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国家植物园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至此,我国已在一北一南率先设立并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标志着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全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涵盖我国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及重要经济植物,对野生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广东也由此对全省植物园建设情况进行摸底,全力支持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引领带动全省植物园体系和迁地保护设施建设。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 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6000 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中95%的种类得到迁地保育。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迁地保护可覆盖南岭、武夷山地区,同纬度可辐射至广西、福建、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在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发挥独特作用。”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其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1929年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保护机构。园区规划总面积319 公顷,现建有38 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拥有3个研究中心、1座植物标本馆、2 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和3 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ANSO 植物园专题联盟(B 组)、世界木兰中心、广东省植物学会、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等诸多国内外组织、协会挂靠成立机构。历经90 余载的发展和历史沉淀,华南植物园在迁地保护方面已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在植物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影响力,在国际植物保护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野生植物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形式,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二者有机互补。
让珍稀濒危植物被保护、繁育、实现野外回归,正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承担的重任之一。多年来,不少关于植物拯救与野外回归的故事在此上演。
上世纪90年代,广东连州发现报春苣苔。当时,报春苣苔仅有3 株,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准被列为极度濒危状态。2002年,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开始了报春苣苔迁地保护研究,尝试用生物克隆技术培育报春苣苔,并成功掌握了报春苣苔快速繁殖及野外回归的关键技术。2007年,这一濒危物种成功实现野外回归。2021年,报春苣苔由国家一级保护调整为国家二级保护。
游客参观华南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群景区
除了珍稀花朵,国家级名木也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拯救的对象。海南黄花梨是一种已在野外灭绝的珍贵树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木界的国宝”。早在1957年,华南植物园就引种栽培了一批黄花梨,成功实现迁地保护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如今,园内最大的一棵黄花梨胸径达69 厘米。按市场价格计算,其价值达到了数亿元,是华南国家植物园中名副其实的“镇园之宝”。
事实证明,植物园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广东共有植物园和树木园17 处,拥有兰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珍贵树种等植物专类园170 个。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广东将以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为契机,加快建设全省植物园体系,同时大力推进珍稀濒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项目建设,全力构建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丰富,据统计,全省分布野生高等植物6654 种(包括苔藓植物691 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587 种、裸子植物29 种、被子植物534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0 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51 种。
2022年,广东开展新一轮《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修订,推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与此同时,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迁地和就地保护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华南虎、鳄蜥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和紫纹兜兰、仙湖苏铁、水松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开展广东珍稀植物迁地保育评估、大湾区基地首期建设及粤北野生南药调查项目、丹霞梧桐种质资源收集与繁育等项目,多方位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此外,广东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三家单位牵头组织开展广东省兰科植物野外资源专项调查工作。
接下来,广东将通过统筹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统筹实施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工程。将结合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由植物园、迁地保护中心等构成的区域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体系,收集保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支持科学研究机构以物种保护为目的进行濒危植物科学研究、人工培植和野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