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陇东学院 能源工程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1]。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习总书记的倡导下,各高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施行思政教育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服务了国家“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理念。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共识[3-5]。但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依然突出,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由于理工类课程大多基于自然认知的普遍性,反映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人文学科的立场导向偏少,长期以来存在重术轻道的倾向,重理论、技术、方法流程等,往往造成“专”有余而“红”不足的情况[6],加之理工科人文知识点相对较少,使得理工类课程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难点与短板,亟需探索“润物无声”的思政融入方式。
可见,如何提升理工科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探索理工科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方式已成为解决课程思政“最后一公里”的大问题,是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中的重中之重[7-8]。本文以“普通地质学”为例,从教学设计、思政体系与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使之与专业知识自然融合,达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
“地质学”是地勘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地学专业知识启蒙和地学价值观启迪的重要作用。课程主要知识体系包括地球概况、地质作用、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运动发展规律以及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其中地球概况中对应了人们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地质作用中对应了大量现象与规律的认识与总结;矿物与岩石对应了世界的物质观,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地球的运动发展规律体现了地球的运动发展观,对应了生命演化的艰辛和人类对地球演化规律的认识与总结;地球环境资源体现人与地球和谐共处等(图1)。课程不仅包含了大量地学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哲学思维,也蕴含着地质人在为祖国资源能源勘探、地质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等过程中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因此在此类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图1 普通地质学知识体系与思政育人元素框架图
地球科学作为六大自然科学之一,是一门历史悠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支学科多的学科体系。其研究领域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气象学、古生物学、天文学以及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21世纪,地球科学已经进入到“上天、入地、下海、环境、未来”的新阶段,新资源的勘探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报与防范、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都离不开地球科学,地球科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晓之以理”,还应“动之以情”。普通地质学作为地球科学的基础课程,课程本身包含了大量人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在此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实现以情动人,使教学过程更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规划必须遵循课程自身的运行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的有机融合。“三全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门课程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若因思政教育而弱化专业课本身的专业知识教育反而会得不偿失。“普通地质学”固然拥有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但我们也应明白其只是思政育人的涓涓细流之一,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保证专业知识的核心地位,不能使课程变成“为思政而思政”的心灵鸡汤。
课程思政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融入专业知识,使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水乳交融”,而不是“砂米共存”。为此,将从以下五点对课程进行总体设计。
(1)抓“牛鼻子”。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而不是全面兼顾,应该抓住课程中最基础、最重要、最能体现课程内涵的知识来进行思政融合,以保证课程的专业性不能缺失。任课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选择有取舍地确定专业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进而选择与之相配的思政教育内容。
(2)找“契合点”。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比如在大地构造学说和“沧海桑田”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在资源与环境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油气勘探中蕴含的“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3)挖“思政元素”。凡是积极向上、宣扬正能量的词汇和范例均能成为课程思政的辐射点,因此课程知识内容中蕴涵的思政元素众多,而唯有抓住核心思政切入点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比如从植物“根劈作用”中感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强与不屈;从《本草纲目》对岩石的定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4)突“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思政教学设计,突出思政教育的系统性。从地球的圈层构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生态系统的循环到人与地球和谐发展,课程知识体系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突出思政体系的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知到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重“趣味性”。没有趣味性的课堂永远抓不住学生的心,在“知识+价值观—教学”中充满趣味性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最佳良药。在众多思政素材中,要选择与知识体系契合度最高的、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如成语“丹青妙手”和“信口雌黄”与矿物学的关系,可使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轻松掌握专业知识。
在专业知识中融入学科发展前沿和思政育人元素不仅是课程自身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将思政育人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自然”融入专业知识,达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本文在全面梳理课程知识体系和育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进行育人元素提取,为课程思政提供鲜活素材。
地学思维是在地球科学和哲学相互渗透结合中产生的,是对地学认知的哲学思考。任何地质理论的提出、发展到完善,不仅涉及科学上的怀疑、实践与认知,也体现了人类探索、认识世界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普通地质学”中就包含了大量系统论、运动论、事物发展规律等哲学思维。
系统论如地球圈层系统,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与外部圈层(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各个圈层内部及圈层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与循环。又如油气生成—运移—储存系统,油气资源从烃源岩物质基础、生储盖组合运移及圈闭保存条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含油气系统。运动论如在第二次地学革命中,地球“活动论”全面战胜了“固定论”,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到赫斯的海底扩张再到威尔逊等人的板块构造学说,无不体现了运动论的观点。事物发展规律更是贯穿于整个地球科学发展史之中,如关于岩石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基本认知,维尔纳提出“水成论”,赫顿提出“火成论”,形成水火之争,后来认识到岩浆岩属于“火成论”,而沉积岩属于“水成论”。关于地质作用进程,莱伊尔提出“均变论”,居维叶提出“灾变论”,形成均变与灾变的论战,后来总结为地球演化地质进程为总体均变中伴随着偶然的灾变过程。又如生物演化律,生物总体演化进程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且以前出现过的生物种类绝不会第二次出现。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的渐变生物进化论,整体较好地解释了生物进化,但忽略了地质灾变进程,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的灭绝与新生,对此古尔德提出点断平衡理论,补充完善了生物进化论,指出生物演化具有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新时期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方面[9],我国能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展现了强大的国家力量和爱国主义精神。如油气海相成因论认为我国很难有大油田,我国科学家不畏权威,自主创新,终于在1959年9月发现震惊世界的大庆油田,不仅成功甩掉了“中国贫油论”的帽子,同时丰富了油气勘探理论。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相继发现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等陆相油气田,使得石油勘探效率极大提高。为此,朱夏院士说“石油首先存在于地质学家的脑子里,然后形成于沉积盆地”。近年来,我国在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功,比如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起步虽晚,但目前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有力改善了国家能源结构和服务了国家经济发展。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大庆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长庆磨刀石精神,“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老一辈地质勘探员精神,“三老四严”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良素材。又如李四光,作为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正如李四光自己所说:“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的要把所学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地球科学的各个理论、学说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完善的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实践,也蕴含着强烈的科学精神。地质学家表现出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上的一次次突破,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典范。比如准晶体的发现历史,在已发现的3000多种矿物中,内部晶体结构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自1982年开始致力于准晶体的研究,学术界一致认为不存在准晶体,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曾公开指出“世间不存在准晶体,只存在准科学家”。但谢赫特曼坚持研究准晶体30年,终于发现准晶体的存在,并获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面对成功,他从容地说:“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失败了,也不用羞愧”。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同样显示出强烈的科学精神,关于南美洲和非洲大陆可以完美地拼合在一起并不是魏格纳首次发现的,早在17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大文学家培根曾明确提出让地质学家来解释这一问题。地质学家施耐德曾于1855年解释过这一问题,但并没深入论证。魏格纳为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多次赴格陵兰岛在极端天气下进行科学探险,提出生物学、山系构造、冰川擦痕等多个证据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直到献身科学,正如达尔文所说“任何论证,都是进步”。又如海底扩张学说的建立,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在构建海底扩张理论体系之初,没人能证明他的理论正确性,包括他自己也无法证明,但他并不放弃,而是将自己的研究称为“地球的诗篇”并为之不懈地研究,后来人们证实了海底扩张学说的正确性,将赫斯称为“海洋地质学之父”,生动地证实了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地学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比比皆是。早在三国时期,《周易注·坤》中就记录了“地质”一词,地质学也是我国第一个完成体制化建设的学科[10]。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地质研究源远流长,古籍《山海经》《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从不同角度对地质做了深入研究,《本草纲目》金石部中更是对岩石和矿物作了精准定义并列举了多种矿物的药用价值,古书《酉阳杂俎》《菽园杂记》《天工开物》《管子·地数篇》等都有关于山脉形成与矿产资源分布的论述,且与现代找矿理论暗合,体现了先祖们惊人的智慧。
“名山大川当课堂,上天入地谱华章”可谓是地质学教学的真实写照。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年轻的造山带,最长的海岸线和最高的湖泊,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和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稀土矿和钨矿,有引领国际古生物研究的“澄江动物群”和“辽西热河动物群”。我国不仅拥有从巍巍终南到泱泱河汉、从缥缈峰林到浩瀚大漠、从险峻高峡到清丽湖泊、从江南杏花烟雨到漠北长河落日的瑰丽奇伟的自然风光,同时拥有五千年的悠久人文历史,古人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诗词佳句。这些人文资源的引入,在深化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地质学作为地球科学的入门基础课程,里面包含了大量学说理论,涌现了诸如莱伊尔、达尔文、魏格纳、李四光、黄汲清、许靖华等地学大师,他们的成长经历往往伴随着专业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球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地质学家努力钻研的成长史。了解地学大师的生平经历,学习其求真务实、乐观严谨的治学精神,不仅能深化专业知识,同时对地学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比如莱伊尔热爱学习、敢于创新的钻研精神,魏格纳不畏困难、坚持真理的探索精神,李四光志存高远、科学救国的爱国精神,许靖华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素养,都是思政教育的极佳典范。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时曾经说过:“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个人的道德品质要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更为重要。”因此,学习地学人物的坚韧品质,传递地学大师的科学精神,在深化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从事地质工作时不畏艰辛,砥砺前行。
表1 大地构造学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专业课课程思政应在职业素养的基础上,结合知识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寻找思政契合点,积累思政素材,设计思政环节[11-13]。本文以地质学中大地构造学说为例,详细介绍课程思政过程中的一些浅薄经验(表1)。
首先,通过毛主席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引出大地构造话题,列举“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等先哲关于大地构造的基本认识。
其次,讲授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重点介绍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的证据,学习魏格纳艰苦求证、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地学思维。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的同时,通过情景代入介绍海底扩张“地球的诗篇”的提出背景和论证过程,结合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名言,学习勇于创新的地学思维。
再次,讲授板块构造学说,在介绍学说基本内容的同时,加入最新科学前沿知识,对理论进行补充和深化,同时探讨该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认识地学理论从提出、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及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通过达尔文、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名言来解答从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反映了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一考研真题,从而使学生从大地构造学说发展过程中理解大师名言。
最后,通过讨论“大陆可以漂移吗”拓展引出“真假丹霞地貌”,通过挪威奥斯陆雕塑公园标志建筑突出大地构造学说乃至人类文明的继承发展完善历程,用毛主席的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回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激励学生才是时代的弄潮儿。
地质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基础上,提取了哲学思维、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大师故事等思政元素,以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为指引,将思政元素与地学知识深度融合,实现知识、能力、品格的全方位育人。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加入生动鲜活的思政案例,不仅能深化专业知识,同时可让课程变得更加有“滋味”,有助于“同向同行”地培育地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