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承伟 沈鑫 倪增元 张晓雪 毕涵凝
智慧社区是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打造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的社区治理新形态。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速城镇化发展、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全新战略。在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智慧社区市场规模正在持续增长,预计“十四五”末期将超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图1 中国智慧社区市场规模预测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电信业的大势所趋。对我国通信运营商来说,数字化转型既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市场倒逼应对之举,也是拥抱数字经济商业机会与信息变革的主动选择。在运营商整体收入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为了逐步摆脱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处境,将经营重心适当转移到政企业务是目前运营商解决增收困境的出路之一。而在传统的政企市场上,面临诸多OTT 厂商的激烈竞争,如何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通信运营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智慧社区将是一个重要的潜在方向。
图2 智慧社区发展历程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向上连接城市,向下连接家庭与个人,打造智慧社区,卡位社区入口,既可以以社区治理、智慧公租房、平安小区等细分行业应用,增加B 端及G 端业务新触点,带动专线、宽带、5G、物联网、政府ICT等业务发展,助力政企业务全面增收,也可以以人脸门禁、视频监控、停车管理等高频社区应用,增强C 端个人用户黏性,同时创新打造智能预警、智能看护、家人互联等H 端居家应用场景,全面助力运营商全量业务融合发展。
此外,作为典型的“数据管道”商,通信运营商原本就可以获取上层海量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话记录、上网行为、浏览行为、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维数据,该数据具有准确性高、地域全覆盖、业务全覆盖、时间连续性好等诸多优点,将该数据与社区用户数据进行关联整合,经脱敏处理之后,进行数据挖掘,一方面可以提升内部运营服务,优化网络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获客成本,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实现运营商利润的最大化。
通信运营商作为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除了具有拥有无处不在的固网、移动网、物联网等网络管道资源,还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覆盖全国的渠道资源优势,这将有利于聚合产业合作伙伴,整合社区上下游资源,实现社区信息共享,保障智慧社区项目的有效落地。
典型的智慧社区系统架构通常基于分层提供服务支持的设计思想,按照服务组件化、层次化的方式设计,依托微服务架构,支持平台模块相互独立及技术异构,实现资源隔离及业务横向扩展和维护,支持运营商业务全量产品融合,可对社区B 端、G 端业务需求的扩展及C端、H 端的灵活多样功能做出快速支撑。自下而上可分为接入层、网络层、能力层、应用层、方案层、展示层。
在接入层,可包括出入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车辆抓拍、人脸抓拍等)、安防(如视频监控等)、消防(如烟感、气感等)、防疫(如门磁、测温门禁等)、物业服务(如对讲设备、智能充电等)、健康养老(如老人定位、血压计等)等多类智能感知设备,借助感知设备及传感网络实现对社区安防、消防、环境等信息实时采集、实时监测和实时控制。
在网络层,由5G 专网、NB-IoT、4G、WIFI、专线、边缘计算等网络基础设施构建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高可靠、全覆盖的社区信息传输网络,实现为社区居民提供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社区无线移动网络服务,提升5G 时代智慧社区运行能力。
在能力层,包含业务平台、数据平台、AI平台、运营平台、开放平台、物联网接入平台、视频能力接入平台等多个智慧社区子平台,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下屏蔽接入层感知设备差异,向上支撑应用层各种应用服务。
在应用层及方案层,搭建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智慧防疫、智慧综治、智慧生活、智慧健康、智慧党建等多类应用,上层封装老旧小区改造、5G 新建社区、智慧公租房、社区治理、社区养老等多个解决方案,提升社区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以及管理服务水平。
图3 典型的智慧社区系统架构图
在用户层,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包括Web、APP、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等,以满足业主、物业、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信息查看、业务办理等实际需求。
聚焦疫情防控任务常态化、社区治理体系智能化、物业管理增值多样化、社区养老需求产业化、社区居住环境便捷化等典型社区需求场景,围绕政府、物业、业主等多方需求,以平台+应用+生态模式切入,打造具有运营商特色的智慧社区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智慧社区的规模化拓展,构建以社区运营为基础的新型营销服务渠道,有效承载运营商政企、家庭与个人市场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聚焦社区通行、安防、停车等关键应用,提供一套完整业务功能、可分项配置、自由组合的社区云SaaS 标准化服务,采用标准云化部署方式,统一运营、统一维护。以出入通行、物业管理、安防监控等基础产品,低成本、低门槛快速切入,卡位物业管理入口,掌握小区客户资源,实现“快速圈地、规模渗透”的发展目标。
在通过基础包快速切入社区市场的前提下,深挖社区信息化建设需求,建设社区数据汇聚分发、保障性住房管理等关键平台,为公安、政法、住建、社治委、大数据局等客户提供社区数据服务,同时,提供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公租房、社区治理、社区养老等细分领域解决方案,卡位政府治理入口。
在智慧社区建设进入运营稳定阶段,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平台与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平台、物业管理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应用融合,提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的同时,聚合社区周边商超、维修、家政、养老、零售、广告等第三方资源,建设便民生活服务圈。另一方面,深挖大数据应用,提升智慧社区精准动态监测及智能预警水平,精准营销,实现数据价值变现。
通过运营商政企条线推动对下规模化布置,以“红头文件、免费试行、民生工程”为切入点,调动政府各级部委办资源,快速确立智慧社区试点合作单位,打造标杆案例,形成标杆效应,奠定复制推广基础。在推广策略上,面向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针对小区智能化建设场景,提供物业管理、业主服务、智能社区应用等一体化的小区管理和服务;面向街道/社区、乡镇级住建、政法客户,针对出入口重点区域安防建设、警网融合等场景,以安防类应用为切入点,提供街道/社区级社区综治、基础安防、高空抛物等升级服务;面向市、区级住建、政法、公安等客户,针对事件协同处理、人房车管理等社区治理的场景,提供政府多级治理、社区智能硬件集成、小区管理、居民服务等业务。
充分发挥运营商渠道优势,以“响应号召、首批试点、免费建设”为切入点,明确拓展目标,快速完成合作覆盖。在推广策略上,首先以基础业务进行切入,可采取灵活的商务模式的方式,获得社区物业和业主客户的普遍支持认可,低门槛达成合作;其次,借助前期合作获得的客户资源和物业关系,基于客户个性化的业务需求,渗透推广升级业务和增值业务,改善用户体验,带动宽带、电视、号卡、安防、组网、智能家居、健康养老等延伸服务发展。
在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叠加常态化防疫催化,智慧社区业务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场潜力巨大,但仍存在统一标准缺乏、服务碎片化、联动不足、长效运营欠佳等问题。在数字化转型的压力下,智慧社区成为运营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一个重要潜在方向。本文围绕政府、物业、业主等多方市场需求,以“平台+应用+生态”模式切入,提出一种具有运营商特色的智慧社区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架构,卡位政府治理及物业管理入口。并建议充分发挥运营商渠道优势,分别采用政企市场自上而下、公众市场自下而上的推广策略,实现智慧社区的规模化拓展,带动宽带、5G、专线、政府ICT等多业务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