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霞 方红星 田斌斌 胡青青
(开封市儿童医院小儿呼吸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支气管哮喘类疾病,其中儿童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气道高反应性阳性[1]。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发病机制与典型的哮喘病的发病机制一致,主要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因此轻微的气道炎症可能是咳嗽变应性哮喘最重要的发病机制[1]。糖皮质激素药物为哮喘小儿的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呼吸道的炎症,减弱呼吸道反应性,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CVA首选药物,但过量使用该类激素,也会产生一定的局部不良反应[2]。
孟鲁司特钠是当前已知最强的特异性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可阻滞白三烯结合受体,有效抑制气道高反应,改善哮喘小儿支气管炎性反应,并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对应浸润现象,进而将哮喘小儿气道炎性反应予以缓解,促使哮喘小儿呼吸情况获得改善,起到止咳、改善炎性反应的积极作用[3]。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CVA患儿IgE、EOS及IL-10的影响。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CVA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女23例,男24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32±1.03)岁,病程5-25 w,平均病程(14.28±4.02)w;观察组女 25例,男 26例,年龄 4-11岁,平均年龄(7.29±1.17)岁,病程 5-27 w,平均病程(15.37±4.29)w。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临床相关资料完整;(2)符合CVA相关诊断标准[4];(3)慢性咳嗽,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咳嗽明显者;(4)排除其他原因诱发的慢性咳嗽;(5)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6)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本实验治疗药物过敏者;(2)合并心、肝、肾等其他脏器并发症者;(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者;(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异常者。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澳大利亚AstraZeneca Pty Ltd,国药准字H20090902),一次1g,一天2次。治疗3 m为一疗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给药剂量和方法同上。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330)口服,2-6岁患儿给药一次4 mg,7-14岁患儿给药一次5 mg,一天1次。治疗3 m为一疗程后观察治疗情况。
1.3.1 临床疗效
参考有关文献[5],以咳嗽为主要指标。轻度(1级):间断咳嗽,咳嗽间隔时间较长,患儿生活、睡眠不受影响;中度(2级):间断咳嗽,咳嗽间隔时间较短,患儿生活、睡眠受到影响;重度(3级):夜间频繁咳嗽,患儿生活、睡眠受到极大影响。显效为咳嗽症状消失或程度减轻2个级别及以上;有效为咳嗽症状减轻1个级别;无效为咳嗽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总疗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IgE、EOS、IL-10水平
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 5 mL,置于真空离心管中,以3000 rpm的转速离心20 min后,取上清液放入- 20℃的恒温箱中保存待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gE水平;采用酶联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上清液中的IL-10水平;同时,采集血液标本2 mL,于光镜下计算EOS计数。采用博科BK-1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进行操作,试剂盒均由洛阳生科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严格开展各项检测操作。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口腔念珠菌病、咳嗽、声音嘶哑和咽部刺痛等局部不良反应。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D)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对照组为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17例,总疗效为63.83%;观察组为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疗效为88.24%;因此,观察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IgE、EOS、IL-10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 IgE、EOS指标均有所下降,IL-10水平上升;且治疗后,观察组IgE、EOS指标值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IgE、EOS、IL-10水平比较(±SD)
表2 两组IgE、EOS、IL-10水平比较(±SD)
注:两组间比较,aP<0.05;同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IgE(mg·L-1) EOS(×109·L-1) IL-10(pg·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0.97±0.28 0.77±0.16b 0.44±0.18 0.40±0.07b 11.57±8.31 13.43±8.49b观察组 51 0.99±0.23 0.33±0.04ab 0.42±0.12 0.18±0.03ab 11.49±8.24 19.32±8.46ab
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共 8例,其中口腔念珠菌病1例、咳嗽3例、声音嘶哑2例、咽部刺痛2例,总发生率为17.02%;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共5例,其中口腔念珠菌病1例、咳嗽2例、声音嘶哑1例、咽部刺痛1例,总发生率为 9.8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目前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发病机制,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典型的哮喘病的机制是一致的,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因此轻微的气道炎症可能是咳嗽变应性哮喘最重要的发病机制[1]。
神经源性炎症是指由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或神经递质所介导的炎症,主要病理表现为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和组织水肿等。与典型哮喘相同,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在CVA发病中起主要作用,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为主的变应性气道炎症是 CVA的主要病理基础[3]。糖皮质激素药物为哮喘小儿的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布地奈德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以抵抗哮喘小儿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对应活化过程,降低炎性因子的生成,进而可改善哮喘小儿症状,获得较好抵抗炎性反应功效[4]。
有学者认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防止CVA发展为典型哮喘,抗炎作用强,且吸入激素的时间至少持续3 m,以免复发[5]。白三烯是气道炎性反应的重要介质,可加快黏液分泌,促使EOS浸润气道组织,诱发黏膜水肿,造成支气管收缩,形成气道重塑及气道高反应性[6]。孟鲁司特钠是当前已知最强的特异性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可阻滞白三烯结合受体,有效抑制气道高反应,促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降低气管敏感性,缓解支气管痉挛,缓解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抵抗哮喘小儿气道炎性反应情况,改善哮喘小儿支气管炎性反应,并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对应浸润现象,进而将哮喘小儿气道炎性反应予以缓解,促使哮喘小儿呼吸情况获得改善,起到止咳、改善炎性反应的积极作用[7]。而EOS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是CAV神经源性气道炎症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8]。
有研究报道,IL-10对于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为释放免疫介质,发挥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机体中,IL-10水平的增高可增强免疫细胞抑制效能,抑制其炎性介质的释放[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IgE、EOS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 CVA可通过对患儿IgE免疫因子的调控而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观察组(88.24%)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63.83%),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 CVA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咳嗽症状,控制患儿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CVA患儿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IgE、EOS指标值,升高IL-10水平,缓解咳嗽症状,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