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来到了刘家畈

2022-09-05 08:01满泽阳安徽
党史纵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太湖县刘邓火盆

○吴 伟 满泽阳(安徽)

刘家畈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1947年11月,刘邓大军在此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政会议,推动了从挺进大别山到走出大别山的战略转折,在党史、军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笔。刘邓大军在刘家畈期间,纪律严明、爱护百姓,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与拥护,留下了一段段鱼水情深的感人佳话。

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为打乱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部署,减轻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军事压力,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在陈毅、粟裕部以及陈赓、谢富治部两军的配合下,南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而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同日,中共中央中原局(邓小平任第一书记,刘伯承任第二书记)即向全军发出《进入大别山的任务与口号》,明确了“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区”的任务,并提出“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解放中原,使鄂豫皖人民获得解放”的口号。为达到这一目标任务,刘邓大军多次召开会议,推进创建巩固的大别山解放区工作。

11月9日至12日,为传达贯彻《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中央最新指示精神,研究解决跃进大别山过程中暴露出的部队动员不够深入、物资供给跟不上、政策策略准备不充分等问题,根据新的斗争形势进行战略部署,刘邓大军在太湖县刘家畈胡氏新祠内召开了重要的军政会议。

会议由时任中原局常委、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主持,出席会议的成员包括中原局和野战军领导刘伯承、邓小平,第三纵队旅以上干部陈锡联、曾绍山,皖西工委分工委、皖西人民自卫军支队长以上干部刘昌毅、桂林栖,以及野战军司令部干部杨国宇等,共30余人。邓小平作政治报告,刘伯承作军事报告,刘子久(时任中原局常委)作进入大别山以来的形势报告,传达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听取皖西军政情况报告,研究创建大别山解放区、实行内外线作战、开辟中原解放区等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决定皖西人民自卫军改编等事项。会议制定和完善了坚持大别山斗争的方针政策,建立了皖西党、政、军三位一体组织,对兵力进行了再次集中和分遣,将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改革结合起来,为建立牢固的根据地、实行战略再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家畈会议的召开,是刘邓大军扎根大别山的标志和逐鹿中原的出发点。

军民鱼水情

刘邓大军来到刘家畈之后,迅速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留下了许多军民一家亲的佳话。比如行军途中,战士们在休息时,都睡在冰凉的地上,却为带路的向导找来一块门板当床;在借住老百姓家时,每天都把房间整理得十分整洁,就连院子里的马粪都扫得一干二净,走的时候不拿走一针一线。再比如当时已是初冬时节,群众们自发把火盆、暖手笼、毡毯、棉被送到刘伯承、邓小平的住处;见到许多战士都穿的还是单衣,便将自家被子拆掉,用取出的棉花为大军做棉衣……这其中,邓小平赔晒篬、刘伯承让火盆的故事更是每每为世人所称道。

初到刘家畈的一天早上,部队的马匹在吃食时不小心把村民朱大娘家的晒篬踩坏了。此事正好被路过的邓小平发现,他立即命令警卫员拿来一块银元,并亲自上门送到了朱大娘家中。朱大娘将这块银元收藏了很久,生活再难也不舍得用,还经常拿出来给乡亲们观看,逢人就说大军纪律真好,首长为人和蔼。

此后的一天傍晚,刘伯承等人来到时任太湖县第七区农会主席的韦大章家,亲自召集八九个乡亲开座谈会,询问乡亲们的生活情况、土地改革情况、贫农团对敌斗争情况等,耐心向乡亲们讲解《中国土地法大纲》。由于天气冷,大家围着一个火盆而坐。快要结束时,大家这才发现先前坐在火盆旁的刘伯承,离火盆已有两米多远。原来,刘伯承看到乡亲们衣着破旧,不停地搓手,便趁大家不注意,一点一点地往后挪,把火盆边的位置让给了他人。

时至今日,虽然当年的银元和火盆已不知去向,但以刘邓首长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的伟岸形象却化为历史记忆,永远留在了刘家畈,留在了大别山老区人民的心中。(题图为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

猜你喜欢
太湖县刘邓火盆
祖母的火盆
温暖的记忆
激战汝河
抢渡沙河
小平找牛
跨越陇海线
太湖县森林采伐管理综述
太湖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探讨
妈妈的火盆
火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