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汗青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经济学专业的普及程度及创新性直接影响了一国参与经济建设的人才规模和人才质量。改革开放的40年,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也是经济学人才培养规模的大爆发时期。经济全球化之下,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上竞争激烈,十分重视对各类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为适应“中国智造2025”规划,推动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更是对高质量的经济学人才求贤若渴。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培养出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十分出色的本科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机制体制的改革,促进大众化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模式的精准设置。应用型高校的本科教育要严格区别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与研究型大学侧重理论创新、职业院校侧重技能实操不同,应用型高校强调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行业一线,提高生产资源的整合度,创造更加和谐的生产关系。因此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思维习惯,毕业后有能力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政府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人才[1]。应用型高校的经济学人才在本科阶段应达到“实践性、应用性、地方性及行业性”的质量要求,在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一条兼顾两者特色的发展之路,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基础知识宽于职业院校。
应用型高校在本科期间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以能力为导向。培养高校学生专业能力有两大途径:学习和实践。大多数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进入高校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限制,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缓慢,“以学为主,以练为辅”,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在实践中加以论证和运用,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知识缺乏生命力,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延伸,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深造中提高竞争力。因此应用型高校要在“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原则指引下,逐步构建多层次、立体的能力培养体系(见表1),为本科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培养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推动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实现向“人才”转变的质的飞跃[2]。
表1 能力体系清单
创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学生科学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素养以及思想品德修养持续提高的重要途径[3]。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工作中,创新都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积极心态。本科阶段是人生轨迹和事业选择的重要节点,而实践为选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因此学生只有进行充分的社会实践,才能完善个体的社会化功能,提高沟通、判断、分析思考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以至于在接受多元文化对自身道德体系带来多角度、多向度冲击后,仍能培养起符合社会主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创新与实践是人格特征、意志品质、独立自主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高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决定未来职业生涯成功与否,应用型高校因其专业实用性特征更要凸显创新和实践在人才体系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意义。
经济活动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高质量的社会发展需要能力突出的经济学人才建言献智,因此高校在强调创新品质之余,还要树立学生的大局观,引导学生领悟学习和实践对实现社会价值的意义,真正将创新活动投入到时代需要和国家命运上来。服务社会的前提是了解社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掌握国情、社情和民情的必要途径,只有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民群众的真切需要,才能增强与社会大众的联系,赢得社会认同,为服务民生打下情感基础,同时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要培养国际意识,学习吸纳国外优秀理论成果,掌握国外经济动态与国内产业发展新政,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领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虽然高校都十分重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课程设置滞后。很多应用型高校没有一套能够反映应用型特色,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充分融合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材选定和课程设置与综合性大学同专业很类似[4]。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使用“面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并加入案例的讲解,但是由于案例大都来源于网上资源而非授课老师亲身实践,在讲授时不能很好把握案例的启发点和突破口,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多媒体教学虽然十分普及,但是教师利用多媒体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配合书本内容的输出而不是真正通过多媒体汲取课外精品资源。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经济学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比重较大是常见问题,原因在于虽然很多应用型高校的师资力量雄厚,但教师都是毕业于综合性院校的博士或者硕士,没有经过专业的应用型教学实践的培训,从“学校到学校”的工作阅历造成了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经验匮乏,对经济理论如何指导社会生产的理解不够深刻,这使得课堂教学内容陷入空洞的模式化,不能达到启发学生心智的目的。最后学校组织的课外学术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数量偏少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投身经济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与深造更无从谈起。
应用型高校很早就将实验实训从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但是人力和财力的不足导致作为实验实训重要支撑的实验室系统建设滞后。经管类实验室在高校里受重视程度和获得扶持的力度要远远小于理工类实验室,且师资配比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一个专业通常只配备一名实验教师,与理论课教师数量相比太少。实验教师专职少而兼职多,兼职教师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软件应用流程都缺乏全面的了解,只能把课堂培养方式照搬过来,使得实验课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5]。在课程设计上,经济类的实验采取模拟仿真的形式,流程设计是模式化的,静态的,学生没有足够空间进行思维发散。虽然校外实训可以一定程度弥补校内实验不足,但是实训基地数量和接纳能力有限,协调安排有难度,学生实训的实际效果可能会不及预期。
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时,主要依托的是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是针对中国高等院校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项目,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最重要的平台。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完整性和持续性还有待加强,常见问题出现在项目申报与结项环节,如学校动员力度不大、申报人数不够多、项目设计不够新颖以及结项困难等,很多高校管理方都非常关注立项与结项的数量以及项目开展期间是否符合管理规范,而对于结项后成果是否得到实质性的开发,有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注较少[6]。目前来看,“大创计划”包括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实践计划三类,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其实质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产品服务设计或者企业运营的仿真或实战训练。当项目启动后,孵化出的企业雏形被推向社会接受检验的占比很少,最后产生商业化成果的就更少了。当项目截止后,这些训练将不再有后期投入,一些优秀的创意理念可能会被浪费。“大创计划”在培养大学生动手动脑与团队协作等方面意义重大,但是从“育人”到“育才”的转型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思考和探索。
应用型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没能充分体现“应用”特征,仍然与综合性大学类似,追求专业门类齐全,或者盲目跟风上马热门财经类专业,却忽视了一些专业的毕业生规模在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既没能着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没有兼顾行业企业发展背景。再加上学校办学条件有限,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及时跟进,师生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认知不明晰,影响了培养质量,难以实现高水平的特色发展,人才建设更是无从谈起。其次缺乏整体规划,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特色不明确,王牌细分专业规划不明朗,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不够密切,对当地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类型没有做深入的实地调查,以至于出现本地高校专业设置不能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局面,学生在毕业后无用武之地而被迫离开,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应用型高校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要在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特别是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学科渗透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7],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家对经济学拔尖人才的需要。
应用型高校经济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要充分注重能力与理论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首先,对低年级学生的授课要以经济学的通识教育为主。通识教育具有开放性、广博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与专业教育展现学科深度不同,通识教育提供的是基础知识的广度。学校在开设公共基础课之外,还要开设门类齐全的理论经济、应用经济、金融贸易以及管理类一系列细分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并聘请校内外资深教授授课,保证课程质量,达到先“通识”后“通才”的目标。其次,授课应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专业有分类不能造成学科间的封闭孤立,当今的学术研究竞争激烈,如果要做出有新意的学术成果,就要从“精细化、小角度、特殊性”来实现突破,不同学科间失去原有的严格界限是大势所趋,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论来研究本学科已经成为重要的范式。这要求学生既要在某一学科领域深耕专精,又要通晓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一般性知识。如在研究经济学时,既要熟知它的模型逻辑,又要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未来走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理论的迭代速度。最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完善教学体系。高校可以开设暑期“小学期”,对有兴趣参加课外科研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培养自主研究能力;可以引进双语教学和经济学英文原版教材,启发学生探索中西方思维差异,还要组织学生观摩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专题报告会,利用智慧课堂等前沿教学手段及时更新课本知识,让多媒体教学能真正协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型高校对经济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既要知道“做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有很大的差异,学校可以结合学生具体需求定制适合他们未来发展的学习方案。对于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创建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建设平台,结合理论教学和科研指导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有晋级兴趣的学生,学校开设专门的辅导课,指导学生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对于实践能力强、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创建以“提高技能”为本位的校企合作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建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的充分体现。开展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提前储备实用经验和专业技术,熟知企业的用人条件以便进一步完善自身能力,做到与目标企业相匹配,直接为生产一线输送了更多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是高校以一系列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项目为依托,通过组织学生撰写创业计划、参加商业策划案例以及成立校内工作室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创业流程,为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或者创办小微企业提供前期训练。应用型高校要通过这两个平台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全面渗透进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融会贯通,通过仿真实验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科竞赛多途径构建制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8]。最后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能力提高的导向也有差异。例如培养“学习型”和“研究型”人才,要从最基本的步骤入手,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还要掌握研究方法。学校要配备专业教师进行对学生进行指导,从撰写文献综述、选取数据库与相关模型以及梳理论题内在逻辑等,严格把关。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研究能力来适应培养工作。学校要鼓励有研究项目的课题组,吸收学生进组学习,学生只有亲力亲为参与课题的调研和撰写过程,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表2 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案
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学生个人能力和价值是否受到市场的认可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塑造何种能力又与专业选择密切相关。在高校重新审视所开设课程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专业设置是否能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9],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10]。专业设置作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区域高效互动与协同发展。应用型高校要依据区域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论证开展新专业,淘汰、改造旧专业,集中内外力量加强对新兴产业前沿理论与技术的发掘,提高人才韧性和质量:一是政府引导,理顺校企合作关系,培养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地方政府应密切关注当地应用型高校的专业改革进程并主动参与,发挥信息枢纽的作用,积极为高校了解地方产业结构变动提供第一手信息,引导高校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还要充当校企合作的“协调员”,为不同类型企业对接专业对口人才提供服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简化科研经费使用的审批程序,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进入相关项目组深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专业。二是学校主导,打造办学特色。应用型高校要充分结合本地区行业优势与政策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王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优势学科专业群[11],提升院校知名度与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复合型、应用型经济学人才投入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学生的知识容量和技能结构已经不能应对新产业革命下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在“新文科”以及“双创”背景下的经济学本科人才建设,将被赋予更加精细化、实用性的目标,这将给高校教育界留下更多可以发掘的理论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