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莹莹,王莉,李柔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城镇化作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对于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解决二元结构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各地区不同的发展条件使得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截至2017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16%,首次突破50%,河南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仍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由于各市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日趋扩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备受关注[1]。
近年来,针对我国城镇化时空演变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协调性分析[2,3]、优化策略制定[4,5]以及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7]等方面。研究方法上通常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如空间杜宾模型[8]、地理加权回归模型[9]、耦合协调度[10]、空间收敛模型[11]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子呈多元化特征,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将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子归纳为内源力、外向力、政府动力、市场动力四个方面[12]。在研究范围上,已有研究在省域、市县域均有所涉及,但较少从区域协调视角出发,研究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冷热点区域差异与动力机制。因此,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尝试从时间演进和空间关联两个角度讨论对河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时空分异特征,准确识别河南省冷热点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子演化规律,以期为河南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和黄河中下游,经纬度介于31°23′~36°22′N、110°21′~116°39′E,包括郑州、开封、洛阳、焦作、济源等18个省辖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也是中部地区省辖城市最多、乡村人口比重较大的省份。作为中国的“粮仓”,最大的农业大省,河南省没有过强的工业发展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要仍然坚守住土地红线不能与逾越,粮食产量依旧不能减少,不能以减少耕地来获取经济的发展,河南省未来的发展要靠信息化、产业化、城镇化来推动。因此,了解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和现在处于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析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将会更加有利于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对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因地制宜的推动河南省更加高效,更加平衡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2007年~2018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以及河南省各市统计年鉴数据;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测度河南省城镇化水平。
变异系数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基尼系数原本是用来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本文选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全面测度河南省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
变异系数为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为:
其中,Ggini为基尼系数,yi代表按照升序排序后的各市城镇化率,n为研究区的内的城市个数。
标准化统计量Z来对空间自相关关系进行检验,Z的计算公式为:
多元线性回归法是以多个自变量的最优组合共同来预测或估计因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利用SPSS软件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动力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法来提取影响因子,消除各指标间的共线性,以提高分析效果。所采用的研究模型为线性回归模型,即:
Y=a1x1+a2x2+…+anxn
其中,Y代表同期城镇化率,x1,x2…xn分别表示各动力因子,a1,a2…an为各动力因子待定系数。
将河南省整体城镇化率和年增速与全国进行比较,如图1所示。2006年~2017年,河南省的人口城镇化增速几乎一直在全国之上,表现出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迅速发展的状态,但河南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南省整体城镇化水平处于中期增长阶段,发展空间较大。
图1 河南省和全国城镇化率对比图
图2、图3分别是2006年~2017年河南省各市城镇化率发展趋势图、河南省各市平均城镇化率和年平均增速对比图。由图2所示河南省各市的城镇化率均呈上升趋势,各市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从2006年~2017年,城镇化率排在前五名的城市一直是郑州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排名靠后的一直是驻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作为中心城市的郑州市的城镇化率一直遥遥领先,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图2 河南省各市城镇化率发展趋势图
图3 河南省各市平均城镇化率和年平均增速对比图
从图3中可以得出2006年~2017年间平均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是郑州市,最低的城市是驻马店市,与之相反的是,年平均增速最高的是在驻马店市,年平均增速最低的是郑州市。平均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年平均增速普遍较低。
如图4,在2006年~2017年期间,除了在2010年有所增加外,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变化特征整体一致。由此说明河南省城镇化区域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随着区域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提倡,区域之间正在实现协调发展。
图4 河南省城镇化率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对比图
根据研究年份选取2006年,2011年和2017年作为代表性年份,将研究区各省辖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分为6类,分别是小于30%,30%~40%,40%~50%,50%~60%,60%~70%,70%~80%,如图5所示。
图5 河南省各市城镇化分布图
从图5中对比发现,河南省各市间的城镇化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空间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条带状分布,从西北方向至东南方向城镇化水平逐步降低,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一直都在河南西北部。省会郑州附近一直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中济源、洛阳、许昌、新乡等市呈现较好发展势头;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一直在河南东南部,东南地区如开封、周口等地城镇化发展虽然没有河南西北地区高,但12年来其城镇化率不断上升,未来也会与河南西北地区相同,达到良好发展水平。
河南省2006年、2011年、2017年城镇化率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2006年、2011年、2017年全局莫兰指数都是正的,且Z得分都大于1.96小于2.58,P值也都大于0.05小于0.01,说明在95%~99%的置信区间内,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聚集特征,且具有空间正相关模式。
表1 Moran’ s I指数分析表
运用热点分析将河南省2006年,2011年,2017年城镇化水平分为五类,分别为热点区域、次热点区域、不显著区域、次冷点区域、冷点区域。如图6所示,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冷热点不显著区域相对范围最广,它们是城镇化发展的中等水平区域,覆盖全省11个市,热点区域都集中在河南省的西北部,冷点区域都集中在东南部。总的来说,河南省城镇化集聚效应较为显著,冷热点分布较稳定。
图6 河南省人口城镇化率冷热点分布图
从这三年的分析情况来看河南省的热点区域几乎没有变化,集中在省会郑州的周围,体现了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省会城市具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便捷的交通等都会向周围的城市扩散,带动了周围城市的发展。河南省的冷点区域依旧处于东南部地区,由于东南部地区距离省会城市郑州较远,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产业发展较为薄弱。
针对河南省城镇化动力因子分析,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13,14],从内源力、外向力、市场动力、政府动力四个方面抽取指标来对河南省城镇化动力因子进行分析。①政府动力,主要是政府对于资源的调控,对基础产业的投资从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政府对于市场的有效干预可以避免市场自身发展的偏向,使得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带动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②市场动力,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场可以自发的调节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在市场的调解下,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镇化和非农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城镇化健康的发展。③外向动力,利用外资在本地区的投入,改善地区的资产投资环境,带动产业的转型、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城镇化质量的提高。④内源动力,区域自身的就业结构改变,吸引着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向城市集聚,使得城镇人口的增加,私营企业发展的扩大,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从数据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并结合河南省的特点,将影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和内源力,分别以社会公共财政预算支出(x1)、实际利用外资(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x4)进行表示,动力因子指标构成如表2所示。
表2 动力因子指标表
选取2006年~2017年河南省x1-x4四个指标作为城镇化发展的自变量x,与同期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作为因变量Y,建立城镇化水平与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按照城镇化研究时段,将河南省分2006年~2017年、2006年~2011年和2012年~2017年三个发展阶段分别进行回归。运用SPSS软件将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对数据进行KMO检验,KMO系数为0.748,说明数据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利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回归方法得到河南省各研究时段城镇化水平和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表3所示。
表3 河南省人口城镇化进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表3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回归分析模型(式(1))中x1为政府动力,x2为市场动力,x3为外向动力,x4为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市场动力、内源动力、外向动力之间的差异不大,说明在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中,四者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相比较来说,2006年~2017年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动力因子是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其次是市场动力,最后是外向动力。这表明河南省从2006年~2017年这段时间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的政策引导;内源动力对城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机制得到了改善。市场动力和外向动力促进产业的转型、技术的升级,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依次对应的是表3中式(2)和式(3)。从发展进程来看,从前一阶段到后一阶段,内源动力对城镇化影响力显著增加,主要影响力仍然是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外向动力的影响力最弱。说明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非公有制就业结构在河南省的人口城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从而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增长,市场动力对于河南省城镇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于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外来资产对于河南省的影响远小于对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因而外向动力在河南省城镇化的四维动力因子中影响力最低。
根据热点分析的结果将河南省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和不显著区域,运用上述研究方法,分别对2006年~2011年和2012年~2017年河南省城镇化冷热点区域进行回归,得出河南省冷热点区域城镇化水平动力因子的偏回归分析方程(表4)。
表4 河南省人口城镇化进程冷热点分区
如表4所示,将2012年~2017年的热点区域主要动力因子与2006年~2011年的主要动力因子相比较可以得出:政府动力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内源动力与外向动力的影响力有所上升,这说明政府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减少,政府职能的转变有了很好的效果。在热点区域自身的条件不足导致的发展问题,通过外向动力与内源动力的作用,改善资本形成的条件,带动技术、贸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另一方面使城镇化的发展有了保障,政府职能的转型升级,使城镇化的发展从原有模式中解脱出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将2012年~2017年的冷点区域主要动力因子与2006年~2011年的主要动力因子相比较可以得出:人口城镇化主要影响因子由政府动力和外向动力转变为市场动力和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在此时间段所起的作用较弱,说明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自身较好。伴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继续大开,外向动力、市场动力、内源动力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力不断加深,河南省的冷点区域得到外商资金的支持,弥补了自身发展条件的不足和发展动力的欠缺;市场动力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明显,带动了内部产业结构的转变,推动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内源动力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动力,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使得地区内部就业结构和资金技术发展较好,转而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将2012年~2017年的不显著区域的主要动力因子与2006年~2011年的主要动力因子相比较可以得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没有改变,从2006年~2017年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一直是主要的动力因子。从空间特征分析,不显著区域是位于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之间的中间地带,这部分区域中自身产业结构较冷点区较好,加上政府在财政资金和地方性政策上给予的支持,使得该区域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镇化的时空演变与动力因子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发展状况,理清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和动力因子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时间演进和空间关联两个方面研究河南省城镇化的分异特征,对河南省影响整体和区域城镇化动力因子进行时段分解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从时间演进角度看,2006年~2017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处于中期增长阶段,发展空间较大;各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排名前五的城市一直是郑州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排名靠后的一直是驻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根据各市平均城镇化水平与年平均增速可看出平均城镇化率较低的城市,年平均增速普遍较高;随着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市的城镇化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区域发展差异正在不断缩小,但区域发展差异问题仍然很严峻。
(2)从空间关联的角度来看,2006年~2017年这12年间,河南省城镇化率一直是西北部高,东南区域低,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条带状下降的趋势,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的热点区域一直在省会城市周围,冷点区域一直是东南部分区域,冷热点分布较稳定。
(3)河南省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市场动力次之,最后是外向动力,是个动力因子之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在冷热点分区动力因子演变分析中,热点区域政府动力的作用逐渐减弱,内源动力相比有所提高;冷点区域的主要影响因子由政府动力和外向动力转变为市场动力和内源动力;中间的不明显区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没有变化,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一直是主要的动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