恢复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效避免产后抑郁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8],虽然疤痕组织是创伤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反应,通过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疤痕,降低术后瘢痕形成率。本研究采用了一些天然的无激素提取物,通过皮内缝合伤口缝合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改善皮肤再生修复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缝合线的皮肤表面张力,避免局部血流受阻、表皮受压。除此之外,有效研究显示,避免手术感染仍然是剖宫产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手术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做好手术相关器械、环境等的消毒工作,能使伤口及时愈合。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安全的普及,定期清洁。本研究中使用的伤口缝合线具有抗菌活性,减少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对细菌感染具有抑制效果。目前,临床上关于饮食对术后瘢痕形成的相关研究较少,但有学者表示,酒精和辛辣食物对术后切口的愈合产生阻碍作用,降低瘢痕修复速度。因此,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时,对术后饮食指导引起重视,帮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控制辛辣食物、烟酒的摄入,进而提升机体素质,加快切口愈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甲级切口愈合情况较高,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瘢痕形成情况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上述指标优势显著。由此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改善术后瘢痕情况,对切口预后速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其原因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该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以产妇为中心,通过对其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后,落实针对性护理干预,从手术护理、心理疏导、切口护理、预防护理、饮食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方式进行护理指导,帮助产妇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除此之外,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该方案的实施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理念,从心理以及生理等多个层次实施护理干预,对产妇身心健康均具促进作用。产后综合护理考虑影响胃肠功能、子宫复旧的因素,通过鼓励产妇早期进行锻炼及饮食指导,可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加速子宫复旧。
综上所述,产后综合护理的实施应用价值较高,手术缝合反应更小,不仅可以提高泌乳量,加快子宫复旧、胃肠功恢复,而且对产妇瘢痕的形成产生抑制效果,降低瘢痕厚度及及宽度,加快切口预后,提升患者满意度,各院在进行护理时可将其作为首选干预措施,并加以推广。
[1] 陈芬. 行剖宫产术初产妇采用人文理念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 117-118.
[2] 徐建英,双小群.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1,34(1): 145-147.
[3] 廖丹丹. 手术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睡眠质量的评价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 71-72.
[4] 邓美芳.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5): 2519-2520.
[5] 李春华,胡昕,杨淑平,等. 低频康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1,34(11): 177-178.
[6] 李亚丹.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功能及子宫复旧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6): 143-144.
[7] 杨朝霞,孙茜,金惠芳. 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8): 129-130.
[8] 陈茜. 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感染预防作用探讨[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6): 110-112.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cision Healing and Scar Forma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wound healing and scar forma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llow-up clinical nursing work. Methods: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1, 40 pregnant women with cesarean section in Guiping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ample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above groups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grade A wound healing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 (<0.05); the analysis of scar formation i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feasible, which can help pregnant women achieve the best prognosis, and has hig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healing; scar formation; application value
R473; R719
A
1008-1151(2022)08-0112-04
2022-03-22
蒋远凤(1985-),女,广西桂平人,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从事妇产科护理方面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