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艳 □ 梁舒珊 □ 赵晓东
1.上海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02.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 201804
从行业分类来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一般可以分为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电池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非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照明器具制造、其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数连年上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在2019年已突破25 000,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呈现整体上涨的态势[1-2]。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鼓励及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电气装备行业作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振兴国民经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将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电气装备行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产品类型多、产业链复杂度高的显著特点,产品类型涵盖能源生产到使用的各个方面。电气装备行业存在消费频次低、服务周期长等问题,导致产业链冗长且交叉。对此,电气装备行业需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聚集区域开展产业链协同,创造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效应,促进相关企业、相同或相近产业相互吸引,共同构建合作关系[3]。
在以电气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环境中,基于地缘性的产业集聚初具规模,人工成本、研发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成本类型已实现一定程度的有效降低,但客观上仍然存在产业集聚区域集而不聚、企业间协同创新联系薄弱、合作机制欠缺、集群组织制度缺乏等问题。在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环境引导下,亟需思考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的优化,发挥产业集聚区域内核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此,笔者提出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用于加快推进电气装备产业的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的协同优势,提高生产和交易效率及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电气装备制造业主体可以分为能源装备与工业装备两大类。能源装备涉及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核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资源类型,覆盖电能的生产、转换、传输、分配、利用整个流程,具体有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电工器材,以及各种特殊用途电器装备等产品,如图1所示。工业装备涉及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设备、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产品、大中型电机、高端医疗设备等产品。
电气装备制造业覆盖范围广,产品类型多,反映出电气装备制造业的三大特征。
第一,产业关联程度高。电气装备制造业纵向涉及能源、化工、仪器仪表、钢铁、有色金属等众多制造业门类,横向涉及电气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运维、信息服务等。
第二,产业联系方式复杂。电气装备制造业既有纵向的制造业供应链联系,通过产品、资金、服务建立纽带关系,也有横向的产业链协作关系。
第三,产品技术门槛高。电气装备产品一般具有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尤其是能源方面的相关装备制造,市场准入及退出壁垒高,行业集中度高。
由此,高度复杂的产业特征对电气装备制造业又提出了三方面要求。
第一,在成员企业层面,运用智慧的管控思路来提高产业韧性,实现业务更为稳定流畅和服务更为个性化,提高电气装备制造业的管理水平、业务效率、服务品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图1和表4可知:除经过大洋置换的压载水中3种致病菌的垂直分布与其他压载舱明显不同外,其他各压载舱中3种致病菌的垂直分布状况基本相同,即随着压载水深度的增加菌落数量逐渐增加,且在各水深中3种致病菌数量均是大肠埃希菌最多,副溶血弧菌次之,霍乱弧菌最少。
第二,在电气装备产业集群层面,畅通电气装备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节省重复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三,在电气装备行业层面,整合行业内优质数据资源、服务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电气装备制造业的协同化发展。
电气装备制造继承制造业的共性,具备制造资源要素多、业务流程长、产品类型杂的特点,整合从产品研发到原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全环节。由此,电气装备产业链可以概括为技术产出、零部件釆购、物流运输、电气装备制造厂家与产出装备成品、销售与服务五大方面。电气装备产业涉及的企业类型及业务集成见表1。
电气装备产业涉及众多企业,各企业从职能角度看,担当着相似或相异的产业角色,经由业务流程的整合与串联,形成产业整体。对整个电气装备产业而言,核心电气装备制造企业可以视为整个电气装备产业链条的中心环节。
表1 电气装备产业企业类型与业务集成
在电气装备产业范围内,按照企业及实例功能分类,将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物流运输环节归为电气装备制造企业的前序节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提供技术资源服务的个体,以技术研发企业为主,包括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实验室、科研院所、产学研用联合体等。二是提供物料资源服务的关键零部件企业,主要为制造环节提供制造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与半成品零部件,少部分产品将应用在销售及售后环节。三是提供物流运输服务的物流运输企业,业务包含原材料和半成品运输、销售活动中的产品分销、售后活动中的产品回收与再发放等。后序节点位于核心电气装备制造企业的下游,个体类型包括分销企业与售后服务企业。前者是提供成品销售服务或分销的企业,通过构建产品与终端客户的联系,实现价值链增值,并为产业活动提供正向反馈。后者是提供对外产品咨询与产品维修服务的售后服务企业,在商品售出后向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活动,形成优良的售后环节,有利于提升企业及产品信誉度。
产业聚集区域涉及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众多,企业间存在一定的上下游关联关系。在网络协同制造的背景下,组织接近、组织关联相比以往单纯强调产业空间聚集程度或专业化分工显得更为重要。聚集区域内企业间的连接关系、供应链的延伸路径、产业链的清晰度对企业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形式及其产生的组织关联将超越集聚经济效应,进而产生网络经济效应,形成发展动力及竞争优势。由此可见,构建一种电气装备产业资源配置模式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5-6]。
制造产业链协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制造设备、应用系统、人力资源等制造资源要素,还包括知识、信息、资金、市场等无形资源要素,不同制造资源之间涉及复杂的流动过程。在制造过程中,各个企业在经营上相互独立,在业务上存在大量相互协作,包含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计划资源、企业管理等不同业务流程。依照不同业务流程,可以将产业链中的主要制造资源分为物料、服务、信息、物流四种基本类型。电气装备产业中有核心电气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研发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物流运输企业、售后服务企业、分销企业六种类型,每种企业类型对应的节点都至少集成以上四种基本类型。在这六种企业类型中,电气装备制造企业占据核心业务环节,拥有关键生产技术,在产业合作中具有企业权威,是产业的发起者,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发挥聚合与引导作用。
电气装备行业如果要研制高效、高质的网络化协同,那么需要创造新型分工合作模式,探索由虚拟的组织功能单元、分散的组织资源、柔性的组织模式等组成的价值逻辑网络,融合不同企业和组织的各类资源,优化资源配置[7-10]。由此,需要一种抽象的单向关系链条,在单核多链条资源配置模式中,基于主体业务的需求,进行制造资源要素集成。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的提出,以电气装备行业实际需求为驱动,以产业内共性痛点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资源和服务能力,畅通协同共享机制。
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如图2所示。在产业集聚区域内,以主导企业为核心,即单核,连接供应商、技术研发机构、物流运输企业、售后服务、分销机构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机构,即多链条,形成组织形态。链条中各环节以企业主体业务需求为指导,分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计划资源、企业管理等不同业务中的集成方式,完成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高效的生产计划、资源调度、资源利用,最终实现产业链上各企业机构制造资源和技术的协同创新与互联共享。这种模式将为实现跨平台、跨组织的协同管理,优化产业整体生产运行效率提供模式和方法支撑。
以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例,针对该企业集团存在的分子公司多、供应商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以及企业集团内部供应商无法优质共享、外部与供应商协同效率较低、整体采购成本难以有效降低等问题,采用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构建以企业集团为链主的智慧供应链平台,为集团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服务奠定基础,帮助电气装备企业统一标准,规范个性化业务需求,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的应用以信息化服务能力为支撑,赋能企业集团,整合内外部供应链资源,优化生产管理流程,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同整合,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从供应商到客户,从采购到销售,打通端到端的企业集团对外互动各类应用场景,为企业集团提供客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采购招标寻源竞价、生产订单协同管理、集中采购电子商城、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实现透明高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供应链生态,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响应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稳定性。智慧供应链平台主要架构如图3所示。
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率先应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厂,如图4所示,实现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协同集成,应用数据管理、集成设计软件,打通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业务链数据流转,提升核心制造能力。另一方面,研发、制造平台向供应链延伸,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基于现有系统,通过对生产制造执行端数据流的集成,结合订单、物流、财务、物料管理等模块建设,自动生成需要的采购订单,确定采购周期需求。通过打通平台与供应商的数据接口,与供应链上下游进行研发和制造协同管理,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据测算,通过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的应用,大型汽轮发电机厂产品的研制周期缩短了15%,生产效率提升了5%。
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的应用,实现了电气装备制造企业采购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供应链协作,推进了企业业务一体化发展,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水平,为企业集团与产业链上下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成功试点应用的基础上,该企业集团核心产业板块进行推广应用,提升了核心产业板块供应链整体效率。
基于电气装备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电气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运输方面环节复杂,制造资源类型多等特点,提出构建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为加强电气装备产业聚集、提升企业协作能力、促进电气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适应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趋势。单核多链条电气装备行业资源配置模式的建立,整合电气装备行业的各类资源,构成以电气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以资源流为链条,串联产业链内各类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通过合理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目标,改善集聚效应不强、闲置资源利用率低、企业间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达到提升资源流动效率,增强业务敏捷度,提升指令执行效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