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烙印
——1922《宜兰堡图》与台湾“生番”地区变迁

2022-09-07 08:11常泽儒席会东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2年7期

◎ 常泽儒 席会东

大正十一年(1922 年),台湾日日新报社出版的《宜兰堡图》,是457 份台湾堡图的其中一张。该图描绘了宜兰郡的地形地貌和地籍区划,也反映了大正年间台湾地方行政制度改革背后的殖民烙印。

《宜兰堡图》的前世今生

《宜兰堡图》是一幅比例尺为二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四角标注有经纬度,内部绘制有等高线。全图主要绘注宜兰郡“一街四庄”(包括宜兰街、礁溪庄、头围庄、壮围庄、员山庄)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与土地利用情况。之所以命名为“堡图”,是因为“堡”是清代曾文溪以北包括宜兰地区的地方行政区划单元。清代台湾巡抚刘铭传进行土地清丈时曾绘制了一套堡图,由于日据时期殖民统治者绘制的《明治堡图》以清代堡图为准,因此沿用了堡图的名称。该图采用现代三角测量与高程测量技术,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较为少见的。同时,该图结合了土地调查、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成果,具有测量精度高、内容精细的特点。

地图左上角标注有“明治三十七年调制,大正十年订正”,表明这份大正年间《宜兰堡图》是由《明治堡图》修订而来。地图左下角标注了《宜兰堡图》的制图与出版信息——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制图,台湾日日新报社出版。右下角反映了堡图修订前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变化情况——由明治时期的“十二厅”过渡到大正时期的“五州二厅”。图中用红线画掉“宜兰县”,改为“宜兰郡”,便是这次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结果。宜兰郡属于台北州,治所设在宜兰街,即图中“本城堡”“宜兰街”处。地图右下角处的一段日语“高程ハ基隆灣ノ中等潮位ヨり起算シ尺ヲ以テ示ス”说明了该图的高程以基隆湾中等潮位起算,单位为尺。右上角“堡图原图宜兰十四号”,表示这张《宜兰堡图》的底图应为《明治堡图》宜兰第十四号图。

宜兰的“入清”之路

宜兰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部的兰阳平原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接桃园、新竹,南连花莲、台中,东临太平洋,与龟山岛隔海相望,被称为“台北的后花园”。宜兰原名“噶玛兰”(又作蛤仔难、蛤仔兰、甲子兰等),原为三十六社土番之地。清康熙年间收复台湾后,一直是化外之地,未被清政府纳入直接管辖之下。

乾隆五十二年(1787 年)前后,林爽文起事失利,逃至此地,台湾知府杨廷理与淡防同知徐梦麟一同深入噶玛兰追捕林爽文,得知此地有汉人吴沙久居于此,同生番关系融洽。此前吴沙在这一带用盐布同生番进行往来贸易,恰逢生番之间爆发传染病,吴沙施药救治,医活了许多生番百姓,受到生番的尊敬,自愿将土地分与吴沙开垦,吴沙趁此机会招募汉人迁居噶玛兰垦荒。徐梦麟有意借吴沙之势招抚生番,将噶玛兰纳入版图,但遭上级官员拒绝。

嘉庆十二年(1807 年),海盗朱濆停泊于噶玛兰苏澳一带,意图占据此地,被台湾知府杨廷理率兵打败。杨廷理此次经由陆路入山,度阡越陌,对噶玛兰一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奏请设官经营,未获许。嘉庆十五年(1810 年),闽浙总督方维甸过台,遇噶玛兰生番头目带领社番扣送户口清册,请求纳入清政府版图,又有当地汉人何绘等呈请官府在噶玛兰设官治理,方维甸遂奏请清廷将噶玛兰收入版图。嘉庆十七年八月(1812 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噶玛兰厅,隶属台湾府,宜兰地区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台湾建省后,时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为了加强台湾省土地管理,着手进行土地清丈,将各府县境内堡、庄的相对位置与地籍情况绘制成图,作为官府的税收依据,这份堡图也成为后续日据时期堡图的本底材料。

堡图上的殖民烙印

甲午战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省。日本据台初期,将台湾这片土地视为甲午海战的战利品,统治手段严酷,对全岛建设少之又少,引发了岛内民众激烈的反日斗争,混乱的统治局面使日本政府一度产生将台湾低价卖出的想法。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儿玉源太郎担任第四任台湾总督,与后藤新平联手,对台湾全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旧惯调查”,为台湾总督府实行殖民统治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材料。此外,台湾总督府还组织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在清代刘铭传土地清丈的堡图基础上,利用更为先进的测量方法,调制完成了457 份地形图,并于明治三十九年(1906 年)由台湾日日新报社出版。这套堡图也被称为《明治堡图》或《二万分之一台湾堡图》。日本政府通过此次旧惯调查,对全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施政治理日趋合理。加上《明治堡图》清丈出大量土地,台湾总督府的财政收入也大大增加,对台经营由负转盈。日本政府对台殖民统治信心增加,在台湾不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纵贯铁路,各项产业在全台各地逐渐展开。

大正八年(1919 年),田健治郎出任第八任台湾总督,对台的殖民治理进一步加深。田健治郎在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中采取同化政策,实施街庄改制,废厅设州,废支厅设郡市,将“区”“堡”“里”“澳”“乡”改为“街”“庄”,以契合日本本土的地方行政制度。

为了适应此次改革,台湾总督府从大正十年(1921 年)开始对《明治堡图》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堡图并没有改变原图的自然地形,仅用红线添加了行政区划及新地名,并于大正十一年(1922 年)出版,被称为《台湾堡图》(大正版)。其中,《宜兰堡图》便是此次修订的成果之一,反映了宜兰许多旧地名在此次改革中的沿革。

堡图的沿革,反映了台湾由中国被迫割让给日本后的屈辱历史。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不断改革,逐步抹除了清政府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痕迹,建立起与日本本土相同的地方行政体系,意图将台湾彻底变为日本领土的一部分。这份大正年间修订的《宜兰堡图》,恰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殖民化进程。

堡图的历史价值

台湾堡图由于绘制年代较早,反映了清政府统治台湾时期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聚落分布等重要信息,是追溯清代及日据时期台湾地方行政区划、古地名的重要途径,也为台湾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图信息。当时日本政府利用日语片假名,对台湾当地居民的地名发音进行拼音注记。通过堡图上汉字地名旁边的日语片假名,语言学者可以推敲出清末台湾某一聚落的地名发音,从而推断出该地的语言类型和该聚落的主要族群。

除此之外,台湾许多地名也是根据地籍图地段名称来命名的。比如宜兰市环河路393 号有一处金六结抽水站,通过查阅《宜兰堡图》可知,因其所处的位置之前属于“金六结”地籍段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市政建设的开展,这一地带早已从农田演变为市区的一部分,但这处抽水站依旧保留着旧有的名字。因此,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地域空间与如今生活空间的密切联系。从中可见,日据时期的《台湾堡图》反映了台湾历史地理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该图还反映了日本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宝岛的历史罪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