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疆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为科学普及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消防科普舞台剧融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做到寓教于乐,让观众通过剧情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自2011年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布并共同组织实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明确各行业系统消防宣传教育职责。多年来,各级消防部门加强与宣传、教育、民政、卫生、文化、广电、安监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了协作机制,定期沟通协商,有效推动了各行业系统落实消防宣传教育的职责。近年来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低龄儿童在危急时刻正确拨打火警电话处置火情,儿童教科书式自救成功,机动车主动让道救援中的消防救援车辆等,许多正面、积极的报道屡见不鲜。伴随着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消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书籍、广播和电视,还是新媒体的微博、微信、短视频、App、数字媒体,将各种各样的消防科普知识铺地盖地地送到所有人的面前。公众可主动选择,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广,不仅要求消防科普内容的准确,更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性和多样性,这对我们消防科普工作来说同样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提出公共安全的保障需要靠技术、管理和文化三足鼎立支撑。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因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人都有一种本能性反应,这种本能性反应来自文化素养和文化素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舞台剧成为当今公众进行不断学习的一种方式。在一些大型主题乐园中,舞台剧的受欢迎程度和吸引力已经超过了部分实体游乐项目,大家在观看中互动,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学习了知识。
落实“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初心。如今,“双减”后的空间拿什么补位,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科学普及对培养创新人才,助力国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精准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持续助力“双减”有效落地,可真正发挥科普在助力学生消防安全素养形成方面的作用。
舞台剧,可以定义为呈现于舞台的表演艺术。它采用“演唱+舞蹈+对白”的形式,具有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和对话性。舞台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缺一不可。由于是现场演出,所以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消防科普舞台剧同样具有以上特征,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同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可以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通过在舞台上塑造的艺术形象、设定的故事情节、大量的人物对话、精致的舞美造型、炫动的灯光效果等,在视觉和听觉的感染中把一些常用的消防科普知识传授给观众。
剧场可以容纳很多观众,大型剧场甚至可以容纳千人以上,所以观看舞台剧的受众每个场次都比较多,且不分年龄层,这是其他的科普体验方式无法比拟的。舞台剧内容编排上,都是以受众容易接受的内容为切入点,所以接受度较高。舞台剧不仅仅只有舞台上的演员参与,台下的观众参与互动也已经成为舞台剧内容的一部分,和演员表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要打造一台精品消防科普舞台剧,人、财、物上的投入都非常大。一个好剧本的打磨需要贴近生活,符合观众的胃口,需要接地气,要把消防科普的知识准确、完整而且十分巧妙地融入情节中,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安插进去。剧本创作不仅需要消防专业人才,更需要专业的戏剧创作专家,两者碰撞出来火花才会使剧本有生命力。优秀的消防科普剧离不开专业的演员、适合的服装、栩栩如生的道具、绚丽的灯光效果,以及专门为其创作的背景音乐、舞美特效、现场音效管理等,需要一个完整的演出团队来打造。从剧本创作、选角色、排练、修改剧本、定稿,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需要花大量的工夫。
近几年来,各地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较有影响力的消防科普舞台剧,如湖南消防在2016年和2019年创作的《红色铁皮人》(如图1所示)和《蓝精灵护卫》(如图2所示),2017年上海闵行消防创作的《火线加速跑》(如图3所示),2020年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和金盾文工团创作的《这不是游戏》(如图4所示),2020年湖北武汉消防创作的《大象消防局》(如图5所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精品剧目的数量还是不足的,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以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为例,科普舞台剧申报立项后的经费为四十万元,考核指标要求指定演出场次三场,自行演出三场,演出时间跨度为两年,运行经费上并不是十分富裕。演出间隔时间一长,剧目需要复排,演出的成本将大大增加。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上能根据舞台剧的特点大力扶持,如增加经费,在演出剧场租赁的费用上给予优惠,项目完成时间更灵活等。
以《这不是游戏》消防科普舞台剧为例,故事是以主人翁小明的一个梦境为起点,以网络知名游戏《部落冲突》为背景,将三个消防科普知识点融入其中,最后小明成功闯关,顺利脱险。在创作中,通过“知识+ 人物+ 故事+ 情节”这样的理念,以舞台剧为载体,以学生为主要观众群体,打造全年龄层的情景教育模式。剧中加入了少年偶像组合TFBOYS 的歌曲《青春修炼手册》,小朋友听见耳熟能详的旋律都自然而然地站起来一起唱歌跳舞,现场气氛活跃。同时融入了时下流行的用语如“快到我的碗里来”“就是这么豪横”,时不时还蹦出几句上海话,语言活泼接地气,更符合观众的胃口。
《这不是游戏》消防科普舞台剧参加上海市科技节的展演,演出场地并不是专业的舞台,是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大厅临时搭建的舞台,灯光效果无法完全实现(如图6所示)。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舞台烟雾特效。同时场地没有观众席,观众就在舞台前面席地而坐观看。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这不是游戏》消防科普舞台剧及时调整,尽可能保持剧本的完整性,针对直接面对观众的特点,特意在演出中让演员直接在观众中表演(如图7所示),增加了许多互动的环节,演出结束后设置了有奖问答的环节,让观众回忆剧中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可见,消防科普舞台剧不光要驻场演出,更要能走出剧场,在保证剧目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舞台设备、道具、灯光等的依赖,演出人员也不宜过多,利用好大屏幕等显示设备,将一些复杂的场景,预先录制好现场进行播放。
目前的消防科普舞台剧还是以驻场演出的方式居多,演出受到场地和场次的限制,参与的人数有限,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演出的场地、场次、人数进一步受到限制,如何延长消防科普舞台剧的生命,让一台精品舞台剧充分发挥科普价值和艺术魅力呢?
《这不是游戏》消防科普舞台剧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尝试。前期舞台剧的筹划中,项目组就明确不仅要在舞台上演出,还要将整个舞台剧全部制作成高清的视频放到网上点播。一方面是项目验收资料整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样一部优秀的消防科普舞台剧不应该只是在舞台上演出几场,让上海本地的几千人观看,受众面太小,应该放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地观看,这样才能延长该剧的生命。在剧场演出中,《这不是游戏》消防科普舞台剧架设了多个机位进行拍摄,现场收音,通过后期制作上传,将这部30分钟的消防科普舞台剧完整地搬到了网上,在上海科普网、bilibili、腾讯视频、新浪微博等多个平台都可以观看该舞台剧。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宝山区共富实验学校、普陀区宜川一村幼儿园等多所学校在课堂上在线观看(如图8所示)该剧,老师和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特别感兴趣,听到熟悉的旋律时都会跟着节奏一同哼唱、跳舞,并在观看视频中学习到了消防安全知识。截至2021年3月底,后台数据显示《这不是游戏》消防科普舞台剧总播放量已经突破了6 万人次,是驻场演出观众人数的20 倍。虽然在视频拍摄制作的过程中,增加了预算成本,但是收到的效果是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下一步,《这不是游戏》消防科普舞台剧会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结合前期的消防安全教育丛书、消防科普动画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好精品消防科普舞台剧这个“大IP”,开发绘本、玩具、网络游戏等。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科普舞台剧作为消防科普的创新形式广泛被受众所接受,因此,应充分挖掘消防科普舞台剧的价值,扬长避短,结合新媒体平台的优势,逐步引入市场开发,接轨市场,以创新思维强化消防科普舞台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消防科普体验服务。