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珅
(广西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社会共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简称“双减”政策),加强对教育培训行业的规制。“双减”政策实施后,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纷纷转型、关停或退市,根据“企查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共有近3.3万家教育相关企业吊注销,平均每天超400家[2]。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教育培训行业,同时也对该行业的就业市场产生了影响。短期来看,教育培训机构的精简在一定程度上使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面变窄,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长期来看,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教育培训机构规模缩小后,公办学校地位突显出来,公办学校增加编制的几率促使师范类专科生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努力争取公办学校、特岗教师等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有助于师范类毕业生向紧缺基础教育人才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流动。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关注师范类专科生就业问题,研究分析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毕业去向落实率①从2021年开始,“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情况
2018—2021年,广西教育学院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8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67%;2019届为88.23%,2020届为75.26%;2021届为74.82%。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区内基础教育系统招聘进度放缓,部分市县学校的教师招聘时间延后,2020年和2021年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均有所下降,2020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比2019届下降12.97%,2021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比2020届下降0.44%。
2.就业意向和实际就业单位性质调查情况
对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实际就业去向调查分析,有利于更加直观地了解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2018—2021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情况
对2018—2021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期望主要集中在公办学校、基层项目、私营企业等(见表1)。大部分毕业生的求职首选是公办学校,平均约占43%;其次是通过考取基层项目的途径,比如参加特岗教师招考,三年服务期满后根据当地政策入编,平均约占23%;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选择进入私营企业工作,其中教育培训机构备受青睐,平均约占14%。
表1 2018-2021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
(2)2018—2021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单位情况调查
对2018—2021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当年实际就业单位性质进行调查显示,这4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单位性质与就业意向的单位性质不对称,实际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中初等教育单位和非公教学单位(见表2)。私营企业成为这4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
表2 2018-2021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人数比例统计
3.专业对口就业情况调查
对2018—2021年毕业生签约教育教学单位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中,2018年有25.5%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2019年有17.47%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2020年有24.29%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2021年有23.61%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
1.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高,就业意向与实际就业情况不一致
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选择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办学校、基层项目(特岗教师等),实际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大多数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期望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公办学校任教,不过,随着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报考竞争日益激烈,师范类专科毕业生考取教师编制变得愈发困难。一方面,学历门槛的提高,适合专科学历的公办编制教师招聘岗位数逐年减少,录取率降幅显著;另一方面,越来越多邻近省份如云南、贵州、湖南等生源地的毕业生跨省参加广西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招录,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毕业生也积极参加特岗教师招聘,使得特岗教师报考竞争加剧。
2.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4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不高,最高占比25.5%,可见,师范类专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普遍不高。一方面,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上在劳动力市场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家长传统的就业观念会影响子女的职业选择,就业期望值偏高与实际就业形势脱节,也导致了师范类专科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
3.当前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
作为吸纳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主体的私营企业,近两年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吸纳毕业生就业能力下降,特别是教育培训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一是区域就业机会与流动意向错位。教育培训行业区域就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直存在,城市公办中小学校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大,乡镇基层教育教学单位却面临着“引人难、留人难”的困境。二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从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的角度看,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培养,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变化的反应滞后,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范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提升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三是企业性质与就业意向错位。调查显示,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择业更加求稳,对安全感和稳定性的诉求持续上升。近五成的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希望到体制内就业,只有小部分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愿意进入私营企业,民办性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对教师的需求数量缺口较大,但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问题突出。
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师范类专科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一是仍然存在学历歧视现象。很多教育教学单位存在学历歧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片面追求高学历、名校毕业生的用人导向,盲目地拔高学历门槛。二是仍然存在地域歧视现象。有些地方只接收本地区师范生源,对外地师范生源严格控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范类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专科毕业生跨区域就业。三是仍然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一直以来师范院校的女生占比较高,个别招聘单位在用人需求上明确表示只要男性。因此在就业市场,师范院校的女生成为相对弱势的就业群体。
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少师范院校2020届、2021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均有所下降。为此,国家和地方扩大各类政策性岗位规模,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增加教师等事业单位招录人数吸纳应届生就业;对未取得教师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先上岗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3],等等。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一些公办学校简化教师招聘流程,部分紧缺学科的教学岗位,求职者只需在校招会上通过面试和试讲环节就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即便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保持观望、被动的求职态度。那些求职积极性不高、就业准备不充分的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很容易错失一些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就业是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近些年,应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择业期延长,“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增多,群体人数不断壮大。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但紧迫度降低,观望心态明显,毕业后主动选择“暂时性不就业”“二战”(即第二次参加考试)公办学校教师编或事业单位考试等现象有所增加。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适合个人需求的理想工作,不愿意降低择业标准,而选择“慢就业”,休整一段时间,等待合适的就业机会。同样,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的家长也希望子女能够进入体制内工作。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和求职进度均有变“慢”的发展趋势。
就业市场供需错位、就业环境严峻、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就业自信心不足是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促进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构建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
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结构失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师范类专业就业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范类专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定期发布教育行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情况,加强师范类专科院校各专业毕业生的人才供求分析,为师范类专科院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师范类专科院校要及时根据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特点和趋势,制定不同的培养定位和目标,定期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充分发挥就业数据对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三是建立师范类专业就业预警机制,深入分析每届师范专业毕业生签约情况,对连续几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平均水平的专业进行预警,为师范类专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程度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反馈,促进学校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制度供给,严厉打击就业歧视行为。引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岗位学历需求,破除“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的用人导向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平等应聘的权利。在重点领域招聘中,尤其在事业单位、中小学教师等招聘岗位中,给予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公平的就业机会。二是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加强政策执行和社会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督查督导及劳动监察部门等的社会监督作用,促使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树立科学人才观,制定公平公正、更为务实的选人用人标准。三是新闻媒体以及新媒体平台等应该成为帮助专科毕业生营造平等公正的竞争氛围和就业环境的重要平台。媒体应该多关注毕业生群体,多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主动反映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知识进行积极宣传,帮助用人单位形成正确的观念,落实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招聘理念,消除就业歧视。同时,作为求职者的大学生应该学会提升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优势,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载体和多样形式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倡导专业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在专业教学、教育实习等教学环节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专业发展规划等。一是针对师范类专科生的特点,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树立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求职择业。二是通过“精准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引导师范类专科生对大学生活、职业发展进行明确的规划,充分调动他们求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师范类专科生开展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了解和正确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开拓思路和眼界,引导他们通过市场竞争和多元化渠道就业。三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优势,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观,引导更多教育人才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一是为师范类专科生拓宽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的单位层次范围。师范类专科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中小学、幼儿园及民办学校的交流合作,给师范类专科生提供各类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机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如为学生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即幼儿园、中小学的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机会,增加教学观摩,帮助学生熟悉教师岗位工作流程等实践环节,为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要求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4],等等,使师范教育更加契合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求。二是加强师范类专科生执教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的硬实力。“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种新的形势下,势必需要一大批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且教学技能水平高,同时还具备一定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力的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队伍中。因此,师范类专科院校应加强学生核心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师范类专科生在校期间应该主动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科学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学习,增强新形势下的社会适应力。三是科学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师范类专科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越早找准定位、及早规划、努力参与竞争,越早能实现自我目标。通过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而选择不仓促就业,这种为追求高质量就业的“慢”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而没有明晰职业规划、故意拖延不工作的消极的“慢”,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不负责任的“慢”则是不提倡的。
总而言之,进入“十四五”时期,教育界育先机,开新局,主动新作为,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师范类专科生就业的角度看,如何提高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社会、学校、个人的共同努力,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增强师范类专科生应对复杂就业形势的适应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