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内领先的PCB专业制造企业协和电子(605258.SH)发布2021年年报,尽管受到疫情持续、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公司营收及经营性现金流仍实现了稳健增长,业绩表现良好。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19.20%;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有所下降;经营性现金流0.62亿元,同比增长55.44%。分紅预案为每10股派3元(含税)。
协和电子主要从事刚性、挠性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印制电路板的表面贴装业务(SMT),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高频通讯等中高端领域。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生产高频通讯板厂家之一,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PCB市场整体的较快发展,协和电子也保持着持续增长趋势。根据wind,2014-2021年,公司营收从2.09亿元增长到7.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69%。在营收规模扩张较快的同时,公司业务的“造血”能力良好,2014-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连续八年为正。
协和电子一直专注于PCB行业,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产品选择和一站式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在汽车电子和高频通讯两大业务领域销售均实现了增长。在业务拓展方面,协和电子依托自身综合竞争优势,聚焦行业优势客户,并逐渐向下游纵向延伸。
PCB是协和电子的核心产品,公司2021年PCB产品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17.56%,占公司总营收的95.86%。伴随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上升,公司产品产量和销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为27.76%和27.50%。
协和电子积极把握行业景气度上升的机遇,通过产能扩张来更好分享行业发展红利。2021年公司持续加快募投项目建设,截止年末,累计投入资金3.11亿元,募投项目一期已经全面投入使用,公司产能已经达到90万平米以上,产能的短期瓶颈得以缓解。
2022年,协和电子将大力推进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PCB产能,巩固规模生产能力的竞争优势。随着后期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将为公司业务实现量级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协和电子深知研发实力对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始终重视研发投入的力度,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7%,当年新增实用新型专利7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
从行业趋势来看,当前PCB板正逐步向高层化发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5G通讯等是增长驱动力。其中汽车PCB市场发展尤为引人瞩目。近年来,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的比例不断提升,随着汽车往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汽车PCB市场将快速成长至千亿规模。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销量快速提升。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系统增加了对PCB的需求,电动汽车电子化程度远高于传统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提升行业整体电子化程度。汽车电动化大背景下,预计2020-2030年间汽车电子化率提升15.2%至49.55%,远高于前一个十年4.8%的提升幅度。汽车PCB由此成为PCB下游应用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给协和电子等专业从事汽车电子PCB生产的企业带来更多成长机会。
2021年,协和电子把握行业趋势,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板块。公司在稳定原有汽车客户的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领域的客户群体,先后拓展了新能源充电桩领域龙头企业、新能源电池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客户。
依托研发能力和产品制造实力,协和电子研究开发的多个产品已批量供货。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产量逐步提升,未来将持续为公司创造营收。
当前,PCB行业处于持续上行周期,协和电子凭借在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借势加速成长。特别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的持续扩张,或将带来可观业绩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