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网上有位自媒体红人常姐,直播时不唱歌、不做菜、不带货,而是在镜头里用剪刀和缝纫机,将零碎料子做成短衫、半裙、阔腿裤或正装长袖衬衣,每一件都有模有样。有人说她是裁缝界的桥本爱,用不着回小山村拍摄《小森林》这样的电影,也能营造一股心灵清泉。而她娴熟的裁剪,总让我想起搬家前,父亲压在床褥下的一叠报纸衣样。
我和妹妹少女时期的所有衣裳,都是父亲裁剪缝纫的。他在裁缝上的兴趣与灵性异于常人——只要去商场里摸一摸成衣,翻过衣摆看一下内里的锁边方式,他就能在头脑中模拟出那些泡泡袖、马蹄袖的裁剪手法,丈量出那些百褶裙、修腰喇叭裙的尺寸。他天生有这种化整为零的本事,就好比谷爱凌的“视觉化训练”。父亲从未学过裁缝,但这种立体化、视觉化的想象让他立马知道,应该怎样裁剪那些夺目的袖子、鼓荡的裙摆、打褶的裤腰。
他先在旧报纸上练习,再将报纸的纸样摆放在衣料上,打量哪種摆放方法费料最少。这种创作的快感与作为工程师的他在图纸上的拘谨写绘,迥然不同。
在那个年均工资只有百十块钱的年月里,一段上好的香云纱价格不菲,但若是零头料,就会便宜很多。每年到了秋风渐起的时候,无锡城里就会出现卖零布头的人,一种是推着板车,板车前放一块小黑板,写明车主是某某丝绸厂的员工。还有一种是在正规衣料店中,偶尔会出现几十段零头衣料,棉麻、真丝、细毛呢均有,父亲带着我去挑选,他反复将零头料举起来,迎着阳光看面料的光泽、印花的凸凹,而我彻底被衣料店上空的“溜索”吸引了——那会儿没有电脑,衣料店的会计高居一角而坐,犹如《西游记》里法力无边的蜘蛛精,通往各个柜台的铁丝就像张布的蛛网,发票与零钱用大铁夹夹牢后,嗖嗖地穿梭其上,就像怒江上小孩坐溜索一样迅捷。
十几块钱几十块钱一块的面料,也实在是诱人,有的像李可染的国画,有的像后现代派的油画,有的是工笔,有的是写意。父亲流连忘返,脸上露出孩童般的微笑。这些工艺精湛的面料像是人间堡垒,可供敏感的人躲在里面纳凉。
父亲自己对穿着就没那么讲究了,上班,见客,多穿着自己剪裁缝纫的夹克衫。甚至在妹妹的婚礼上,他竟也没有穿为重要场合置办的定制西装。这是他对这桩在他看来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的赌气,还是想借此表明送女出嫁的落寞心情,不得而知。记得那天,父亲很拘谨,执意不坐主桌,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里。来自农村的亲家展现出来的落落大方,倒让人印象颇深。在一众年轻人上场跳舞的时候,妹夫的妈妈打起了腰鼓。妹夫的爸爸也表演了拉二胡。这是他自己逮了蛇,用蛇皮蒙面做的二胡,不承想竟也拉得万马奔腾、喜气洋洋。
婚礼令父亲万分憋屈:他的反对没人听取,他的落寞无人安慰,他的才艺是隐匿的,他无法透过一把剪刀与一台缝纫机在现场表露出自己的情绪。小女儿被接亲小伙簇拥而去的这一天,是父亲生活中的分水岭,他一下子老了。
妹妹出嫁后三个月,打电话跟我说,她收到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大信封,里面装了一件丝质长袖上衣,颜色恰是妹妹最喜爱的深紫色。那是父亲对她的婚事表现出强硬反对态度后的一次柔和转折。他不会道歉的,对中国的很多老父亲而言,要他们承认在儿女婚事上的误判比登天还难。
妹妹穿上业余裁缝做的衣裳,那每一条细致的锁边,那三厘米距离内多达数十针的细密针脚,那丝绸扇扑在皮肤上比秋风还要皎洁的凉爽,都令她的心底涌出一股股细密的暖流。她心照不宣地接受了老父亲忸怩的歉意。这种中国人才有的致歉方式,给予和接受的双方都不动声色,才显得意味深长,回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