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尹唯,连续创业者,早在大学一年级,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毕业之前开一家店、买一辆车、开一家公司、赚到100万元,基于在校期间的创业积累,这些目标后来都超额完成了。毕业后,他没有去找工作,而是继续了创业之路。
1998年,黄尹唯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山城,从小与身边同学没什么不同,勤奋学习、成绩优秀,是大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高考结束后,他萌生了体验赚钱的念头,那时候他刚刚满18岁,精力充沛,早上去驾校练车,下午给一个小妹妹补习高中数学,晚上去夜总会做服务员。工作从每天晚上5点干到凌晨2点,一天8小时,日薪100元。
暑期两个月,他一共赚了六千元,他说:“父母给的和自己赚的钱,味道是不一样的。”打工两个月最大的感受就是累,从那时候开始,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因为打工,真的太累了!”
进入大一,他便开始了创业之旅。第一个创业项目是卖家乡的茶叶。一个稚气未脱的学生,没有多少社会阅历,也没有人脉,哪来说服力?黄尹唯坦言销售茶叶的初期,的确很困难。但好在他擅长交际,见人一有机会就推销,先打感情牌,然后再推销茶叶。
同时还在社交平台分享产品,以及拉拢同学一起参加校园摆摊活动。大一一整年黄尹唯挣了将近十万元,暑假回老家他花了8万元给自己买了一辆小车,有了车,一下子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创业小白,变成了学校里小有名气的创业者。
大二开学,黄尹唯认识了一个合伙人,合作开了一家校园奶茶店,那是一家全部由学生组织、众筹、经营的奶茶店,为了节约成本,学生们亲自上阵装修,前后用了半个月,一共投资了20万元。
店有了,店员去哪找?“我们两个创业仔,大冬天去贴广告。一开始招聘的海报上老老实实地写‘招聘启事’,但发现根本没人关注。后来改成了‘寻人启事’,给我们找到了一批勤劳的店员。”
但是接踵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运营问题:店面没选好,导致租金太高,位置也不好;奶茶味道一般,没有记忆点,复购率不高;店员流失率太高,培训的成本都浪费了;还要面对工商局的检查等等。
“各种各样的问题朝着我们两个年轻的学生袭击来。”黄尹唯直言那段时间的压力真的很大。最后苦苦坚持了九个月左右,持续亏损不得不关闭奶茶店。合计了一下,他和合伙人各亏了三万元。
“虽然奶茶店并没有赚钱,但我们通过这件事开拓了人脉,掌握了不少实体店运营方法,长远来看,其实是赚的。”黄尹唯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也还会选择开店,早点亏总比以后亏好。大学的试错成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随着合伙人毕业,黄尹唯开始寻找其他校园合伙人,一起做了校园格子铺、校园商家折扣卡、跆拳道馆等项目。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校园业务不得不停滞。
一转眼就到了大三,黄尹唯索性在学校创立了一个茶叶工作室,同时注册了一家茶叶公司,日常就是天天约朋友来喝茶,聊理想聊目标聊生活,来的朋友有创业者,也有老师和学生。这一年,他开了淘宝店、拼多多店、闲鱼店、有赞小程序店铺等等;和大连100多家超市合作,真正拓宽了销售渠道;还开发了茶园民宿,给顾客提供免费的度假服务。
大学四年,约过5000多人喝茶,微信号加满了两个。在他看来,品茶一来静心,二来更是感受人生。毕业后,意料之中,他选择继续创业,并且全身心投入到茶事业中,目前他正在努力做一个茶旅一体化新品牌,希望将茶文化推广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