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陈振林
记叙类文章中是少不了人物的。人物,就其重要性来说,可分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我们在刻画人物时,要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相结合。学会主次结合,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成为相映成趣的“花”与“叶”。
主要人物对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有着重要作用,其核心地位不可动摇。次要人物虽为配角,但对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主要人物、表达文章主旨等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要因为主要人物的重要性,而完全忽略了次要人物的存在。
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地位当然最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孔乙己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但是,只有孔乙己是不够的,还得有次要人物的烘托,比如文中的次要人物丁举人,就和同样是读书人的孔乙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对作为次要人物出场的众多麻木冷酷的酒客的描写,都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让文章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次要人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们可以衬托主要人物,更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达。比如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线索人物,菲利普夫妇是主要人物。但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出现了若瑟夫、两个姐姐、二姐夫等次要人物,这些次要人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比如,二姐的婚姻大事终于解决了,解决的原因竟然是那封带给一家人希望的于勒叔叔的信。这桩与“虚荣”相关的婚事,正与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特点相呼应,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与利害关系的主题。
但次要人物也不能着墨过多,以免喧宾夺主。在下文《山坡羊》中,主要人物是邓平柏,次要人物是“我”和小力。“我”帮邓平柏修理好电风扇,原指望会吃上一顿饭,得到的却是邓平柏演奏的京胡名曲《山坡羊》,表现出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崇尚与追求这一主题。大多的篇幅给了主要人物邓平柏,“我”和小力作为次要人物只有短短的几句对话。但是,从“当天的那京胡名曲《山坡羊》,我至今还记得”可以看出,主要人物邓平柏深深影响了“我”和小力这两个次要人物的精神。
记得那是1991年的秋天,那会儿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天湛蓝湛蓝的,云洁白如雪,风吹得人满身都舒畅。
与我一同进到这所县城一中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七八个,都生龙活虎的,工作起来总挑着重担冲在前头,周末休息时也会想着法子出去乐一乐。城郊的一座破庙,我们每个月都会去看一看,看那前来敬香的上了年岁的香客,颤巍巍地将篮筐里的水果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破庙的木板上。虽说我们心里馋那些水果,但我们不会去动它们,反倒在心里多了份虔诚。
但要是有人请客吃个苹果,那我们是一定不会客套的。有时,只是帮了对方一点忙,或是帮着上了两节课,或是帮忙带了份早餐,我们也会借这个由头让对方请客,上餐馆吃一顿。
这样的机会几乎每周都有。周三的早上,教英语的邓平柏就叫住了我:“哎,我家才买了一年的电风扇不转了,中午你去帮我修修。”我笑着点头,一旁的小力也叫了一声“真好”。因为他知道,我帮着邓平柏修好电风扇之后,我们二人的午餐就有着落了。
我是物理教师,修理家电是我的爱好。这才用了一年的家用电风扇不转动了,我不用看,就知道是电容坏了,换一换电容,效果就会立竿见影,保它转个不停。趁着没课,我上街买了个电容揣在裤兜。中午放学后,我和小力骑着自行车赶到了邓平柏家里,他是我们几个中唯一一个在县城有自己的家的。
见我们来了,邓平柏用手指了指客厅墙角里的电风扇,算是给我分配了任务。我像个医生一样,装模作样地看了电风扇几眼,再慢慢拿起电工起子,打开了电风扇的零件盒,然后换下来一块电容。一通电,电风扇像听话的小孩子一样,不停地转动起来。
“你真行啊,手到病除。”小力大声地说,是在表扬我哩。
“不错,我得请客了啊。”这是邓平柏的声音。
我和小力听到他的话,心里窃喜,果然午餐没问题了,而且还不用我们开口哩。
小力不放心,补了一句:“吃一顿啊。”
“可以,请你们吃一顿。”邓平柏回答说。
邓平柏不慌不忙,用脸盆打来清水,让我和小力洗了手,然后又换了半盆清水,自己也洗了洗手。他又搬来三把小椅,摆放在他家客厅的正中间。他让我和小力坐在小椅上,将另一把小椅移到我们对面,也坐下,双手从一个黑黑的匣子里捧出了一件乐器。那乐器,不知道是一把二胡,还是一把京胡,反正就像那个样。
他端坐着,右手执弓,乐器就发出了声音。那声音最先没有规则,断断续续,不到一分钟,就流畅了,有时如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有时又如一只云雀鸣叫着冲上了天。
我和小力坐着,听着那乐曲声。大约过了五分钟,乐曲声停下,我们站起来,准备一起出发,到餐馆去吃一顿。
“刚才,我演奏的是京胡名曲,燕守平先生的《山坡羊》……”邓平柏说,语调不紧不慢的。
“走啊,你说好请我们吃一顿的啊。”小力说,他有点心急。
邓平柏听了倒有些意外,说:“刚才,我不是请你们二位吃了一顿吗?”
我在心里笑了笑,拉住了小力。我们骑上自行车,准备迅速回到学校食堂解决午餐问题。路上,我问小力:“还记得那是京胡还是二胡吗?”
“京胡啊,我听见他说是京胡。”小力说,“你还记得曲名吗?”
“燕守平先生的《山坡羊》……”我大声说。
其实,当天的那京胡名曲《山坡羊》,我至今还记得。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有其作用,主要人物带动次要人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二者巧妙结合,所达到的最终目标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是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