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2-09-06 03:46李淑敏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文/李淑敏

□ 文/刘超杰

□ 文/初景波

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力打造“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

□ 文/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探索思政课程育人模式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全力打造“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思政课“四有”育人模式

学校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协同有机制、活动有品牌、实践有基地、育人有实效”的北石化思政课“四有”育人模式。

第一,协同有机制。学校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校内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1+1+N”思政课建设体系。与“中国好人网”、大兴区团委、大兴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开展务实合作,形成了思政小课堂对接社会大课堂的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

第二,活动有品牌。形成了“帮好人万里行”“红色摇篮思政课”“红色摇篮微电影”“红色摇篮主题演讲”四大品牌活动。“帮好人万里行”已开展8 年,万余名学生受益;主题演讲已开展15 年,近3 万名学生受益。

第三,实践有基地。学校在密云水库展示展览中心建立了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好人网”、大兴区检察院、大兴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开展深入合作,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第四,育人有实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大教研工作力度,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实施思政课教法创优专项活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推广运用具有北石化特色的思政课“学、思、研、悟、行”五步教学法,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

学校制定课程思政“五个一”工作目标,出台课程思政实施细则,实施“一支部、一课程、一特色”亮点工程,构建具有北石化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

第一,把握内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五育并举”,探索和实践北石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明确目标,产出导向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目标。制定课程思政“五个一”工作目标,建设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示范课程、开发一批特色课程、提炼一套经验做法、修订新一版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

第三,政策推进,顶层设计全面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体系。出台《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创建北石化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考核、评选、推优等环节。实施“一支部、一课程、一特色”亮点工程,建立支部课程思政学习研讨、集体备课制度和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党支部站到了育人第一线。

第四,示范引领,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探索新模式、新途径。在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改革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思政要求,全面修订课程大纲,建设示范课程66 门,制作刊发经验分享案例32 个。开设“探索北京”系列新生研讨课、“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工程伦理”“校史文化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弘扬优良传统。

第五,全面落实,完成全部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修订全部课程教学大纲。建立党支部、院(系)级党组织、学校党委三级教材把关制度。举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改革培训班、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等,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教学评价突出育人成效评价,在教师评选、推优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

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学校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微切口”,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全面贯通。

第一,以培养“思想纯良有品质、科学素养有内涵、技艺精湛有特色、攻坚进取有胆识”的北石化新人为目标,打造“理念有高度、协同有机制、设计有特色、育人有实效”的北石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

第二,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逆向设计价值塑造的主题,为专业思政系统化设计提供建设思路,为课程思政提供教学设计思路、案例资源,优化课程思政供给。

第三,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与中国电影博物馆合作共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电影资源库,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提升育人实效。

全力打造“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第一,教师讲好思政课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做到了课堂教学有亮点、线上教学有方法、实践教学有品牌;学生学好思政课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2021 年,思政课到课率名列学校前茅,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进一步发挥;学校《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入选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创新案例,北石化思政课“四有”育人模式获充分肯定。

第二,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生动局面。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实现了在全校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全覆盖,教师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不断提升;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价值引领等教育理念普遍融入教学中,实现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6 门课程获评首届“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第三,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连续两届获全国三等奖;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获北京赛区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一批学生获得“闵恩泽奖学金”等奖项,一批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21 年,近800 名学生光荣加入党组织,300 余名学生出色完成了建党百年重大庆祝活动和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2,000 余人次参加社区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践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第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显著。《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责任编辑:于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 文/陈运辉 曾卫兵 罗道全 冷文勇

摘 要: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项目品牌化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持续优化校内外合作机制和课内外对接机制,逐步形成了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活动有品牌、协同育人有机制、实践教学有基地、实践育人有成效。改革经验获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并多次受邀交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循此理念,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十余年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实践活动有品牌

思政课组织的学生实践活动项目化和品牌化建设的目的是出精品。多年来,我们探索和积累了三类品牌性活动:一是着力建设与理论课实践环节相配套的品牌性实践活动,如同学校团委连续15 年合办的“新生演讲比赛”。二是精心打造精品校外实践活动,如与“中国好人网”合作连续8 年开展的“帮好人万里行”①(后简作“万里行”)活动,200 多名学生直接受益,超过万人通过课堂交流间接受益。又如:与大兴区团委合作开展的周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方便学生就近实践。三是积极开展创新型实践项目。例如:2018 年-2021年,组织拍摄大学生思政课微电影,学校先后制作的4 部大学生思政课微电影通过了北京市初赛(进入参赛前十名),获全国三等奖2 次、优胜奖2 次。

协同育人有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场域在课外,实践育人本质上是合作育人。针对社会实践开展难、实效性和持续性不强、受益面有限等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1.完善校内外协同机制

第一,与校内相关部门之间优势互补、相互协同。在校内,我们从组织、师资、资金和项目四个方面推进与相关部门和二级职能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协同推进实践育人。一是组织协同。在学校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支持和推动下,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务处支持下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计划,部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大纲;与学校团委合办新生演讲比赛等校内实践活动。二是师资协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聘二级教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优秀辅导员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成为联合举办“万里行”等实践活动的骨干;思政课教师则为学校团委各类相关活动提供指导。三是资源协同。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与学校团委掌握的学生实践经费相互调剂和支持,实现综合效用最大化。四是项目协同。将思政课组织的实践项目与学校团委“新生引航工程”等活动项目打通: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成果在满足对方考核条件下可双向互认。通过协作,与相关部门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将工作纳入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与校外合作单位之间相互协同、合作共赢。校外社会实践要取得成功并可持续的关键在于要找到合作双方的“共赢点”。学校同“中国好人网”连续8年合作开展“万里行”活动就是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万里行”活动是“中国好人网”的品牌性活动,“中国好人网”负责整体策划和全程组织,学校负责组织暑期回家学生沿途就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合作双赢:我们得到了优质而便利的德育平台,学生得到了锻炼,学校得到了宣传;“中国好人网”得到了大学生沿途的志愿服务,还为活动壮大了声势,扩大了影响。我们对双赢合作机制进行了精心设计,确保权责对等、合作两利,实现8 年合作不断线(疫情暴发后才暂停),期间尽管多次涉及学院领导和主管的轮换,但合作仍未中断,成为在学生中颇有影响的品牌项目。此外,学校与大兴区团委的成功合作也是基于互助共赢:学校周边社区得到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而学生得到了就近开展实践活动的便利。

2.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育人无缝衔接

长期以来,课堂内的思政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思政理论课教师对学生实践缺乏指导,学生实践优秀成果未能在课堂上展示。为此,我们开展了课内外对接的机制创新:通过课内教学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成果进课堂展示反哺课内教学。

第一,课内理论教学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思政课配套实践纳入课程大纲,纳入教学过程和考核。通过制定和发布《实践教学学生手册》,明确学生的实践任务和要求,任课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整个学期对学生实践予以全程指导,及时反馈和督促学生,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优秀实践成果的总结与课堂展示等予以重点指导。

第二,课外实践反哺课内教学。学生的实践成果择优引进课堂展示,达到促进课程理论教学的目的。将学生参与“万里行”的优秀实践成果和大学生微电影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大批学生在聆听和交流中受到感动和熏染,起到了“课外实践课内香”的效果,实践教学反哺理论课堂,仅“万里行”活动成果展示受益学生就累计超过万人。

实践活动有基地

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我们在探索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品牌性实践活动的组织、协同育人机制的创建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同环节或模块的不同需要,我们重点建设了学校周边社区志愿服务基地、“中国好人网”、密云水库展示展览中心、大兴区小黑垡村、北京经济开发区区史馆、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中国电影博物馆等大学生实践活动基地。

第一,就近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为了方便学生大面积就近开展实践活动,我们重点在京建设了一批实践基地。与大兴区团委合作在学校周边建设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基地,极大地方便学生就近实践;与北京市密云区委合作,将密云水库展示展览中心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和艰苦创业的教育基地,200 多名学生前往参观并开展植树活动;我们还将位于大兴区的小黑垡村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以及乡村党建的先进典型,建设成为大学生德育基地;我们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史馆建设成为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重要窗口。

第二,择优与公益组织合作共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中国好人网”是一家民间公益组织,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好人,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支撑起“好人好报”的朴素理念,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公益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的帮扶对象都是曾作出巨大贡献的好人,被帮扶对象的先进事迹和“万里行”帮扶活动本身都深具德育价值。我们将“中国好人网”建设成为校外德育基地,通过合办“万里行”活动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合作水平。八年来,每年申请参加该活动的学生大大超出活动实际所需人数,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第三,就地将校园生活场域建设成为德育实践基地。大学校园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是生活德育的实践场。我们与学校学工部和团委合作开展系列活动,相当于将大学校园生活舞台建设成为校内德育基地。

实践育人有成效

1.实践教学实效明显改善,学生受益面大幅提高

第一,实践教学实效明显改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写作和演说能力、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都得到提高,一批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仅以参加“万里行”活动的学生为例,他们深受感染和教育之后进步很大,获得了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在内的社会实践类奖项30 余项,多名学生获得学校学生最高荣誉“十佳学生”称号。参加其他各类实践活动的学生获得了首都高校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论文比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北京赛区)一、二、三等奖10 余项。参与实践的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都得到增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比例不断提升。

第二,学生受益面大幅提高。通过前述的多项举措,包括实践优秀成果的课堂展示和二次传播、德育基地就近建设方便实践以及面上实践项目拉长时间和全学期指导反馈等,学生受益面大幅提升。例如:“万里行”品牌活动直接受益学生超过200人,间接受益超过万人;新生演讲比赛全体学生受益,其他实践项目受益人数累计也超过万人。

2.教改经验影响不断扩大,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持续多年,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的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先后于2013 年和2019 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学生参与“万里行”实践活动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2019 年6 月18 日,《光明日报》刊登了活动照片;同年8 月22 日,《北京日报》对该教改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同年8 月24 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全文转载了该报道。相关教改经验曾在北京高校基础课学术年会和全国高校第三届“和谐德育”论坛上交流,相关负责教师还受邀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北京交通职业学院等院校做教改经验交流。

相关教改经验在2016 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思政课专项督查中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认可,督查反馈意见中明确将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主要亮点,认为“学校广泛拓展校内外教育资源,建立校内外互利合作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入选了2019 年教育部全国优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立项支持。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党中央也一直强调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②。我们根据这些精神,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持续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实践育人的改革创新仍在路上。

注释:

①活动详情参见“中国好人网”.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经典文献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考

□ 文/李淑敏

摘 要: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经典文献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必要且重要。应选取难度适宜,与教材契合度高的经典文献资源;采用导入式、溯源式、拓展式、释疑式等融入方式;采取必读与选读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纸质与电子媒介相结合的研读形式;将研读成果纳入成绩考核体系形成闭环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对经典文献研读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性;经典文献研读应注重分层分类教学。可将经典文献研读作为抓手探索专题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学理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经典文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关于是否融入经典文献研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为:一是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已经很高,再引入经典文献究竟有无必要?二是学生对课程学习存在前置判断,学习兴趣不高,如再融入理论性较强甚至晦涩难懂的经典文献,是否会增加课程学习难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三是48 个授课学时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已经较为紧张,如果再融入经典文献研读,是否会增加师生负担?[1]本文将结合这些争议性问题,阐明经典文献为何以及如何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并就经典文献研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经典文献研读为何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

对于当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是否需要融入经典文献研读的争议,笔者认为应该站在更为全面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融入的必要性。

第一,关于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很高,引入经典文献有无必要这一争议,须先厘清经典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不同发展时期的经典文献,是经典文献逻辑化、体系化的结果。经典文献与教材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

同时,教材并未涵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全部内容。除了教材中涉及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经典文献还包括历史学、法学、政治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内容。就字数篇幅而言,我国出版的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收录的内容字数就有3,200 万字,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献已经远远超过该数字,而2021版教材的字数为28万字。基于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中适当融入经典文献研读,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了解,拓展其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第二,关于引入经典文献研读是否会增加课程学习难度,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争议,须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予以分析。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等公共课的学习兴趣低于专业课是一个客观事实,这与大、中、小学思政课缺乏有效衔接有一定关系。“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教材内容与高中的政治课内容有重叠,出现了与中学重复教育的问题”[3],学生容易形成前置判断,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尤为重要。在转化中融入经典文献研读,引导学生与经典作家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了解这些经典作家在面对和解决时代问题中的所惑、所思、所答,在基本原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做到“溯其源、循其流”,不失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三,关于引入经典文献是否会使学时更为紧张,增加师生负担这一争议,可从教学内容的专题化重构方面予以分析。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适当取舍。在此过程中,可将经典文献研读作为抓手,探索专题化教学模式。在专题化教学中,可将经典文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原理进行有机统一。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时间的充裕,而且还可以增加教学设计的创新度,增强教学的学理性,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第四,教学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经典文献研读的融入。笔者曾就学生对经典文献的了解程度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对于经典文献及其核心内容缺乏基本了解。在期末考试中,学生失分较多的是材料分析题,特别是包含经典文献的材料分析题。学生答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经典文献的材料不知所云,答非所问;不能很好指出材料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在问题分析中,原理和材料的结合不够紧密。这些都体现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学习缺乏理论深度。对于经典文献研读的缺失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浮于表面,一旦缺失深厚的理论根基和辩证思维的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就无法真正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从学生学习、学生发展、学习效果来看,经典文献研读不仅必要,而且重要。经典文献研读的融入,可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升教学的学理性和实效性。

经典文献研读如何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

经典文献研读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包括经典文献的选取、融入方式、研读组织形式、研读效果的检验与考核等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经典文献资源的选取。一是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难度要适宜;二是要选取与教材契合度较高的经典文献,实现经典文献与教材基本原理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导论中可研读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在第二章中可研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毛泽东的《实践论》等。

第二,经典文献融入教学体系的形式。一是导入式融入。将经典文献作为基本原理的导入内容。例如: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学生在中学已学习该内容,可以指导学生课前研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并思考相关问题;在课堂讲授中则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为主。这样,通过经典文献研读导入,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实现经典文献与基本原理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二是溯源式融入。通过经典文献研读引导学生“明其源,知其流”。例如:在讲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时,可先精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完成对科学实践观的溯源,之后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最后再学习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这样,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一内容,就实现了从经典文献到基本原理的学理性梳理。三是拓展式融入。通过经典文献研读帮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例如:在讲到“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时,可以指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于1881年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提到的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相关论述。四是释疑式融入。在基本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对于现实生活中多次被提及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观点,如何从哲学层面进行分析?这个说法究竟是不是科学的?可结合恩格斯对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相关理论的发展,区分“现存与现实”,得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发生、灭亡和无止境地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其根源在于事物本身的必然性。这样,学生能够对该观点予以科学辨析,而且理解了“源”与“流”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现实”这一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形式并非单一使用,可以多种形式进行有机组合。

第三,关于研读组织形式。研读形式可以多样化:一是必读与选读相结合,必读篇目一般由教师指定,选读篇目学生可以在建议篇目中自主选择;二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课堂内的经典文献研读主要以必读文献、精读为主,课堂外的经典文献研读主要以学生选读文献为主;三是纸质文本与电子媒介相结合等。

第四,关于研读效果的检验与考核。一是制定研读手册。教师制定研读手册发给学生。研读手册内容包括:必读和选读的经典文献原文与导读,后附制式表格用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完成一次主题为“研读一部经典、精讲一个原理”的课堂展示,研读手册中要包含课程展示的讲义或者课件。二是成果展示。除通过研读手册中讲课的形式,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撰写研读报告、微电影制作、情景剧、手抄报等形式展现学生研读成果,提高学生研读经典文献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是检验与考核。将经典文献研读环节纳入平时考核成绩体系,形成闭环管理。

经典文献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经典文献研读需要学生静下心来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领悟经典作家们在分析、解决时代问题时的立场、观点、方法。经典文献研读融入课程教学体系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研读经典文献并不意味着弱化基本原理的实践性。经典文献研读并不意味着要“寻章摘句老雕虫”,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经典文献研读掌握分析当代问题的理论武器,推动当代实践的发展。例如: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中出现的“占领华尔街”、难民问题等都可以通过《资本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这些著作中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第二,经典文献研读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分层分类教学。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因此经典文献研读的理论基础与需求也不同。在经典文献资源的选取中须有所区分,在分层分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原著、悟原理。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部分时,理工类大学生可以研读《自然辩证法》,人文社科类学生可以研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4]。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体系中,经典文献研读应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围绕学生学习、学生发展、学习效果,经典文献研读环节的教学设计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通过经典文献研读,引导学生真正把基本原理学懂、弄通、践行,增强课程学习的获得感,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学理性与实效性。

本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文献研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ZDFSGG20210600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探析

□ 文/刘超杰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开展专题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该课资政育人的作用。围绕专题教学,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任课教师进行重点研究:专题教学的作用、专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专题教学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

大学生必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基础是历史学,是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让学生深刻领会“四个选择”和“三个为什么”。但该课程历史时间跨度大、内容复杂,任课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和研究,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学好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思想得到升华。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专题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专题教学的作用

由于中国近现代史涉及1840 年鸦片战争至今180余年的历史,跨越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时间跨度大、内容复杂,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专题教学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悟懂历史。具体而言,针对中国近现代史开展专题教学主要有内容更聚焦、问题更透彻、讲授更灵活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1.内容更聚焦。中国近现代史的灵魂是“寻路”。通过专题教学,任课教师更能把要讲的历史知识及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凸显出来。历史很复杂,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有清晰的思路,才能把历史厘清,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以教材为准绳,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划分能够突出主题主线的若干专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模式对学生有两个好处:便于学生抓住课程学习要点;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薄弱的方面。

2.理解更透彻。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如果任课教师单纯按照章节来讲,每次课讲单一时段的内容,无法体现历史的时间跨度。就教材而言,单一章节的内容都是在特定的较短时期内发生的。因此,教材编写者很难把时间跨度较大的、相近的历史放到一章内容中呈现。专题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克服这个弊端。例如:在讲中国现代史的部分时,涉及新中国两次历史大转折的问题,就可以在课堂上纵横古今,对比两千多年前西汉历史上的两次大转折。这样,就能把历史大转折这个问题讲透彻、讲明白,也更能启发学生站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背景下深入思考历史问题。

3.讲授更灵活。任课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中国近现代史融会贯通,以专题方式展开教学,可以使讲授更机动、更灵活,课堂更有吸引力。例如:在讲授第三讲“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二十八年革命”时,完全可以在突出“二十八年”的基础上,把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相关内容在此进行贯通式讲解,可以讲革命发生的条件,可以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等,让学生在一个专题下体验豁然开朗的学习感受。

专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与重点的统一。专题教学一般都能抓住“重点”,但往往会忽略“全面”。历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具有连贯性和继承性。因此,只有全面把握历史,才有可能悟出历史的真谛。所以,在讲历史的重点时,必须要把历史串起来,才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全貌。

2.各专题之间的联系。教学实践中设计的多个专题,其中作为课程开篇的第一个专题一定要有统揽性。例如:第一讲,任课教师一定要讲清楚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关键问题,从导论的角度,站在高处统揽整个课程,避免学生在专题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二讲,要讲清无论是晚清的改良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三讲,中国共产党的继续“寻路”——进行了二十八年革命;第四讲,由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了失误,所以才有第二次历史大转折;进而到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3.每个专题都有主线。就笔者个人的教学实践,在五个教学专题中,第一讲的主线是学习目的;第二讲的主线是危机与出路;第三讲的主线是“寻路”;第四讲的主线是历史大转折;第五讲的主线是新时代。

4.及时增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新内容。“纲要”课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才是历史课。所以,要及时增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新内容,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领历史内容,体现该课程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跨度180 多年,经历了几个政权的更迭,内容极其庞杂。怎样把庞杂的内容进行分类,又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五个教学专题。五个专题由“寻路”这一核心主题统揽,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明白中国近现代史通篇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1.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学习“纲要”课的主要目的。学习该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及其规律;深刻领会“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三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第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特点。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特点,就能更好地把握这段历史演进的脉络。第三,讲清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关系、矛盾、任务及性质: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这是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最重要概念。毛泽东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半殖民地社会是从“主权”这个角度来讲的。半殖民地社会,即中国大部分主权丧失了,不独立了。半封建社会是从“经济成分”这个角度来讲的。半封建社会,即中国封建社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二是中国近代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革命史。所以,了解中国近代各阶级的目的,是看其与革命的关系。三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革命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革命性质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问题。只有深刻理解这个核心问题,才能学好中国近代史。

2.危机与出路。中国近代历史有两条主线。只有把握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主线,才能看清悟透这段历史。这两条主线分别是以“危机”为统领的第一条主线和以“出路”为统领的第二条主线。就危机而言,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帝国主义侵略阶段(1840 年——1912 年),北洋军阀混战阶段(1912 年——1927 年)以及国民党发动内战和日本侵华阶段(1927 年——1949 年)。在这109年的历史中,危机始终伴随着中国。就出路而言,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改良;另一条道路是革命。近代中国,改良这条道路走不通。事实上,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3.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二十八年革命。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变得极其复杂,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阶级关系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动。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深化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经过18 年的艰辛探索,毛泽东于1939 年12 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对上述基本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和精辟分析。第二,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展开。通过对条件的分析,说明20 世纪20 年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第三,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不仅从实践上积极探索,而且从理论上积极探索。在毛泽东等人的艰辛探索下,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第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课堂讲授主要围绕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等展开。第五,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这部分内容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4.历史大转折。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蕴藏着许多规律,其中,历史大转折规律是最重要的规律之一。把握了历史大转折规律,就能把中国历史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国历史大转折规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朝代更替,另一种是朝代内部“由乱到治”。历史不总是简单的重复,却有惊人的相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展开。新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大转折就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得比较好。但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正如邓小平总结1957 年以来历史经验教训时所指出的:“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大转折。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涉及的历史跨度大,波澜壮阔,任课教师如何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开展专题教学从而将课程的独特魅力发掘出来,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深入思考的。以上所述的“五专题”教学模式回应了该课程专题教学应注意的重点问题,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专题教学的优势,是该课程建设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 文/初景波

摘 要:基于将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应用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前者是实现后者之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它是提高课堂抬头率、形成有效研讨互动的良方,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因此可以作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之一,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精神助产术;思想道德与法治

“精神助产术”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契合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门之课,是帮助大学生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最终成为积极、健康、善良、理性的良好公民的素质养成过程,其需要知、情、意三者的共同介入,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形成观念,在观念的基础上付诸实践,并保持长久的稳定性。

上述性质决定了该课程不能止于宣讲与灌输,而应围绕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与法治思维的养成这一根本学习目的与预期效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效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倡导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1],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建构,这与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的要求不谋而合。

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思想道德的领域,恰与一个古老的方法异曲同工,那就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著名的“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主张通过“精神助产术”帮助对象自己形成关于美德的知识。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也有相同的需求,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心中建立起道德观念。

作为德育教师,把自己定位为精神上的助产者是比较合适的。对此,刘刚(2012 年)有着很好的阐述,他说:“苏格拉底将‘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与‘德性即知识’价值原则相贯通,在把不断追求‘善’‘爱智慧’作为人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助产术’式的对话教育成为引导青年认识并成就德性的道德教化手段。”[2]杨现勇(2010 年)也认为:“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作范式化解读,能够深刻理解‘精神助产术’的建构逻辑,准确把握其全部内涵,对于当代德育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3]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实践操作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关切从世界本源拉回人本身,主张“认识你自己”,而认识人本身本质上就是认识人的美德。他的哲学辩难、知识探究都围绕着一个对象:美德。苏格拉底从不采用教训、诫命之类的方法直接灌输关于美德的知识,他给自己的定位是知识的助产婆:“我的助产术与她们的助产术大致相似。不同的是,我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我关心的不是处在分娩剧痛中的身体,而是灵魂。我的技艺最高明的地方就是通过各种考察,证明一位青年的思想产物是一个虚假的怪胎,还是包含生命和真理的直觉。”[4]

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在讨论中通过反讽、归纳、诱导和定义这样四个环节来帮助别人自己生成正确的观念,获得对于某种美德的理解。“反讽”是“精神助产术”的开始,意即通过反对的方法使讨论者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或所持观点中所包含的错误,在这一步骤里关键性工作是举出反例、进行反证等。当通过“反讽”有效地实现了使讨论者放弃原有想法、“自知自己无知”后,则进入“归纳”环节。“归纳”就是将“反讽”过程中的种种讨论情况进行总结,使讨论不陷入重复或停滞,朝着周延性、整体性和普遍性的方向进行。当具备了足够的归纳之后,就进入“诱导”环节。“诱导”就是引导、启发讨论者在归纳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认识,进而对这个认识进行评判。经过上述环节的准备,最终达到“定义”。苏格拉底对美德的讨论最终是要获得一个关于美德或者某种美德的概念性认识,即定义。

“精神助产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1.狭义的应用:课堂研讨互动的有效模式

狭义上的应用思路,就是在研讨各种概念和问题的时候直接使用这种讨论模式。例如:在讲授如何吸取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这一问题时,笔者首先就这样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中华传统道德非常重视的‘三纲五常’在今天是否还适用呢?”一位男生笼统地回答:“在今天也都是有效的。”笔者进一步追问:“君为臣纲,今天连君主都没有了,这条还有效吗?”学生修改了原有观点,承认无效。笔者继续追问:“那么父为子纲呢?你跟父亲的关系是这样的吗?”学生笑答好像也不是这样的了,随着年龄增长自己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会认真参考家长的意见,家长也比较尊重自己的决定。笔者最后问到“夫为妻纲”,众位男生起哄般地说这一条好。这个回答激起了在座女生的不满,一位女生站起来说:“都什么年代了,男女早已平等,还谈什么夫为妻纲!”话音未落,一位男生非常机智地反问:“既然男女平等,那为什么谈婚论嫁的时候要求男方交彩礼、买房子?”男生鼓掌叫好。发言的女生沉默了一会儿,憋出一句话:“不是我这样要求,是我妈这样要求。”全班哄堂大笑。

此时,笔者又请学生们简单谈了一下在现实意义中如何确保男女平等。最后,请学生们总结自己对“三纲五常”当代价值的认识,学生们基本认为“五常”在今天仍然非常重要,人还是要讲“仁、义、礼、智、信”;但“三纲”则不仅不需要,而且还要警惕其对人人平等的损害。

2.广义的应用:学生反思、研学能力的形成

广义上的应用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应用“精神助产术”的自觉意识,要求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不囿于自己的主观成见和固定思维,通过相对理性和严谨的思考方式,付诸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观念上的更新进步,使其拥有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这是“授人以渔”的体现。研究式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性的研究活动,自己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去伪存真,然后自己生成正确的观念,这远胜于单纯接受来自教师的灌输。在本课程中,研究的问题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理论性问题,如人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二是现实性问题,如职业道德、公共道德面临的一些困境与挑战等问题。笔者一般会采取分组、分方向的方式,组织学生运用“精神助产术”的模式进行研讨。

例如:讨论人的本质问题,笔者要求学生分组研讨,每个小组内部成员要分别从哲学、宗教学、现代自然科学、社会学四个角度进行研讨,然后小组代表带着小组意见在全班展开讨论甚或相互辩难,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引导,得到最后的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全过程自觉使用“精神助产术”的研讨模式,这样久而久之,便使“精神助产术”成为学生学习和思考中的自觉意识。

讨论辩难是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主要形式,中国的百家争鸣、佛教的辩经、法庭控辩双方的辩论,都是以辩难为主要形式,这绝非偶然。辩难可以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与思维的活跃性,同时也是发现自身观念与理论缺点的高效方法,在辩难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补足、完善、深化、发展我们的观念和理论,同时也会加强我们对自己所持观念与理论的熟知与运用,促成观念与行动的知行合一。

3.增强应用实效的两个手段

第一,重拾阅读。任何的思考和讨论,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没有相应基础知识的讨论是无效的。因此,使学生重拾阅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现在的大学生中多数人已经很少阅读,甚至已经失去阅读的能力,而阅读实在是人文学科最基础不过、最必要不过的第一个手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先还是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形成起码的知识储备,后续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

根据以往的经验,为了重拾阅读,笔者通过以下几点来加以驱动:一是提供一些视频、文章作为预习内容,课前预习,课上抢答,答对加分;二是每次课堂讨论后,选择1名~2 名发言最好的学生,赠书作为奖品;三是精选开列一些书单,要求至少任选一本阅读,写读书心得;四是强调问题式阅读、研究性阅读,即围绕一个有争议性或者趣味性的问题展开阅读,以备课堂讨论。例如:“故宫三大殿为什么都以‘和’字命名”“怎样解释‘忒修斯之船’”等问题。事实证明,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相当数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第二,网络研讨。在课堂面授中,讨论的参与度、覆盖面有时不尽如人意。而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虚拟性的网络平台反而让学生更放松,使他们更敢于提问、乐于表达。没有思考或参与讨论问题质量不高的学生会感到自愧不如并奋起直追。因而,此后即便在课堂面授时,笔者也有意采用网络平台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发言,教师再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反讽”和“诱导”,学生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众多发言中了解到自己思考的不足,为“归纳”提供丰富的资源;在每一次专题结束后,笔者还要求学生在网络平台总结、归纳、发表自己的学习收获。学生的自我总结环节非常必要,只有经过学生的反省内化,才真正能够融入其价值观念之中。

效果和不足

近几年来,笔者将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方法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一是学生的课堂抬头率显著提高。富有思辨趣味或争议性的话题,追问、辩难的讨论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听课兴趣,使其放下手机、合上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积极与同学开展有效讨论,课堂氛围从沉闷趋于活跃。二是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大多数学生第一次讨论时思维分散、逻辑混乱、表达不清,随着讨论次数的增加,逐渐变得思维聚焦、逻辑严谨、表达清晰,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想法,受到肯定,因此也变得更加自信,从羞于发言变为乐于发言。三是学生的学习获得提升。从学习成绩来看,2018 年-2021 年,学生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平均提高约25%,总评成绩平均提高约8%。从学生提交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来看,很多学生表示喜欢参与这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归纳得很好。

当然,在教学中单独使用“精神助产术”这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需要根据内容和目标进行全面设计及教学方法的综合施用,“精神助产术”可作为其中一环。

本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精神助产术’模式的思修课教学改革——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课题编号:YB20170601)的结项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