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模式设计*
——以福建为例

2022-09-01 00:53游立杭曾颖婷王彦琦
海峡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服务

游立杭 曾颖婷 王彦琦

(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媒体融合传播,各级主流媒体和机构大力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媒体传播成为学界和业界热议的话题。融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使得公共气象服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气象部门紧跟媒体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推进传统影视气象服务向融媒体气象服务转型,以适应新的媒体气象服务业务需求。

1 福建气象融媒体服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气象媒体服务仍以“两微”为主,融媒体气象服务尚未全面建立

目前,福建气象部门除了传统的电视气象服务外,还开展新媒体气象服务业务。省市两级气象部门都建立了微博、微信的气象服务业务,其中微博“福州气象”“福建气象”“厦门天气在线”和“泉州气象”运营较好,粉丝量保持增长态势;微信气象服务发展相对较慢,大部分市级气象部门已开发微信小程序功能,但存在功能同质化情况。县级气象部门主要开设微博气象服务业务,较少开设微信服务业务。根据全省气象部门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在“你单位是否开展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问题中,有58%的受访者回答是“无”;“融媒体气象服务设置了哪些岗位?”大部分单位的回复是关于“两微”业务的岗位,由此可以判断,福建基层气象部门融媒体气象信息服务业务尚未全面建立。

1.2 可视化气象服务产品缺乏,图形和影音制作能力较弱

市县气象部门受制于媒体气象服务从业人员不足、多媒体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气象服务图文或音视频产品制作能力不足。新媒体的气象服务表现形式单一,主要以文字表现为主,比如“一周天气”,无论在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中,往往只是几行预报文字,缺乏吸引力,在表现形式方面未能适应新媒体传播的需求。

1.3 气象服务产品全网统一发布,未针对不同媒体进行加工发布

目前,无论是气象服务图文产品还是短视频产品,都是一份产品制作完成后通过多个传播渠道进行一键式发布。这种发布方式虽然效率高,但未充分考虑媒体的差异性进行二次加工,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抖音和快手短视频平台更喜欢推荐竖屏的视频,横屏的气象视频要尽量转换成竖屏形式在这些平台发布,才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1.4 气象自媒体各自作战,未能形成合力

当前,福建气象部门媒体气象服务仍处在粗放和分散的阶段。由于缺乏统一策划,气象自媒体人员往往以自身关注点为导向来传递气象信息,各个气象媒体之间缺少聚焦式的联动传播,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传播合力未能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目前福建气象部门存在对媒体融合气象服务重要性认识不足、媒体融合气象服务业务能力不强、气象媒体传播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可以预见,全省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开展任重道远,亟需一套适合融媒体气象信息服务新形态的业务模式,突破媒体气象服务业务转型发展瓶颈,为全省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的建立提供解决方案。

2 融媒体气象信息服务理念与模型设计

从广电等社会主流媒体的融媒体发展历程来看,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运作模式起着重要示范作用。它将原先的新闻采、编、发流程融合成全媒体联动、新闻深加工、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创新性流程,实现新闻产品的“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国内较早建立气象融媒体中心的省份,也参照“中央厨房”的理念对气象服务的组织架构或业务布局作了整合调整,同时对业务职能重新分配,由气象服务首席挖掘天气关注重点,再由编辑制作人员对重点内容进行加工形成融媒体气象产品,最后由运营人员进行推广策划,提升产品深度。此种思路及做法能够打破预报、服务与宣传等各领域间的壁垒,深度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构建起气象服务信息“中央厨房”,值得借鉴。

由此可见,融媒体传播的关键点主要是策划的一体性、采集制作的集约性、媒体分发的针对性和媒体运营的协同联动性。融媒体气象信息服务模式的设计还须结合气象部门垂直管理机制、气象信息传播需求等特点。在实践中,笔者以集约高效和协同服务为融媒体气象信息服务设计理念,根据福建省媒体气象服务现状,发挥省级气象服务机构龙头优势,以全省一盘棋来考虑,设计出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业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省级气象部门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模型设计

相较常规的气象预报信息传播模型,上述传播模型的特点有:一是更加重视气象信息热点挖掘,将气象信息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气象高影响的关联点,使得气象信息服务更加具体化和场景化。二是充分考虑气象部门垂直管理特点,体现上下级气象部门的协同合作。省级气象部门发挥人才、技术优势进行信息服务可视化产品的集约化制作和传播,市县级气象部门配合省级气象部门进行本地化服务内容策划和协同传播,充分发挥部门媒体的矩阵传播合力。

3 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业务流程设计

根据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模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化,设计出具体的业务流程(见图2),着重考虑业务的具体环节和实现方式,使之成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规范。

图2 福建气象融媒体业务流程设计

3.1 策划环节

这个环节主要是对气象服务热点挖掘的细化。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全省气象服务策划会商制度,由省级气象服务机构的领班人员牵头讲述当天或近期的天气特点和服务建议,然后各市级气象服务机构值班负责人员提出当天的本地天气重点和服务建议,经互动商议后,由省级气象服务机构的领班人员汇总确定当天全省融媒体气象服务主题和重点内容,撰写出全省每日气象服务重点提示总稿,作为当天的气象服务内容基础稿。其他相关岗位人员再根据服务总稿进行细化,分别策划撰写各个传媒端的稿件和各类服务产品(图形、视频、音频等)的创意制作文案。

3.2 制作环节

这个环节主要是对气象数据进行可视化制作(气象数据可视化也可以通过电脑编程自动实现)和气象服务内容的创意表达。在制作环节,制作岗位人员根据创意制作文案进行图形、视频、音频等服务产品的制作,然后经过写稿人员审核通过后,再由领班人员终审后发布。气象主播或气象分析师根据气象服务总稿再行细化广播、电视等媒体服务稿件,以便进行广播、电视的节目主持或直播连线。电视气象节目采用当天的服务文稿和服务产品进行节目制作。

3.3 传播环节

气象服务文稿和制作好的各类服务产品经过二审后发至指定位置,供全省气象部门共享,之后各级气象服务机构人员针对不同的自媒体进行产品的二次加工应用和发布传播。当然这类服务产品也可共享给社会主流媒体,让产品得到最大化传播。

3.4 评估环节

对发布的媒体气象服务产品进行传播后台数据收集和分析,分析用户特点和服务产品的传播效果,并反馈到前端的生产和发布环节,调整服务产品或传播策略,从而提升传播效益。

4 融媒体气象服务前景展望

融媒体气象服务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业务,本文设计的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模式,对气象信息传播内容的生产和发布既讲究集约合作、流水生产,也讲究创意制作和针对性传播。气象融媒体服务从业人员应当树立“跟进天气意识”和“贴近受众意识”,做到及时、合理地利用好天气资讯、气象预警、灾害机理、防灾减灾技巧、生活常识等各类信息,扩充气象服务传播内容,增强主流话题引导力,不但要关注气象新闻点,也要重视新媒体传播规律,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未来,随着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的运行,可以规划设立气象服务融媒体中心,集指挥中心、采编中心、制作中心和传播中心于一体,集约气象服务内容采编和产品制作。融媒体气象服务还需要建设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平台,集成气象信息查询、统计、热点挖掘,可视化产品自动生成和气象信息的采、编、审一体化功能;完善省市县气象部门协同进行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机制;在气象信息传播上坚持以内容为核心,逐步提高气象信息发布权威性和及时性。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融媒体气象服务也将深入延展传统气象影视节目的价值链,强化社交媒体的运用,跟随媒体形态发展呈现出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特点。

5 结束语

在融媒体语境下,气象信息传播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传播路径和方式。本文通过研究提出“集约高效和协同服务”的融媒体气象信息服务理念,根据气象部门的实际设计出“重视气象信息热点挖掘和上下级气象部门协同支持”的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业务模型,并进一步细化设计出策划、制作、传播、评估四个环节的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业务流程,希望能给省级气象部门的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提供参考。但是,本文在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效果评估方面未能进一步细化,这也是后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服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