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强强
一场大火灾往往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很大伤害,但有时也会让人们在痛定思痛后设计出有效的消防应对措施。
三百多年前伦敦的大火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666年9月2日发生的这场大火肆虐了三天多,过火面积达到全城的四分之三,有13 000多栋建筑被火灾烧毁。
历经50年的重建,伦敦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比灾前更繁荣、更漂亮,在防火上更安全。其中,三项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文艺复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继承了包括防火法规在内的罗马法体系。
英国的建筑法规没受罗马法太大的影响。英国以习惯法为中心自成体系,一直沿用至伦敦大火发生。
当时伦敦的街道上,木结构建筑、屋顶采用麦秸的房屋比比皆是,火灾隐患非常严重。
在1666年大火发生前,人们在伦敦可以看到一排排4层以上的木结构大楼,中间夹着仅几米宽的街道。
当年并非没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发生大面积火灾的可能性,伦敦政府也出台过相关的防火法规,但由于改建的工程太大,也难以得到市民的支持,就不了了之了。
大火熄灭仅1个月后,英国议会便通过第一部《伦敦重建法案》,严格规范建筑标准和建筑材料,以根除住宅火灾隐患。
法案规定了街道的宽度、民宅的高度,明确建材只允许使用石头和方砖,严禁拓宽顶部楼层。违反法案的房屋一律拆除。
由于伦敦有严重火灾隐患的大量房屋已在大火中被烧毁,历史包袱没有了,所以这部以防火为重点内容的法案得以顺利实施。
《伦敦重建法案》的颁布和实施对消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般认为,它和罗马法一起,奠定了世界各国防火法规的基础。
1668年,伦敦市发布《防火条例》。该条例要求市里建设消火栓给水系统,并要求在每条街最显眼的地方安装消防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消火栓系统,它的应用使伦敦的灭火战斗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伦敦大火导致2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灾后的幸存者非常渴望能有一种可靠的保障,来补偿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因此,火灾保险对人们来说已显得十分重要。
在这种状况下,1667年牙医巴蓬独资设立营业处,办理住宅火险,1680年他同其他合伙人集资4万英镑成立火灾保险营业所,1705年更名为菲尼克斯(即凤凰火灾保险公司)。
在巴蓬的主顾中,相当一部分是伦敦大火后重建家园的人们。巴蓬的火灾保险公司根据房屋租金计算保险费,并且规定木结构房屋比砖瓦结构房屋的保费多一倍。
这种依房屋危险情况分类保险的方法是现代火险差别费率的起源,使火灾保险成为现代保险,对民用建筑的防火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后来火灾保险公司组建了自己的消防队。保险公司要求投保的居民在房屋上钉上“火灾保险”标牌,一旦投保人房屋失火,火灾保险公司便派消防队前去灭火,并赔偿火灾损失。
保险公司的消防队由专职消防队员组成,其战斗力显然强于原来作为伦敦主要消防力量的民间志愿消防队。
在公共消防队建立前的近200年里,保险公司消防队一直是伦敦灭火救援的中坚力量。此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仿效伦敦,成立了火灾保险公司及消防队。
大火之后,伦敦人建造了一座纪念碑,纪念伦敦人们战胜大火灾。而以上三项措施,则是三座无形的里程碑,竖立在消防发展史上。
通用汽车公司火灾是另一个例子,它代表工业经济时代发生的大火灾和新的应对措施。
1953年8月12日,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汽车变速箱工厂发生火灾,最终造成了5 0 0 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这场灾难震动了美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
工业企业有各自不同的火灾等突发事故的风险,不能用类似民用建筑防火或城市消防规划的方法解决。
于是人们必须寻求新的应对措施。在理论方面,美国各研究机构大力开展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在实践方面,大中企业纷纷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经理职务。
20世纪60年代,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正式形成。20世纪70年代后,它在全世界得到传播,成为人们应对火灾等突发事故的重要手段。
自从有了人类,地球上就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火灾。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火灾,需要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这种魔与道的斗争将长期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