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文
“我之所以成为舞蹈家是为了用身体的动作去创造,而不仅仅是为了跳舞。”
——卡琳娜·伐娜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盛行的时代,有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尝试将西方现代舞技术与中国传统元素相融合,进行舞蹈艺术的融合创新、艺术创新。本文以《洛神赋》和《水月洛神》两部作品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分析同一题材不同表现手法的舞剧,对现代舞及中国舞编舞技法进行研究与探索。体味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魅力,探究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
好的舞蹈作品是魂与形兼备的,舞蹈作品的魂是舞蹈的思想,在创作中是“道”,舞蹈作品的形是舞蹈的表现力,在创作中是“术”,要让舞蹈的形引人入神,好的编舞技法必不可少。
编舞技法是通过编导列出清晰的结构,结合题材内容及个人创作灵感、动作、调度等综合考虑而选用的技术方法。编舞技法是帮助编导们推进作品更上一层楼的好帮手,它可以大大缩短创作时间,同时增添舞蹈的表现力。好的编舞家懂得如何运用技术帮助自己的作品更胜一筹。
追溯“舞蹈编舞技法”的根源,可以从20世纪50年代两位前苏联舞蹈编导专家到北京舞蹈学校授课说起。当时他们的共同理念是将西方舞剧的编创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特色的民族舞剧。这大概是国内舞者第一次接触编舞技法的概念,其效果颇丰并成功地迈出了新中国舞剧从无到有的重要一步。随着不断努力,创作出《宝莲灯》《苗岭山上》《鱼美人》《刘胡兰》等大型民族舞剧。发展至今日,编舞技法已成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中均极大地推动了舞蹈事业的发展。
所有的编舞技法应是统一、国际化、有上升空间、逐渐发展的且任何舞蹈形式都适用的一种技术手法,没有强制的划分。我们所看到有些作品用同一题材、同一技法,但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是因为舞种风格的本质差异,以及编导们不同的个人喜好、创作手法,结合不同技术手段、编舞技法的运用等,导致所呈现出的效果完全不同。
以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编导系张守和老师《编舞技法系列教程——现代舞技术训练》教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编导系孙天路老师《中国舞编导教程》与金秋老师《舞蹈编导学》教材为例,将现代舞与中国舞两种教材进行比对分析。
谈到现代舞编创手法就不得不先谈谈现代舞;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的要求和特点,芭蕾舞强调“开、绷、直、立”,古典舞讲究“圆、曲、拧、倾”,要达到“形、神、劲、律”的统一,民间舞讲究“弯、缠、翘、拧”等不同风格的把握;现代舞是一种观念性较强的舞种,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及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1]。因此它的动作是自由、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充满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特质,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
关于现代舞编导的学习可以分为两大类——现代舞基本训练和编舞技法,通过分析现代舞的基本训练,就能理解现代舞的技术技法,明白为什么在很多现代舞作品当中的舞蹈动作是那样的一种发力方式,演员们为何要那样表达。
在编舞技法上,现代舞编舞技法与中国舞编舞技法如出一辙,可以理解是每位编舞家的经验总结,为了帮助没有经验但富有创造力或渴望、热爱创作的人传授一些创作方法。例如:法国卡琳娜·伐娜《舞蹈创编法》一书中提到,“编舞是一种艺术,一种舞蹈的创作艺术。假如艺术创造要求助于想象,编舞要求有技术和一种不是靠自发产生的能力,那么编舞就不仅是根据音乐跳舞或首尾连贯运动那么简单。编舞需要通过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帮助表达一种思想,并通过运动将它呈现出来。[2]”在她书本的内容里,强调了技法的重要性 “就像建筑师要建造-座体现他自己风格的大厦必须懂得如何运用沙子、石膏、水泥、石头、钢铁……这些基础材料那样,舞蹈家应该从动作、力量、时间、空间入门来精通舞蹈。”因此,书本包含了舞蹈创作、构思、即兴舞蹈、组织编排、动作、时间、空间、舞蹈与音乐的关系、道具布景的运用、三人舞的创作方法等内容。
在中国的舞蹈编导教材里,也包含了上述部分技术技法,但总结中国的教材是非常程式化、规整、科学、循序渐进、富有逻辑的。例如:金秋老师的《舞蹈编导学》充分结合了培养对象的特点和编舞工作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十分注重总结国内外编导创作经验。文章系统描述了舞蹈编导的职责、舞蹈结构的创作及编舞技法的训练方法、舞台空间、舞蹈时间、舞蹈表现、舞蹈与其他艺术合作、舞蹈创作分析等内容[3]。其中也涉及到:时空力、点线面、单双三群、动机发展、造型链接等编舞技法。
总而言之,技法不分国界,它只可能在未来更多编舞家的创作中,经历无数次打磨,从经验总结中脱颖而出,大家相互借鉴,鼎立发展,为舞蹈创作事业而奋斗。二者最大区别,可能在于,现代舞的动作设计强调点线面的切割对比、力度、爆发、顿挫、突破性强,而中国舞就像丝绸一样,是连绵不断柔和且唯美。
王玫老师作为北京舞蹈学院著名教授、编导,她不仅是中国现代舞的领军人物,更是中国舞蹈界少见运用舞蹈进行高质量叙事的思考者。纵观王玫老师创作的《雷和雨》《天鹅湖记》《我们看见了河岸》等,创作手法具有强烈鲜明的个人风格。由于王玫老师也是从小经历过芭蕾、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训练,而后继续学习的现代舞,因此从很多舞蹈作品的动作语汇中可以发现,她十分偏爱汇入民族民间舞的动律元素进行扩大发展,例如:《希格希日·独树》有清晰蒙族摇臂的影子、踏步、骑马舞姿等。还有她个人创作的《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分为四个单元,即“今天的传统维族舞蹈”“文化融合的维族舞蹈”“现代性表意的维族舞蹈”和“世界性表意的维族舞蹈”,也是将民族舞的元素与现代巧妙融合。与此同时,可以得见以课堂作业衍生舞蹈作品的工作模式是她的惯用手法,而“动作解析技术”“抽象性表意形式”几乎涵盖她所有艺术作品。总结几个她非常喜爱的肢体动作:藏族的律动——颤膝、屈伸;蒙族拧肩、拧身;维族蹲颤、身体左右摇摆动律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变化发展,灌入现代舞走跑跳等元素。王玫老师的创作还有一大特色——在于节奏的处理,呼吸强烈、节点鲜明、舞蹈顿挫、擅长对比,常常喜爱在流动中突然静止,动作发展以小渐大。
舞剧《洛神赋》是王玫老师借曹植的苟活与不堪,对自己灵魂的深一步拷问:“人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富有尊严地活在这个时代?”舞剧舞台风格简约大气,服装极简,动作设计直截了当,运用了很多生活化的动作,跌倒爬起、夸张、诙谐、讽刺、调侃。并且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喜爱将舞蹈动作融入民族民间舞的动律元素。节奏处理:顿挫、动静、极端、对比。编舞技法偏爱:重复、递进、夸张、动机发展等,动作设计具有反叛精神、外表精简却充满内涵,比起华丽唯美的外壳她更喜欢追求朴实无华深刻的内涵。
虽然这是一部古典题材的舞剧,但编导还是以十分现代的手法进行创作,体现在如下方面:动作现代:舞剧开头大跨步奔跑、原地颤膝抬胯抖动、演员走路姿势猖狂、连续跪坐、青蛙蹲式两边臣服、跌倒爬起等。
节奏现代:切的很碎、动静对比强烈、顿挫感强。
音乐现代:涉猎较广、包含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电影电视剧的音乐剪辑而成。
技法现代:动机发展、时空转换、重复递进、节奏紧促。舞剧整体气氛低沉、灰暗、悲壮、凄凉。
古典舞以抒情为主要目的,节奏较为平均,编导选材较多以古代神话、小说、名著、诗歌为编舞题材。创作手法上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绪、性格、内心为切入点。
佟睿睿老师可以说是中国舞蹈编导中的优秀代表人物,通过观看她创作的《朱鹮》《花界人间》等,可以得见她的舞蹈作品似乎永远离不开意境、唯美、如诗如画、美轮美奂这类字眼,并且她本人也是本着坚持“传承中国意象”这一理念,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这部《水月洛神》由梦境到现实最后再次回到梦境,舞剧的结尾方式,其实代表着编导对这部舞剧题材的美好愿景。片段分为:序、梦醒、征战、朝贡、芙蓉池、心魔、决绝、梦境等片段。编导采用虚实相接、首尾呼应等创作手法,结合少部分现代舞元素进行创作。舞剧中双人舞部分大量采用镜面编舞法、双人分离、接触磨合、时空交错等技术手法,将曹丕与曹植复杂的兄弟之情,以及曹植与甄宓爱而不得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水月洛神》以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七步诗》和中原洛神传说为依托,以曹丕、曹植二人的兄弟相争和战乱中一个美丽女人甄宓的命运遭遇为线索,巧妙地将“诗书礼乐舞”融汇一堂,揭示了现代人对古典艺术美的探究与理解,为观众细腻的描绘出一段跨越千年的凄美之恋。
从20世纪50年代西方传入的编舞技法概念,发展到现在已有70年之余,现代舞的艺术风格以及技术发展受到广泛认可,推动并形成了现代舞多元发展的现象,例如: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都能看见现代舞的影子,甚至还有太极、街舞、国标等融入现代舞元素。越来越多的中国古典舞蹈作品或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汇入现代舞元素,例如:傣族男女双人舞《两滴水》、火遍全网的《丽人行》、北京舞蹈学院女子独舞《孤月杳然》等。这类舞蹈在包含中国古典舞或民族民间舞的传统风格上,结合了现代舞的发力方式、或技术动作、技术技巧的运用。
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使我们看到了现代舞的成长进步。现代舞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其技法也具备了广泛的适应性。它打破以往舞蹈的固定舞台艺术展现,拉近了舞者与观众之间地距离,它可以出现在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街道、广场、公园、展览馆……并且越来越多的现代舞者将舞蹈艺术与多媒体影像、装置艺术、书法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开拓了舞蹈的可能性,也真正做到了走进生活,贴近人民。这也符合现代舞打破传统、突破创新、不墨守成规的艺术风格。
如今,社会不同领域流行中、西方文化共融创新,在舞蹈领域同样如此。舞蹈中的编舞技法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研发,也有国外引入的优质成果,在我国繁衍盛行。但我们始终要清楚,技术不等于是艺术,技法作为编导的辅助功能,是为我们所用但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完成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而出现的。好的艺术是有灵魂的,真正优秀的作品是看不出技法痕迹的,优秀的编导一定不以技术求生,而是寻求技法与审美感受的有效表达,好的艺术作品必定是将技法与外在形式、内在表意完美融合。在技法堆砌的时代洪流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晰,用感性思维带动理性创造,用艺术观念带动技术技法,将技法与作品内涵达到真正水乳交融的状态,这是一个优秀编导应当为之奋斗追求的理想目标。■
引用
[1] 陇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 [法]卡琳娜·伐娜.舞蹈创编法[M].巴黎:法国巴黎维戈特出版社,1993.
[3] 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